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 國內自主品牌的設計師一般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張帆也是這樣,,印象中這是張帆擔任廣汽設計總監(jiān)以來第2次公開露面,在這之前,,我們曾試圖多次聯(lián)系對話事宜,,但都無疾而終。本屆北京車展廣汽發(fā)布了GA6概念車,,與三年前的廣州車展一樣,,總設計師張帆承擔了解讀廣汽傳祺設計理念的工作,而有關目前自主品牌的造型設計現(xiàn)狀也是我想討論的一個話題,。換句話說,,廣汽傳祺是怎么避免過度借鑒這種尷尬局面的?
● 從奔馳到廣汽
第一次聽到張帆的名字是在2011年,,當時,,張帆是奔馳A級轎車設計團隊中的一員,跟隨全新一代A級轎車亮相4月的上海車展,,國際設計團隊的背景讓大家開始關注這名中國設計師,。同年11月,張帆搖身一變,,成為廣汽造型設計中心的設計總監(jiān),,E-Linker概念車算是他加盟廣汽后第一個主導設計的作品,不過,,這輛新能源概念車似乎有點生不逢時,,同為全國首發(fā)的傳祺GS5是當時的焦點,而在張帆加盟廣汽時,,傳祺GS5這個項目的設計工作已接近尾聲,,因此,張帆也就錯過了參與這個項目的時機,,但這并不妨礙他用E-Linker概念車表達他的一些設計想法,。
● 設計理念需要接地氣兒
過去的事就不多提了,兩年的時間讓張帆逐漸融入了廣汽傳祺這個品牌之中,,或者更為準確的說是將自己對造型設計的理解融入到廣汽傳祺的產品理念之中,,相比于國外的設計師,作為一個“留洋”歸來的中國汽車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會更直接,,這直接決定了設計出來的產品能否接地氣兒。
克里斯•班戈擔任長安汽車造型顧問一職,,很多人覺得長安真厲害,,挖來了大牌設計師,,但冷靜下來看,首先班戈只是顧問角色,,更多的是提供一些想法,其次,,在文化上的隔閡似乎也影響了他對國人喜好的判斷,。
● 用戶不希望自己買的是山寨貨
在聊到這方面時,張帆提到了中國設計,,但究竟什么是中國設計,?汽車在發(fā)展初期更多的扮演著交通工具的角色,而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起步階段則增加了一些身份象征的意義,,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對于中國市場而言,汽車是個舶來品,,汽車文化在中國也相對匱乏,,在汽車造型的理解方面并不成熟。不過,,這不妨礙中國用戶去接觸好的設計,,正如在奢侈品消費領域,中國用戶的消費水平在全世界算是數一數二的,,這種現(xiàn)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消費者對于國外的設計并不排斥,,換句話說,中國市場需要國際化的設計,,但這并不意味著國外的設計就適合中國消費者,,所以,還需要有本土化的一面,。
張帆提到了一個有些極端的現(xiàn)象,,在產品研發(fā)理念和用戶使用習慣相互排斥的例子。在內飾設計環(huán)節(jié),,除了造型之外,,還會充分考慮到車內人機工學設計,什么樣的坐姿可以獲得最好的視野,,這也包括后方的視野,,但有些用戶在買車后會對車內進行裝飾,后風擋擺放一些毛絨玩具等,,原先設計的后方視野因此受到影響,,這跟之前所接觸到的國外用戶就存在一些差異。
設計理念和用戶習慣的沖突在功能性環(huán)節(jié)比較容易暴露出來,,因為,,用戶在這方面能夠準確表達出他們的需求,,比如,哪些地方不好用或類似希望有什么樣的儲物空間等,。相比之下,,用戶在外觀造型環(huán)節(jié)就不太容易給出明確的需求,但這并不代表他們默許一切設計,,設計理念和使用習慣存在差異的尷尬局面依然存在,。
在這兩個維度里找到一個平衡是張帆回到國內后主要解決的問題,廣汽傳祺品牌的產品也在逐步朝著這個方向改進,。每個設計師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感動”用戶,,這里所說的感動包含了多層意思,笑,、哭甚至興奮的大叫,,通過提高品質和提供充分迎合需求的造型設計向用戶傳達一種“愛”,用戶通過產品能夠感受到設計師懂他,,自然就會感動,,因為你真的為用戶考慮得很全面,他也會承認你的勞動成果,,不僅如此,,他還會因自己買了一輛自主品牌車型而感到自豪。
這種能讓人感動的設計顯然是無法通過一味的模仿甚至抄襲實現(xiàn)的,,設計的創(chuàng)新在未來將成為自主品牌的主流方式,。的確,你要是開一輛以模仿而成型的汽車,,可能在別人眼里它就是個山寨貨,,或許價格便宜是購買的主因,但未來隨著消費市場的成熟,,大家都希望彰顯自己的品味,,而未加修飾的模仿勢必會被市場淘汰。當然,,在短期之內,,自主品牌更多還是跟隨國外品牌相對成熟的設計理念,一方是利用成熟的設計理念更容易滿足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現(xiàn)階段自主品牌的影響力也很難推動一個創(chuàng)新的設計流行開來。
● 張帆是如何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設計的
張帆希望廣汽傳祺現(xiàn)在就開始走一條帶有自己色彩的原創(chuàng)設計之路,,利用比較新穎的設計手法以及略微超前的理念來將諸如格柵,、大燈等用戶較為關注的部位打造得更精致,把品質感詮釋出來,,廣汽傳祺GA6概念車所展示的就是這樣一種思路,。
可以說,,這款概念車奠定了廣汽傳祺在未來的設計基礎,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中央進氣格柵,,第一眼你會覺得它大氣,,但大氣也有不同的詮釋方式。
從形態(tài)上來看,,進氣格柵以廣汽傳祺的徽標為中心向外展開,,帶有鍍鉻裝飾的線條十分舒展,就好像是一對羽翼豐滿的翅膀在揮動,,另外,鍍鉻的格柵并不是單一的形態(tài),,在尾段還締造了一個豎向斷點相連的效果,,結合由此產生的光影便是在實體和虛體兩個程度上都能表現(xiàn)出一種大氣,不僅如此,,這種手法還讓這部分設計很值得回味,。
事實上,傳祺GA6概念車的格柵整體輪廓依舊延續(xù)了此前廣汽傳祺量產車的造型理念,,鍍鉻線條以橫向為主,,視覺上顯得更寬。對于廠商來說,,讓家族產品保持一個統(tǒng)一的形象有助于建立品牌車型的識別度,,但如果不能有所把控,很有可能陷入套娃的境地,。
在張帆看來,,不同級別和定位的車型在中央進氣格柵的設計上可用條幅數量區(qū)分,中大型車5條,、中型車4條,、緊湊型車可能3條,如果換成SUV產品,,就會把格柵的樣子做的硬朗一些,。
● 造型設計與車身工程的博弈
在對話間里,坐在張帆旁邊的肖晶話不多,,他是GA6概念車項目的負責人,,與張帆負責的造型設計工作不同,這位在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有著15年工作經歷的車身工程專家更多是在設計理念和量產之間搭建一個橋梁,,這也是我們此前探討過的一個問題,,盡管他的工作像是給設計團隊“潑冷水”的,但也正因如此,,經過肖晶之手的GA6概念車具備了很理性的一面,,他說:“我們的概念車是開進車展的,。”
在談及肖晶的工作時,,我提出了一個有點“挑撥”性質的問題,,“在研發(fā)階段,您跟張帆有過就某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出現(xiàn)分歧的時候嗎,?”有意思的是,,張帆和肖晶兩人同時作出了相反的回答,這是為什么,?
恰巧在對話間內壁掛的車型圖片上就發(fā)現(xiàn)了“證據”,,我就指著那一張傳祺GA3的圖片想證明我的猜測。我們先就一個細節(jié)看看兩位怎么“狡辯”,。
與大多數車型采用的一體式貫穿前后的腰線不同,,傳祺GA3的車身腰線采用了斷開處理,腰線經過前車門時開始緩慢下墜,,線條到后門時斷開,,在其更高的位置,新的線條再向后延伸,,這樣的設計固然新穎,,但是對后門把手的布置產生了一定干涉,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布置,,那么對于線條的流暢程度或許會有一定影響,,就此,設計與車身工程出現(xiàn)了沖突,。
作為車身工程方面的決策者,,他首先要確定能否“容忍”這樣的設計,最后還是決定保留設計師的想法,,在門把手的布置上嘗試新的方案,。
為了最大程度的展現(xiàn)車身腰線的設計效果,傳祺GA3的后車門把手布置在車窗后方,,就像阿爾法羅密歐156一樣,,既滿足了功能需求,又將設計師的想法轉化成了現(xiàn)實,。原來,,肖晶的點頭想要表達的意思是“確實存在沖突,但在工程上會盡可能的滿足造型展示的需求”,,而張帆的搖頭則表示“這些問題經過我們的商討都會取得一個較平衡的結果”,。
● 設計師需要有超前意識
相比之下,尚處概念階段的GA6概念車在造型設計和車身工程方面就不會有太直接的沖突,。因為,,考慮到從設計研發(fā)到推出量產至少存在2-3年的時間差,,所以,在初期,,設計師會對未來的流行趨勢做個預判并加入自己的想法,,以此迎合未來的用戶需求。
作為設計師,,張帆希望用更大膽的方式詮釋想要表達的設計思路,,所謂大膽,正如GA6概念車的車頭大燈沒有燈罩,,這樣可以更直接的展示大燈的輪廓,。利用鍍鉻飾條讓大燈內部的結構呈現(xiàn)出更立體的視覺效果,燈眉處的鍍鉻飾條和進氣格柵上方的飾條相連,,車頭顯得更寬更大氣,。
汽車制造本身就是商業(yè)性的,顯然設計也是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正如我們在文章前面所提到,,但肖晶所要做的不僅僅是用市場調研的結構來給整車套上一個枷鎖,,還有一些用戶說不出來的東西需要設計師來挖掘,。其實,這跟喬布斯打造蘋果時的理念有點類似,,張帆也十分認可這一觀點,。
傳祺GA6概念車的車尾部分采用比較常見的“快背”式設計,快背的說法來自“Fastback”設計理念的直譯,。這種從車頂線條快速,、流暢的過渡至后備廂的方式使得整車看上去很運動,目前,,這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設計方式,,比較典型的車型包括,奧迪A7,、奔馳CLS級,、大眾CC等車型。未來的傳祺轎車產品會考慮使用“快背”設計,,這種設計在自主品牌車型中尚無車型借鑒,。
不過,“快背”的設計有可能會因車頂線條的快速下滑影響到后排乘客的頭部空間,,從傳祺GA6概念車來看,,設計師把車頂線條的下墜部分盡可能的向后靠,從而避開了乘員艙的后排部分,,當然,,要達到這樣一種和諧局面就對車身長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編輯總結:
“山寨就是不尊重用戶”,這句話說出了我在看到包括電子產品,、汽車等山寨貨時的心聲,。的確,你只有花心思去設計你的產品,,用戶才有可能感受到你的誠意,,要是采用誰好賣就抄誰的策略,研發(fā)設計環(huán)節(jié)確實能省不少事兒,,你可以認為憑借低售價的定位讓用戶欣然接受這樣的產品,,但長遠來看,對品牌價值的影響則是深遠的,。
而依賴國外設計公司的思路可能也需要調整下,,在設計專業(yè)領域,那些耳熟能詳的大設計公司盡管拿著市場調研的結果,,但也很難準確把控國內市場的需求,。所以,自主品牌廠商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還是需要建立自己的設計團隊,,畢竟,只有充分了解中國用戶,,才能打造出更能迎合市場的產品,,逐漸形成品牌自己的設計體系。(圖/文 汽車之家 李博旭)
相關鏈接:
告別山寨有希望 中國汽車設計現(xiàn)狀介紹
http://zphnet8.com/tech/201201/285155.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