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猝不及防的2020讓車市再次躑躅于下行通道,,不少地方出臺政策刺激消費提振車市,效果多大尚有待后市檢驗,。不過,,各地汽車消費差異較大,尤其是不同級別的城市,,其增長空間和增長結(jié)構(gòu)完全不同,。
前不久,我們做了一篇不同級別城市的汽車品牌消費差異報告(大城車市:揭秘汽車品牌的權(quán)力“江湖”),,對區(qū)域市場的品牌占有和走勢進行了分析,。本期產(chǎn)業(yè)透視進一步深入到具體城市層面,對若干典型城市的汽車消費市場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chǔ)上,,思考并發(fā)現(xiàn)不同城市的增長空間和路徑。
◆城市擁堵與拉動汽車消費有無悖論,?
2019年,,我國有66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了百萬輛,30個城市超過2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蘇州,、上海、鄭州,、深圳,、西安、武漢,、東莞,、天津這11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了300萬輛,北京以593.4萬輛列全國第一,,成都也超過500萬輛緊隨其后,。
論及千人保有量(汽車保有量/常住人口),這30個汽車大城中最高的是蘇州,,達到390輛,,東莞與之接近,這兩個地方都是民營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上海和和重慶2019年的千人保有量不到全國平均水平,,北京則高達到276輛。我國國情不同,,不能簡單對標(biāo)美國等地的千人保有水平,,這30個城市中的大多數(shù)已經(jīng)“苦擁堵久矣”,在基礎(chǔ)設(shè)施和交通治理水平得到根本改善之前,,汽車的消費恐怕會以結(jié)構(gòu)性替代為主,、新增為輔。
◆汽車消費水平與地方經(jīng)濟水平正相關(guān)
有錢才能買車,,這算不是廢話的廢話,如同有網(wǎng)友說“我差的不是這幾千塊,,我差的是那幾十萬”,。錢袋子決定消費活力,落實到城市,,就是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汽車消費活力也強,。買得起奔馳寶馬的,需要刺激嗎,?
以2019年交強險上險數(shù)據(jù)看,,國內(nèi)城市汽車新車年消費量超過30萬輛的城市有13個,這13個城市的汽車消費600萬輛,,占全國的27.7%,。這里面除東莞和西安外,,其他11個城市的GDP全部到達萬億級水平,上海和北京都超過了3萬億元,,上海GDP最高(38155.32億元),,新車銷量也最高(67.4萬輛),也是唯一一個新車銷量過60萬輛的城市,。
13個城市中,,增長幅度最高的是北京,高達12.5%,,其次是武漢,,增長了5.95%。鄭州,、重慶,、東莞這三個城市的降幅高于整體車市的降幅,尤其是重慶,,去年新車銷量銳減7.52%,,鄭州和東莞分別減少了6.94%和4.72%。
進一步放寬視野,,去年銷量超過20萬輛的城市有24個,,占當(dāng)年全國新車總銷量的40%; 年銷量10萬輛以上的城市有53個,,占同期全國的60%,。這53個城市,就是國內(nèi)汽車消費的“中堅力量”,,也是各大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那么這些城市未來的增長空間在哪里?從下圖可見,,整體而言,,GDP規(guī)模較小的城市,新車銷量也較低,,甚至銷量增速也受其影響,。
此外,去年新車銷量在5-10萬輛的城市有54個,,這里面有43個四級城市,、5個五級城市、6個三級城市,,這類城市未來一定時期內(nèi)將較多地承接一二級城市遷轉(zhuǎn)而來的二手車,,同時也是國產(chǎn)品牌新車的爭鋒之地。
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消費結(jié)構(gòu)不同,,汽車消費強度和模式也有不同,,以下我們選取一些典型城市來一窺城市的“汽車面孔”。
北京和上海:豪華品牌銷量超中國品牌 未來可能更甚
北京和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兩個城市,,都面臨著擁堵的問題,,限購限行的本意也在于此,公共交通是城市發(fā)展首要提倡的通勤方式,。未來,,這兩個城市的新車消費主要來自換購,相應(yīng)地,,高端車型和豪華品牌將更多地被選擇,。
地域品牌就近是這兩個城市汽車消費的共同特征,大眾不論,,別克和榮威在上海的銷量靠前,,市場占有率分別為8%和6.7%,而奔馳在北京的銷量靠前,,市場占有率高達7.7%,。另外,北汽新能源也出現(xiàn)在北京銷量Top 10品牌的榜單上,。
兩大美國品牌別克和雪佛蘭在上海市場的銷量都出現(xiàn)了下滑,,雪佛蘭的下滑幅度高達33%,北汽新能源作為“坐地戶”去年在北京的銷量也減少了近三成,。豐田在上海和北京都氣勢如虹,,雷凌、卡羅拉,、凱美瑞以及RAV4榮放在兩地市場都實現(xiàn)了大幅增長,。
品牌檔次差異方面,上海人更講究經(jīng)濟實惠,,海外品牌的占有率為53%,,高于北京市場的48%。帝都更愛豪華品牌,,29%的比重高于魔都的27%,。不過,海外品牌去年在上海市場微漲0.6%,,在北京市場則大幅增長21%,尤其是,,大眾,、本田和豐田去年在北京市場都出現(xiàn)了大幅增長,漲幅分別達51%、55%和40%,。
豪華品牌在上海市場的銷量增長了9.7%,,在北京則增長了5.9%,寶馬是拉動上海豪華品牌市場增長的主要力量,,增長了16%,,而奔馳在上海市場小幅下滑。奧迪,,在上海市場增長了7.2%,,而在北京市場減少5%。類似表現(xiàn)的還有凱迪拉克,,上海市場銷量增長3.5%,北京市場則減少了6.4%,。另外,,保時捷去年在上海銷售6710輛,增長8%,,北京銷售4362輛,,微增1%。
中國品牌在上海和北京兩地的銷量都比豪華品牌少,,中國品牌在這兩個城市未來的壓力可能會繼續(xù)增大,。
兩地的熱銷車型也差別明顯,比如,,上海銷量最高的豪華品牌車型是中型轎車奔馳C級,,而北京的是中大型轎車奔馳E級,;奧迪A4L在上海銷量排第11位,,而卻不在北京的Top 20車型榜上,,反倒是中大型轎車奧迪A6L躋身于北京新車銷量榜第8位,。比較詭異的是寶沃,,寶沃工廠地處北京,,卻在上海市場摘得頭牌。怎么做到的,?以裙帶關(guān)系和一貫打法看,,神州出行內(nèi)部采購消納恐怕不在少數(shù)。
廣州和深圳:都愛日系 深圳豪華品牌消費能力更強
廣州和深圳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汽車消費相似度高,,日系車在這兩個城市都占主流,,豐田和本田合計占到廣州新車銷量的1/3,在深圳的合計占比也接近20%,。不同的是,,寶馬和奔馳在深圳的市場份額更高,都在6%以上,,而廣州只有4%多一點,。
另外,比亞迪在廣深兩地都進到品牌銷量Top 10榜單,,主要得益于出租電動化水平的提高,。2019年比亞迪在廣州市場的銷量增長了21%,這個幅度是很高的了,,主要貢獻來自比亞迪e5,,但唐新能源、宋新能源以及元新能源在當(dāng)?shù)氐匿N量與2018年相比都是降低的,。
不過比亞迪在深圳市場的表現(xiàn)大相徑庭,,2019年比亞迪在深圳的銷量降了29%,雖然比亞迪e5的銷量增長了43%,,但比亞迪e6的停售在深圳給品牌帶來了極大影響,。幾經(jīng)換血、現(xiàn)被寶能收之麾下的觀致汽車,,在深圳當(dāng)?shù)氐匿N量超過吉利汽車,,進到品牌銷量第9位,且2019年的銷量增長了2倍,。觀致去年賣了4.94萬輛新車,,37%的在深圳一地,有1.8萬輛,。
廣州和深圳2019年的GDP分別為2.4萬億元和2.7萬億元,,屬于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豪華品牌車去年在兩地的銷量都有高幅增長,而中國品牌則同比下滑,,在廣州的下滑幅度達到15%,。深圳的汽車總保有量和千人保有量都高于廣州,2019年豪華品牌絕對銷量也比廣州高,,
兩地?zé)徜N車型方面,,比亞迪e5作為出租車在深圳銷量第一,觀致的兩款車型進入到深圳銷量前五名,。豐田卡羅拉和日產(chǎn)軒逸在廣州和深圳都是私家車熱選車型,,在銷量排行榜上都很靠前,。深圳市場豪華品牌車的整體銷量比廣州高,比如,,寶馬2款、奔馳3款,、奧迪2款進入深圳的熱銷車型Top 20榜單,,而在廣州只有寶馬5系一款車進榜,且銷量沒有深圳多,。另外,,雷克薩斯ES都進入了兩地的熱銷車型榜,2019年,,雷克薩斯銷量最高的城市就在廣州,,第二大市場是上海,深圳是第三大區(qū)域市場,,這三個城市的雷克薩斯銷量都超過了10000輛,。
以上四個城市都是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翹楚,內(nèi)地城市的汽車消費則是另一幅面孔,,我們擇取典型看其一二�,! �
◆西安和鄭州:GDP不到萬億元,,但汽車保有量超高
鄭州地處中原,西安乃關(guān)中腹地,,兩地同為省會城市,,也都是汽車消費大城,2019年的汽車保有量都超過300萬輛,,千人保有量也接近:鄭州369輛,,西安336輛,兩地常住人口數(shù)量也很接近,,不同的是:2019年鄭州的GDP有1.16萬億元,,西安為9300萬億元。這兩個城市的汽車消費,,可以比比看,。
鄭州汽車市場上大眾一家獨大,日系兩田和吉利加在一起才頂一個大眾,,吉利雖排在品牌銷量第四位,,但去年在鄭州市場進一步受到大眾和日系兩田的擠壓,銷量下滑13%,,榮威,、奔馳和奧迪去年在鄭州的銷量也都大幅增長,,可以對照的是:鄭州新車銷量去年下降了7%。
西安去年的新車銷量達37.7萬輛,,微增0.03%,。西安是吉利汽車最大的單一區(qū)域市場,在西安的市場占有率高達11%,,僅次于大眾,,高于日系品牌,且去年實現(xiàn)了12%的大幅增長,,前十大銷量品牌中,,去年在西安市場唯一折戟的是別克,其中昂科威和威朗的銷量下滑,,但英朗和君威的銷量都增長了30%以上,,別克GL8的銷量也保持穩(wěn)定。
中國品牌去年在西安市場銷量保持平穩(wěn),,而在鄭州市場的銷量大幅下滑了23%,,吉利下滑13%,五菱汽車下滑23%,,寶駿下滑36%,,長安下滑19%,廣汽傳祺下滑12%,。榮威和比亞迪在鄭州實現(xiàn)增長,,前者增長38%,后者增長11%,。鮮明的對比是,,豪華品牌在鄭州市場的銷量增長了21%,奔馳E級,、寶馬X3,、奧迪Q5L、沃爾沃XC60,、雷克薩斯ES等都是量勢齊優(yōu)的車型,。
熱銷車型榜上,兩地都有更多的中國品牌車型上榜,。西安銷量最高的是帝豪,,五菱宏光排位也較為靠前。奔馳E級進入鄭州市場Top 20車型榜,,不過比較靠后,,而西安市場的Top 20車型榜單上沒有豪華品牌車型。整體上,,這兩個中部城市的汽車消費還處于上升階段,,且有較好的中國品牌市場基礎(chǔ),,中國品牌的高端車型在這里的上市空間或存。
◆武漢和重慶:兩個汽車工業(yè)重鎮(zhèn)的涅槃
比較完三組城市,,再單獨看兩個城市:武漢和重慶,。武漢是中國四大乘用車基地之一,重慶也以汽車產(chǎn)業(yè)為重要支柱產(chǎn)業(yè)之,。
武漢的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326輛,,是國內(nèi)較高的城市。2019年的新車銷量增長了4.95%,,東風(fēng)系在武漢還是很有市場的,本田是當(dāng)?shù)劁N量最高的品牌,,并且大幅增長了23%,,東風(fēng)風(fēng)神更是大增62%,主要受新能源車型東風(fēng)風(fēng)神E70的拉動,,不過該車型在去年6月補貼退坡前出現(xiàn)了一波集中上險潮,,下半年走弱。豐田也強勢增長了33%,,前十大品牌中僅別克和奧迪銷量下滑,。
重慶的汽車消費也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比如長安在當(dāng)?shù)氐氖袌龇蓊~接近10%,,略次于大眾,。重慶新車銷量去年大幅下跌7.52%,主要受整體下滑了16%的中國品牌拖累,,而豪華品牌增長了20%,,海外品牌整體銷量也跌了7%。長安守住了大本營,,新車銷量的增長主要來自長安CS75系列和逸動,,而吉利除繽越和繽瑞受新車上市效應(yīng)庇護外,其他多款車型都在重慶市場折戟,,重慶還是哈弗最大的單一區(qū)域市場,。
兩地的熱銷車型也是坐地戶躺贏,長安旗下車型在重慶霸榜,,東風(fēng)風(fēng)神和東風(fēng)本田CR-V在武漢霸榜,。受新冠疫情影響最重的武漢,剛剛開封不久,,汽車工業(yè)重啟,,汽車消費也待重啟,熱干面可以分分鐘吃起來,,買車熱度則最終有賴于經(jīng)濟的復(fù)蘇,。
翻頁有意外
其他城市不再一一分析,,多圖奉上。
編輯總結(jié):
本文僅以新車消費數(shù)據(jù)為分析基礎(chǔ),,城市汽車消費還有二手車,,尤其是后線城市,二手車市場更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4月9日,,商務(wù)部表示,將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會同相關(guān)部門開展工作,,進一步推動落實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梢灶A(yù)見,放開二手車的地域遷轉(zhuǎn),,將為一二線城市騰挪不少新增空間,,也將為后線城市的汽車消費打開新的通道。盤活大棋局,,才能為眾棋子的跳轉(zhuǎn)和增效帶來可能,,我們期待整個車市活力重現(xiàn)。(文/汽車之家 王靜波)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