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資訊] 隨著12月26日第12輪購車指標結果的公布,,針對北京市場的“購車搖號”政策已經走過了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里,,我們從實際數據看到,今年從北京汽車銷售終端中走出的新車確實少了不少,,但放眼北京道路交通,,“購車搖號”政策的實施似乎并未有效緩解擁堵的北京路況。那么對于生活在北京的市民來講,,“購車搖號”政策到底帶來了什么,?下面我們就結合相關的數據、對于網友的調查以及編輯自己的看法來聊一聊,。
★ 回顧
◆ 搖號購車政策的頒布及實施
『2011年的北京車市進入了“搖”時代』
『個人或單位搖號購車流程圖』
2010年12月23日,,北京正式實行“搖號購車”政策。隨著政策的實施,,2011年北京車市的上牌總數將為24萬臺,,相比2010年北京市新車銷售總量那89萬輛的數據減少了65萬臺。根據政策,,凡是住所地在本市,、名下沒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并持有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的市民均可以辦理搖號登記,。另外,,“搖號購車”政策將面向個人與單位,其中個人買車每月可搖號一次,,單位買車每兩月可搖號一次,。指標管理機構每月26日進行搖號。個人或單位需在獲得指標6個月之內辦完,。
『一些運氣不好的朋友所發(fā)出的怨言』
至今為止,,購車需搖號工作已持續(xù)了一年,。從今年1月8日首輪搖號那21萬余的參與者,到12月份那82萬余參與者,,可以說,,參與搖號并欲獲得指標的人數節(jié)節(jié)攀升,而中簽率則從1月份的10.6:1上升到12月份的40.8:1,。通過數字,,我們看到通過搖號獲取指標不亞于一場賭博,它賭的就是運氣,,運氣好的很快能中標,,運氣稍差的幾個月后也能中標,而運氣不好的則遲遲未獲指標,。這樣一來,,“購車搖號”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車的上路權,但對于那些急需用車的消費者而言,,有失公平,。
★ 現(xiàn)狀
◆ 官方:緩堵出現(xiàn)一定成效;市民:擁堵感依然強烈
為了緩解北京城市道路日益擁堵的狀況,,政府出臺了“搖號購車”政策,,該政策旨在通過限制部分新車的上路權來緩解北京擁堵的交通狀況。
在“搖號購車”政策實施后,,北京擁堵的交通是否有些變化呢,?對此,據北京交通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透露:以6月工作日為例,,早高峰常發(fā)擁堵路段為98公里,,占五環(huán)內路段長度1.7%,較去年同期的141公里降低30.5%,,擁堵路段主要集中在東西二環(huán)南段南向北等進城方向主要道路,。晚高峰常發(fā)擁堵路段為132公里,同比降低14.8%,,擁堵路段主要集中在北部城區(qū)以及三環(huán)以內的中心城,,大多是中關村、西直門等商業(yè)繁華區(qū),。
另據官方統(tǒng)計,,2011年上半年,工作日平均路網擁堵時間為55分鐘,,同比減少了1小時5分鐘,。早晚高峰時段,路網運行速度提高10%。其中早高峰平均車速達26.5公里/小時,。晚高峰車速也由22公里/小時攀升到24.5公里/小時,。當然,“搖號購車”政策單方面并沒有過于明顯的緩堵成效,,通過官方所言,,其實被緩解的擁堵狀況還受于停車費調整、油價飆升及限行政策等因素的影響,。
『對于限購政策的調查,,我們獲得了一定的網友反饋』
『限牌并不能很大程度的治堵』
雖然從官方的角度看北京目前的擁堵交通有所緩解,但從網友調查以及實際道路情況來看,,道路交通擁堵狀態(tài)的改變并不算明顯,。而從數據來看,北京目前已有近500萬輛機動車,,而今年被限制的60余萬輛車占據了其12%的份額(結合今年24萬的指標,,并以去年北京89萬輛的新車總銷量為預估數據)。雖然限制北京的汽車銷量會降低交通愈發(fā)擁堵的速度,,但要想緩解目前的擁堵交通狀況,還需在目前所實施的“限行”“限牌”政策的基礎上進行長期的發(fā)展,。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