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行業(yè)] 猝不及防的2020讓車市再次躑躅于下行通道,不少地方出臺政策刺激消費提振車市,,效果多大尚有待后市檢驗,。不過,各地汽車消費差異較大,,尤其是不同級別的城市,,其增長空間和增長結構完全不同。
前不久,,我們做了一篇不同級別城市的汽車品牌消費差異報告(大城車市:揭秘汽車品牌的權力“江湖”),,對區(qū)域市場的品牌占有和走勢進行了分析。本期產業(yè)透視進一步深入到具體城市層面,,對若干典型城市的汽車消費市場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思考并發(fā)現(xiàn)不同城市的增長空間和路徑,。
◆城市擁堵與拉動汽車消費有無悖論,?
2019年,我國有66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了百萬輛,,30個城市超過200萬輛,。其中,北京,、成都,、重慶、蘇州,、上海,、鄭州、深圳,、西安,、武漢、東莞,、天津這11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了300萬輛,,北京以593.4萬輛列全國第一,成都也超過500萬輛緊隨其后,。
論及千人保有量(汽車保有量/常住人口),,這30個汽車大城中最高的是蘇州,達到390輛,東莞與之接近,,這兩個地方都是民營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地區(qū),。上海和和重慶2019年的千人保有量不到全國平均水平,北京則高達到276輛,。我國國情不同,,不能簡單對標美國等地的千人保有水平,這30個城市中的大多數已經“苦擁堵久矣”,,在基礎設施和交通治理水平得到根本改善之前,,汽車的消費恐怕會以結構性替代為主、新增為輔,。
◆汽車消費水平與地方經濟水平正相關
有錢才能買車,,這算不是廢話的廢話,如同有網友說“我差的不是這幾千塊,,我差的是那幾十萬”,。錢袋子決定消費活力,落實到城市,,就是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汽車消費活力也強,。買得起奔馳寶馬的,需要刺激嗎,?
以2019年交強險上險數據看,,國內城市汽車新車年消費量超過30萬輛的城市有13個,這13個城市的汽車消費600萬輛,,占全國的27.7%,。這里面除東莞和西安外,其他11個城市的GDP全部到達萬億級水平,,上海和北京都超過了3萬億元,,上海GDP最高(38155.32億元),新車銷量也最高(67.4萬輛),,也是唯一一個新車銷量過60萬輛的城市,。
13個城市中,增長幅度最高的是北京,,高達12.5%,,其次是武漢,增長了5.95%,。鄭州,、重慶、東莞這三個城市的降幅高于整體車市的降幅,,尤其是重慶,,去年新車銷量銳減7.52%,,鄭州和東莞分別減少了6.94%和4.72%。
進一步放寬視野,,去年銷量超過20萬輛的城市有24個,,占當年全國新車總銷量的40%; 年銷量10萬輛以上的城市有53個,,占同期全國的60%。這53個城市,,就是國內汽車消費的“中堅力量”,,也是各大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那么這些城市未來的增長空間在哪里,?從下圖可見,,整體而言,GDP規(guī)模較小的城市,,新車銷量也較低,,甚至銷量增速也受其影響。
此外,,去年新車銷量在5-10萬輛的城市有54個,,這里面有43個四級城市、5個五級城市,、6個三級城市,,這類城市未來一定時期內將較多地承接一二級城市遷轉而來的二手車,同時也是國產品牌新車的爭鋒之地,。
城市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消費結構不同,汽車消費強度和模式也有不同,,以下我們選取一些典型城市來一窺城市的“汽車面孔”,。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