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評] 新能源汽車“風口”強勁,,但相應的配套服務,、經銷商,、售后維保體系還處于布局加速階段,,對于站在車企背后的汽車后市場企業(yè)來說,,無疑是發(fā)展新方向,、新機遇,。伴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大爆發(fā),預計未來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保產值有望突破1000億元,。
當前,,供給端各大車企正通過延長整車及電池包質保期、提供用戶全生命周期用車服務來加快布局售后服務體系,。然而,,需求側電動汽車用戶仍存維保網點分布度低、維修技師水平需提高,、維保設備要求高,、故障需求預警迫切等關鍵痛點。展望未來5-10年,,供需雙側間矛盾為維保工具供應商,、大數據故障診斷服務商、換電工具供應商等參與者帶來局部細分行業(yè)機遇,。
一,、行業(yè)規(guī)模:2025年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保產值有望突破300億元
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國全年汽車銷量2531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保有量達492萬輛。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20%,,假設2025年汽車年銷量2500萬輛,,可以大致推斷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000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25%)。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將隨之激發(fā)大量的售后維保需求,。根據《2020中國汽車后市場維保行業(yè)白皮書》,,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平均維保客單價為1373元,,高于傳統(tǒng)燃油車的1032元約33%,。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維修和保養(yǎng)需求低于傳統(tǒng)燃油車,假設新能源汽車的維保頻率為1-2次/年,,可推測2025年我國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催生274.6-549.2億元的售后維保產值規(guī)模,。依照以上計算思路,2030年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保產值將有望突破1000億元,。
二,、需求側:電動汽車在維保業(yè)務類型和需求結構方面具備獨有特征
(1)維保業(yè)務類型的獨特性:傳統(tǒng)燃油汽車的故障主要集中在發(fā)動機,、變速箱,、進排氣系統(tǒng)、燃油系統(tǒng)和驅動橋等部位,,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的故障類型較多,。然而,由于動力結構的差異,,新能源汽車的故障主要體現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與電控系統(tǒng),較為簡單集中,。與此同時,,車載智能中控屏的故障率也較高。
�,。�2)維保需求結構的獨有性:從新能源汽車維保業(yè)務的工單結構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維修和保養(yǎng)工單比例(11.89%,11.69)遠遠低于傳統(tǒng)燃油汽車(17.%,,23.1%),。相反,新能源汽車在洗車,、美容,、輪胎、鈑噴業(yè)務的工單比例更高,。這表明新能源汽車相對傳統(tǒng)汽車而言具有維修,、保養(yǎng)頻率低的特點。
三、供給側:延長質保期+全方位服務,,車企積極布局售后服務體系
�,。�1)整車/電池質保期延長:無論是外資、合資還是中國車企,,當前大部分新能源汽車整車的質保期為3-5年,,電池組質保服務年限相對長一些,基本為8年或12-15萬公里,。新勢力中蔚來汽車推出了終身免費質保政策,,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則推出了電芯終身質保政策。延長質保期不僅是新能源車企對于消費者的一項承諾,,對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更有著推動作用,。
(2)全方位用車服務體系:圍繞車主的用車環(huán)節(jié),,新造車勢力針對用戶的充電,、維修、保養(yǎng)需求構建包含“數字化診斷預警技術,、便捷充換電方案,、無憂維保方案”的售后服務體系,;傳統(tǒng)車企多依托于現有售后服務中心,,積極優(yōu)化自身服務質量。兩者相比,,新造車勢力明顯更勝一籌,。蔚來在整體服務體系建設上完全領先于其他企業(yè),特斯拉的遠程診斷預警能力則領先于其他新造車勢力,。
四,、行業(yè)痛點:維保網點分布度低、維修技師水平需提高,、維保設備要求高等
�,。�1)維保服務網點分布少:從供給側來看,由于傳統(tǒng)汽車售后服務體系完備,,傳統(tǒng)車企的電動汽車售后服務網點容易擴張,,數量眾多,相對而言新造車勢力的服務網點數量少,,普遍分布在一線城市,,每個網點需要覆蓋的面積較大。
即便如此,,從需求側看,,目前新能源汽車用戶到最近服務網點的時間約為50分鐘,同時60%以上的電動汽車用戶均認為提高售后服務網點的分布度是新能源車企當下最需要改進的地方。以上結果充分說明,,新能源汽車售后維保服務網點建設仍為行業(yè)發(fā)展痛點之一,。
(2)維修技師水平需提高:從企業(yè)供給來看,,能夠參與新能源汽車維修的技師需要持有汽車維修工證,、電工證(低壓電工上崗證、高壓電工上崗證)等國家認證證書,,而且需要掌握汽車構造,、發(fā)動機故障原理、電路原理等知識,,并同時熟悉儀表使用,、電工理論、低壓/高壓等操作,。然而,,目前該部分技師多由電池或整車企業(yè)自主培訓,開設電動汽車維修專業(yè)的高校較少且剛起步,,且電池或整車企業(yè)不愿下放維修權限金和開放維保知識,,致使目前相關技師人才缺口較大。
從用戶反饋來看,,有過維修經歷的用戶比沒有維修經歷的用戶更迫切地需要售后服務網點提高維修技術的專業(yè)水平,,存在該痛點的用戶比例為52.17%,僅僅次于“提高服務網點分布度”,。
『數據截至2019年底』
(3)維保設備要求高
新能源汽車維修設備要求較高,,且必須配合規(guī)范的維修場地。其中,,維修設備具有絕緣化,、專用化和電氣化三大特征,維修場地需要滿足干燥,、絕緣,、除塵、通風等條件,。
以動力電池包更換為例,,首先第一步需要使用故障診斷儀讀取故障碼,確認電池包故障,,第二步利用密封塞,、舉升機、絕緣檢測儀,、絕緣工具套裝來完成高壓電系統(tǒng)斷電及絕緣檢測,,第三步是使用舉升機、萬用表、絕緣工具套裝來完成動力電池的拆卸和安裝,,最后是通過陸路運輸損壞的電池包到整車廠或電池包原廠,。
(4)故障預警需求迫切
動力電池故障、電機電控故障,、中控屏故障是現有電動汽車用戶遭遇最多的三類故障,,還未遇到故障的電動汽車車主最擔心的就是動力電池故障。短中期來看,,電動汽車的安全性依舊是車企和用戶都十分重視的問題,,正是在此背景下,遠程監(jiān)控和預警功能已成為用戶的迫切需求,。從調研結果可知,,96.8%的電動汽車車主希望在車輛上配備遠程監(jiān)控和故障預警設備。
五,、行業(yè)方向:維保網點增量與服務提質,、維修技術升級與技師培養(yǎng)
(1)維保網點增量與服務提質
由于售后服務網點是車主感受較為明顯的痛點,傳統(tǒng)車企的服務網點數量多分布廣,,但目前更多是針對傳統(tǒng)燃油車的維保,,新能源汽車維修能力弱,因此要依托現有網點,,更新場地設施使之滿足新能源汽車維修要求,。傳統(tǒng)車企在布局規(guī)劃時,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轉變服務理念,,提升服務品質制定懲獎措施,逐步保障用戶體驗,。
而對于新勢力車企,網點數量少分布率低,,且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由于其資金周轉問題,應當堅守資金的網點建設標準的前提下,,以自營為標桿,,擴大其授權合作的網點布局,從而把控網點資質,,逐步提高網點密度,。
(2)維修技術升級與技師培養(yǎng)
為迎接未來5-10年巨大的維保市場,當前新舊造車勢力均需創(chuàng)新改進維修技術和提高維修技師水平,。針對維修技術,,目前企業(yè)主要缺乏云端大數據庫標準,大部分維修均靠有能力維修技師的人為主觀因素來判斷維修方法。因此企業(yè)未來需建立云端數據,,提高維修效率,。
針對維修技師,現在技師培訓進度較慢,,維修技師的整體維修能力有所欠缺,,應當統(tǒng)一培訓標準,提高技師水平,。不同于新勢力車企的服務網點對三電系統(tǒng)的維修有一定的主導權,,傳統(tǒng)車企的經銷商維修權限較小,審批流程復雜且維修周期長,。應當盡快提升維修技師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下放維修權限。
六,、行業(yè)機遇:維保工具供應商,、大數據故障診斷服務商、換電工具供應商
第一,,維保工具有絕緣,、專用和電氣化特征且價格昂貴,相關維保工具供應商前景可期,。經調研,,故障診斷儀成本約為10萬元/個,一個門店至少配備1個,;專用絕緣工具成本約為2-3萬元/套,,一個維修工位標配1套,對應單個門店估計投入10萬元,。
第二,,電池防爆箱為動力電池運輸與存儲必備,相關生產制造企業(yè)迎來訂單機會,。經調研,,電池防爆箱成本約為5萬元/個,估計單個門店需配備1個及以上,。
第三,,專注于實時監(jiān)控與遠程診斷功能開發(fā),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公司將開拓全新營收來源,。電動汽車的實時故障預警與診斷是當前用戶痛點,,未來伴隨著保有量和車齡的提升,電動汽車底層實時數據驅動的OTA服務商定能有較大的機會,。
第四,,國家對換電模式的鼓勵支持為換電市場帶來較大機遇,。截至2020年底,北汽新能源已建成194座換電站,;截至2020年9月底,,蔚來已建成155座換電站。經調研,,換電站成本約為300萬/座,,換電機成本約為7萬/個。若以當前的換電站數量來計,,我國目前的換電站市場規(guī)模至少超過10億元,,換電機市場規(guī)模至少超過2400萬元。
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使用環(huán)境,、成本、商業(yè)模式等仍存在不少挑戰(zhàn),,但整個市場一旦規(guī)�,;\作起來,就會釋放出巨大潛力,,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更要未雨綢繆,,與行業(yè)一道發(fā)展。(文/汽車之家行業(yè)評論員 郭家輝)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