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羅浩的顏值擔當之一王澤石(@氵Peace)
各位要回娘家的網(wǎng)友大家好,,我是王澤石,,我想跟大家聊聊的是奔馳新E級。其實今年的新上的國產(chǎn)中大型車不少,,但要說最火的,,還得是奔馳新E級。這款車在上市前后收獲了足夠多的關注,,其中也包括我這個奔馳粉,,由于家人有換這個級別車型的念頭,所以這輛車理所應當納入了我的選擇范圍,。
其實在2015年,,我看到全新E級的官圖時是有些失望的,當然也可能是我之前對它的期望太高了。官圖上那輛E級標軸運動版與C級的相似度太高了,,不是C級不好看,,不過畢竟看的時間長了,難免讓人有些審美疲勞,,更重要的是,,我覺得E級失去了自己的個性。隨著奔馳正式進入“套娃”時代,,原來W220 E級四眼燈那種超高辨識度的設計可能再也不會有了,。
再來說說立標版,也就是豪華型,,我好幾位同事都覺得新E級一定要買豪華型,,因為看著像S級,更大氣,。但假如讓我二選一,,我還是會選運動型,一來可能是我覺得自己還年輕,,二來是我認為S級就是S級,,它的氣場無可比擬,雖然用了立標的E級也被很多人稱為“小S級”,,但給我的感覺,,這“小S級”就好像胡子還沒長齊的中學生,穿上了父親的西服,,樣子有了,,那份沉穩(wěn)和霸氣卻是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
國產(chǎn)的長軸距E級最大的特點,,在于它后半部分不再是直接將車拉長,,而是在車后門位置進行了重新設計,以至于在諜照發(fā)布之初,,很多人誤認為E級也要出邁巴赫版了,。這個造型好看不好看,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但我認為這至少表明了奔馳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雖然奔馳目前還沒有效仿寶馬,為中國市場推出一款專屬車型(三廂1系),,但為了單一市場對一款車進行重大改變,,也足以說明中國市場的地位。再來說回這個造型,,我覺得這么一改,,的確突出了后排的專屬感,,但也顯得有些過于商務,開著車感覺自己像司機,,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看法,。
車尾是完完全全的家(tào)族(wá)化設計,如果只看圖片,,想分辨它們需要一定的功力,,不過如果在夜晚,想看出它們的區(qū)別也許還容易一些,,新E級的尾燈采用了全新的星辰式尾燈,,盡管在輪廓上與C級、S級差不多,,但內(nèi)部的反射原理和點亮效果是有很大不同的,。
還記得這代S級最早發(fā)布時的廣告語是“汽車發(fā)明者,再次發(fā)明汽車”,,而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款S級的圖片時,,那內(nèi)飾讓我對“豪華車”這個定義有了新的認知,同級別的7系和A8自不用多說,,我甚至覺得與賓利和勞斯萊斯放在一起,,那種高檔感也不會輸。有了S級的成功,,E級自然不必再去大費周章重新設計,,于是我們得到了這套內(nèi)飾。同樣的,,與同時期的5系和A6相比,,它給人的高檔感也要遠勝于兩位老對手。
對于內(nèi)飾的高檔感的貢獻,,中控臺上這兩塊12.3英寸的大屏功不可沒,顯示效果一流,。不過現(xiàn)在寶馬最新的iDrive系統(tǒng)已經(jīng)支持觸屏了,,希望奔馳在該款時也能跟進一下,畢竟觸屏也符合這個時代的用戶操作習慣,,坐進車里看中間這么大一塊屏,,忍不住就想點兩下。
前排空間什么的咱們就不細說了,,如果您不是骨骼驚奇,,相信您都能找到一個舒適的坐姿。這款車的重點在于后排,,腿部空間自然是很大,,與S級同款的頭枕也足夠舒服。這款車的后座我也坐過,,我覺得座墊,、靠背的角度都不錯,填充物厚度也很厚,,但美中不足的是,,后排座墊長度一般。這個問題在奔馳C級上也曾被人詬病,,如果說C級座墊短是為了“偷空間”,,那么在軸距超過3米的長軸E級上我就不理解了,之前聽過一個說法是,,C級座墊短是為了使乘客坐的更端正,,一旦發(fā)生碰撞,安全帶能夠起到最大的保護作用,,不好意思,,這個說法我并不能接受。對于這么一款注重后排的車,,我覺得座墊長幾厘米,,比腿部空間大一拳更有意義。
這里我要吐槽一點,,就是連售價近50萬的E300豪華版都沒有無鑰匙進入功能,,雖然寶馬5系也是到了528Li高配才有了這一功能,但其他配置好歹能選裝,,而E級干脆把車主選裝的權利都抹殺了,,實在不應該。有一說是奔馳的初衷是,,如果你擁有這么一款豪華的轎車,,并且如此精美的鑰匙,你是愿意且擁有資本拿來炫耀的,,尤其是在開車門的時候...且不說這是多么奇葩的想法,,就說這鑰匙,新E級是第一款使用了新造型鑰匙的車型,,但說實話我沒看出這新鑰匙精美在哪,,造型上沒有老款鑰匙有設計感,而且原來的金屬變成了全塑料的,,手感很輕,,完全沒有墜手的感覺,按鍵淺又硬,,質(zhì)感真的很一般,。
我覺得,,這么大一款車,要選怎么也得來E300吧,,雖然現(xiàn)在也是4缸發(fā)動機了,,但其實我對此并沒有太多執(zhí)念,雖然我也喜歡多缸,,不過如果4缸的動力可以滿足需求,,那么也沒有什么可挑剔的,畢竟在現(xiàn)實面前,,情懷也要讓路,。9速變速箱在新E級上作為標配出現(xiàn),理論上它能帶來更平順的換擋感受以及更好的燃油經(jīng)濟性,。
245馬力的2.0T發(fā)動機推動這輛不到2噸的轎車是綽綽有余的,,在舒適模式下,你仍能夠通過稍有沉穩(wěn)的油門,,找到熟悉的奔馳“氣味”,,懸架在保留了奔馳原有的舒適基礎上,傳遞的路感更加明顯,,9速變數(shù)箱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比較平順,,偶爾的一些頓挫我覺得可以接受。
Sport和Sport+模式下,,這輛車的脾氣完全變了,,雖然車子的隔音依舊出色,但敏感的油門調(diào)校還是讓人很難將它與長軸E級的外觀聯(lián)系起來,,9速變速箱在降擋時也變得比較粗暴,,不過我覺得這樣挺好,運動模式就是要極致一些,,如果跟舒適模式開起來差的不多,,那么它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什么不說說標軸的E級,,看了這張圖,您可能就理解一點啦,。看著它,,真的完全沒有一種看全新車的感覺,。說實話我還有點遺憾,這輛標軸E級是輛藍色的車,,如果是白色,,就可以玩大家來找茬了,。
小結:
奔馳新E級,不但對自己(W212)進行了完全超越,,也將兩位老對手,,5系和A6L遠遠甩在身后,由于它比C級,、S級的換代時間都晚,,所以在設計上,可能怎么也脫不開這兩位的影子,。簡單概括就是C級年輕化的外觀加上S級高檔感的內(nèi)飾,。雖然在我這種事兒多的人眼里,覺得它缺少了一些自己的個性,,但從使用層面上來說,,得到實惠的還是消費者自己,所以,,我依舊認為,,在目前這個級別中,E級的產(chǎn)品力在5系換代前,,仍然是排第一的,。
最后想說:
我們幾個人的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整篇文章也充滿了個人完全主觀的見解,,有多少導購的意義不敢說,,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跟大家熱鬧熱鬧。2017年當中我們依舊會堅持做正確的事兒,,也會盡量創(chuàng)新,,希望各位多多支持,有任何的問題也可以到我們的個人微博提問,。(文圖 汽車之家 評測導購團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