中控方向盤奔馳(進口)-奔馳GLA(進口)
內飾:主要差異在于配置
從設計,、做工,、用料這些方面來說,,GLA和A級在內部的相似度甚至超過了外形,。僅在木紋裝飾板、出風口的小細節(jié)上能體現出二者的差異,�,!�260”作為國內的GLA頂配車型,屏幕用的還是低配的小屏,,這點確實讓人有些不爽,。
配置上,兩者居然有著不少的區(qū)別,。比如相比A260,,GLA260就缺少了后排側氣囊、副駕駛位座椅電動調節(jié),、分區(qū)空調和后排出風口等幾個配置,;而GLA260的優(yōu)勢則只有雙天窗,、碰撞預防輔助和并線盲點輔助系統(tǒng)。
進入車里,,你會發(fā)現這款車的內飾與A級基本上沒有差別,,還有那股永恒不變的“奔馳味”觸動著你的嗅覺神經,一切都是我們熟悉的樣子,,上手毫無難度,,也為我省下了不少筆墨。論材質和做工,,GLA無可挑剔,,保持了進口奔馳的高標準嚴要求,完全令人放心,。
中控臺的視覺中心是那個COMAND系統(tǒng)的顯示屏,。它突出于整個中控臺之上,看樣子仿佛能折疊回去,,其實并不能,,就這么矗立在中央。5.8英寸的顯示器只比iPhone6 Plus的屏幕大了一丁點兒,,在汽車界里這種尺寸恐怕很難體現出“逼格”,。GLA 200裝備的是最入門級的COMAND系統(tǒng),日常使用也夠了,。
在這樣一輛小車上采用懷擋布局很有意思,,實際上用起來很方便,擋把就在手邊,,不用伸手到下面去找,,我開了幾天GLA之后再開我家車,倒車的時候總是下意識的扳動雨刷器,。懷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騰出更多空間布置儲物格,。所以你看,中控臺下面可以放下一些隨身物品,,很人性化,。
拉開車門,落坐其中,。奔馳GLA的內飾采用了奔馳家族的最新設計風格,,而在細節(jié)的設計上與奔馳A級、CLA級等車型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其實一切都已經為人所熟悉,。它的中控臺造型比較復雜,由圓滑的線條勾勒而成,,以多層曲面的疊加來增強層次感,。
車內的用料符合自身價格的要求,,中控臺頂部采用了搪塑工藝,,材料的質地柔軟且視覺效果很顯檔次,;中央部分為拉絲鋁面板,,其散發(fā)出來的質感也是相當不錯的。至于車內配色方面,,它明顯偏向年輕化,,大面積的黑色在銀色拉絲鋁面板以及鍍鉻裝飾件的點綴下,不乏時尚動感的氣息,。
正中央的多媒體系統(tǒng)配備了5.8英寸的彩色顯示屏,,非嵌入式的設計看著有點像便攜式導航,對中控臺的整體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個人并不是太喜歡這種設計,。該系統(tǒng)包含了藍牙電話、USB外接音源,、多碟CD機,、收音機等配置,看著比較簡單,,但當你拿它的這些多媒體配置跟同價位競爭對手的寶馬X1 2014款 sDrive18i時尚型以及奧迪Q3 2015款 30 TFSI舒適型對比時,,你就會發(fā)現其實在這方面它有一定的優(yōu)勢,須知道上面羅列的配置它的競爭對手是需要加錢選裝的,。
● 內飾設計跟奔馳CLA級如出一轍
GLA的內飾整體造型保持了奔馳家族的設計風格,,細節(jié)處理跟奔馳CLA級沒有太大差別。用料和配色方面還是相當年輕化,,中控臺上半部分大面積采用棕色皮革材質,,中控面板部分則多采用黑色啞光材質,細節(jié)處加以鍍鉻裝飾,。
中控臺副駕面前的塑料裝飾板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平面,,而是設計為具有一定弧度的造型,跟兩側的空調出風口有更好的銜接,。塑料飾板本身沒有什么特別,,注塑硬質地,,表面采用網狀紋理,,看起來質感還不錯。
方向盤采用三輻平底設計,,鍍鉻裝飾讓方向盤的視覺效果提升不少,。方向盤尺寸不算大,兩側手握部分采用打孔真皮,,并且有比較深的手握凹槽,,持握感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