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馬2系AT為什么采用UKL平臺,?
寶馬的UKL平臺全稱為Untere Klasse(德語的原意是入門級),顧名思義,,其主打寶馬的入門級,、緊湊級車型及旗下的MINI車型。它同大眾的MQB平臺一樣,,具備模塊化生產(chǎn)能力,,可有效降低產(chǎn)品的研發(fā)成本和研發(fā)周期。
■ 前懸架方面:
當我們探到寶馬2系AT的“裙底”,,發(fā)現(xiàn)它的前懸架使用的是普通的麥弗遜式結構,,而不是寶馬緊湊級和中級車上常用的雙球節(jié)減振支柱懸架。從理論上來說,,麥弗遜式懸架在操穩(wěn)性上是要稍遜于雙球節(jié)減振支柱懸架的,,但成本低廉是它的優(yōu)勢。
雙球節(jié)減振支柱懸架的成本較高,,不僅是鋁合金控制臂本身材料成本高,,開發(fā)成本和制造工藝成本也較高,例如兩根控制臂與車架的安裝時,,其要求的襯套剛度公差更小,,而且在懸架開發(fā)階段,其轉向主銷及四輪定位參數(shù)的確定也要比普通麥弗遜式懸架的復雜,。
作為誕生于UKL平臺的第一款寶馬車,,2系AT在前懸架結構上并沒有什么可稱贊的,但在懸架的做工和用料上依然厚道,,并且比較注重了輕量化設計,。例如,轉向節(jié)使用了全鋁合金材質,,下控制臂經(jīng)過強度分析后采用輕量化減重方案,。
■ 前部細節(jié):
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一輛車底盤的好壞同樣也能在細節(jié)處體現(xiàn)出來,。相信寶馬2系AT在底盤細節(jié)上的處理也很有可能借鑒到未來UKL平臺上的任何一款車上,。
目前,寶馬UKL平臺提供了兩款發(fā)動機,,一款是我們拆解的這款車上的1.5T直列三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B38),,另一款是動力更強勁的2.0T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B48)。無論是三缸機還是四缸機,,寶馬在橫置發(fā)動機的懸置系統(tǒng)方面肯定會實現(xiàn)很多的技術共享,。
從底盤前部的細節(jié)來看,寶馬2系AT的做工和用料很厚道,,使用了鋁合金材質的副車架,,并且懸架液壓襯套和軟質紡氈輪拱護板的應用,也讓寶馬2系AT在隔振降噪方面也進一步提升,。
■ 后懸架方面:
寶馬2系AT的后懸架采用了多連桿式獨立懸架,。而多連桿式懸架也分為不同類型,寶馬2系AT的多連桿式獨立懸架采用的是彈簧和減振器分離式結構,。
■ UKL平臺車型怎樣布置四驅系統(tǒng),?
寶馬2系AT的后懸架使用的是常見的多連桿式結構,減振器和彈簧采用了分離式布置,,使其后排能有很好的空間性,。并且,底盤為四驅系統(tǒng)預留了空間,,這預示著未來包括2系AT和新一代X1在內的寶馬UKL平臺車型在驅動形式上會有不同的選擇,。
■ 后部其它細節(jié)
從寶馬2系AT底盤護板和軟質纖維紡氈的使用情況來看,這輛車比較注重了車底的空氣動力學和隔音降噪的處理,。另外,,寶馬2系AT使用了防爆輪胎,從而避免了配置備胎對車內空間的侵蝕,。
◆ 底盤總圖
■ 編輯總結:
通過對寶馬第一款前驅車的底盤拆解,,我們能大概地猜測出,未來誕生于UKL平臺的寶馬緊湊級車型將采用什么樣的底盤構造,。UKL平臺的下一輛寶馬緊湊級車型——寶馬新X1或許將會在底盤方面與寶馬2系AT有諸多的相似之處,。另外,新一代寶馬1系也將采用UKL平臺,,這也勢必會它在空間實用性上相比現(xiàn)款1系提高不少,。但為了適應多種車型,UKL平臺或許也會越來越多樣化,,就如大眾的MQB平臺一樣,,UKL平臺下車型的懸架結構也并不僅僅局限于前麥弗遜式,、后多連桿式,不同定位下的車型會有不同模塊化的組合,。
寶馬UKL平臺的開發(fā),,讓寶馬在緊湊級車型上有更多的競爭優(yōu)勢,譬如空間實用性,、燃油經(jīng)濟性等都會有一定提升,。而寶馬2系AT這輛前驅緊湊級豪華車型,也讓奔馳B級在這一級別市場內不再孤單,。(圖/文 汽車之家 夏志猛)
■ 相關閱讀:
做工一致 寶馬新3系長/短軸底盤對比
//zphnet8.com/tech/201211/426177.html
藍天白云的四門王牌:寶馬M5底盤解析
http://zphnet8.com/tech/201201/286410.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