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作為一款發(fā)展已經有超過30年的越野車來說,,帕杰羅這個經典的名字已經是耳熟悉能詳了,。它的發(fā)展歷史,在達喀爾拉力賽上的表現值得每一位越野車迷去品嘗和回味,。
從最初以進口方式進入到國內銷售,,到現在以自主車的形式出現,在這期間它已經經歷了多次的改款升級,,但它那經典的韻味顯然沒有變化,。今天我試駕的2011款廣汽長豐帕杰羅V73 3.0(下文簡稱帕杰羅V73)是廣汽長豐汽車的重點銷售車型,相對老款,,由于它只是針對車內配置和細節(jié)進行了適當的升級和修改,,因此我將會把帕杰羅的沙灘和道路試駕體驗作為本文的重點內容進行闡述。
注:由于本次試駕會場地和時間的影響,,再加上2011款廣汽長豐帕杰羅與老款的差別差不是太大,,因此本文將不再對廣汽長豐帕杰羅的外觀和內飾進行介紹,如果你想對它的外觀和內飾進行深入了解的話,,那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
越野與舒適兼得 試駕長豐帕杰羅V73 3.0
//zphnet8.com/drive/201106/69665-2.html
● 帕杰羅V73四驅系統(tǒng)簡單介紹:
談到越野,,我相信差速鎖、非承載式車身等這類專業(yè)的四驅術語已經在越野車迷的腦海中浮現,,這也是硬派越野車的必需品,。如果按這個定義來看,,帕杰羅不算是硬派越野車。雖然它配備了后橋限滑差速器,,在極端的情況下可以將后橋鎖死,,從而協(xié)助脫困。不過自V73版往后的帕杰羅已經沒有采用非承載式車身了,,而是使用了高剛性的承載式車身結構,。雖然這比其它承載式車身有更高的抗扭強度,不過與非承載式車身相比,,它仍然要遜色一些,。這無疑也是帕杰羅迷心中的一個遺憾。
當然了,,帕杰羅V73這套四驅系統(tǒng)(SS4-II超選四驅系統(tǒng))的能力一點也不差。它既可以實現高速情況下的全時四輪驅動,,同時在不需要四輪驅動時還可以實現后輪驅動的兩驅模式,,即融合了分時四驅和全時四驅的優(yōu)點于一身。
帕杰羅V73的分動箱提供了四個擋位,,分別是2H(高速兩驅),、4H(高速四驅)、4HLC(低速四驅),、4LLC(低速四驅+中央鎖止),。這套分動箱即使在車速達到100km/h時,它仍然可以在2H(高速兩驅)和4H(高速四驅)之間切換,。
雖然分動箱有4個擋位可以切換,,但并不等于可以亂用。針對不同的路面情況,,應該選擇適合的擋位,。至于如何選擇更適合,我的建議如下:
2H(高速兩驅)擋:車輛切換至純后輪驅動狀態(tài),,在平坦的公路上面行駛會更舒適和經濟,。
4H(高速四驅)擋:車輛切換到全時四驅狀態(tài),扭矩分配在33:67-50:50之間進行自動調節(jié),。遇到濕滑路面時可以使用,,此時行車穩(wěn)定性得到提高。
4HLC(高速四驅+中央鎖止)擋:在此擋位中央差速器鎖止,,前后橋動力分配為50:50,,前后橋無差速。
4LLC(低速四驅+中央鎖止)擋:此時中央差速器鎖止,,前后橋動力分配為50:50,,前后橋無差速,。此擋位的傳動比為1.9:1,扭矩被放大1.9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