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提起“北京吉普”相信能喚起很多人的回憶,,國內的第一代越野人基本都是從它起步的,,而它也曾經是時尚與潮流的代名詞,,在那個汽油比可樂便宜的年代,,形形色色個性獨特的各類北京吉普車充斥著大街小巷,,成為了道路上的一道別樣風景,不過在后來幾次大浪淘沙般的時代變革中北京吉普并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產品的老舊與單一讓它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芒,,直到BJ40的出現(xiàn)才又開始出現(xiàn)了一點轉機。
您對老款BJ40的印象是什么,?狂野,、粗獷、硬橋硬馬,,雄性激素豐滿的好像隨時會溢出,,只不過它的全車都與“精致”二字無緣,脫胎于軍車底盤的BJ40也從娘胎里就帶著那股子混不吝的勁,,有多少鐵骨錚錚的漢子為了說服老婆接受BJ40而折腰,,還得挨著日后的數(shù)落,做著多出來的家務,。
BJ40 PLUS的出現(xiàn)仿佛給出了一擔解藥,,雖然名義上說是中期改款,但實際的改款力度已經接近大改款了,,全新的外觀,、全新的內飾,、再加上全新的底盤;這也難怪,,要從BJ40第一次露面開始算,,它也的確應該完成一次換代級別的改變。
詩和遠方是向往,,眼前的公路是現(xiàn)實,,尊重市場就是“舍得”
在08年北京車展上曾經展出過一臺BJ40概念車,在汽車圈內這是為數(shù)不多的因為概念車反饋良好而決定投產的車型之一,。而作為這臺車的創(chuàng)作者,,現(xiàn)任北京越野車外形總師的邱旭科長也是非常自豪。
與邱科長聊天也解答了我的一個問題:“為什么BJ40從露面到上市經過6年之久,?”因為最開始的這臺概念車只是簡單的扣在了老切諾基的底盤上,,后來決定投產有了立項之后才又重新開發(fā)了底盤與車身,完成了一套完整的汽車設計制作流程,,這也就是越野車迷經常問到的,,為什么最后量產的BJ40與08年車展上亮相的那臺車有如此不一樣的原因。
關于山寨,,在BJ40上是最有爭議的話題之一,,不可否認設計師在設計BJ40的時候參考了牧馬人,尤其是將車身結構定義為敞篷這就與牧馬人更像了,,但要追根溯源,,在后來BJ40的量產化演變過程中也融入了一些老一代BJ2020TY陸迪上的基因,比如雙門版上整車中央的過梁與車頭五孔進氣格柵都可以看做是陸迪的傳承,,后視鏡的造型與位置也被認為是進化后的產品,,前后兩塊的可拆卸車頂也是和老車一模一樣。是不是山寨,,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只是把我知道的說出來,具體還是讓車友們去評判了,,話說回來,,可惜了老212的造型了。
13年兩門版BJ40上市,,16年換裝了2.3T發(fā)動機的四門版上市,,但直到吳京的一部“戰(zhàn)狼2”才讓BJ40開了掛,有了市場銷量也就有了錢,,也就有了更多的研發(fā)資金,,這對于經歷過曾經全部門只有一部“萬用表”的老部長們來說頗有感慨,或許是嘗到了甜頭,所以新BJ40 PLUS在設計之初就把“市場反饋”標定在了很高的位置上,。
這一次BJ40 PLUS的改變設計初衷是什么,?
這一次BJ40 PLUS的最核心的變化其實是來自于思路的改變,新車將目標人群定位在了渴望自由,、對越野有向往的愛好者身上,,而這款車目標人群也定在25-35歲的區(qū)間上,甚至還包含了初次購車者,。
“讓更多的人來感受越野”,正是在這樣的思路引導下,,我們看到了BJ40 PLUS不再偏執(zhí),,車身采用了大量的同色設計,一些精致的鍍鉻裝飾也出現(xiàn)在了顯眼的位置,,內飾設計也開始變得有溫度,,此外根據我們對于底盤工程師的對話還得知新BJ40 PLUS的改變不僅僅在于外觀,比如轉向,,采用了更加適合城市使用的齒輪齒條式,,再比如懸架,調教的也比原來要軟得多,,這些在后面我們會有詳細的介紹,。
有利就有弊,雖然這些變化對于越野是不利的,,不過這樣的改變卻是市場所需求的,,極限越野畢竟只是少數(shù)時間,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在城市的公路上使用,,為了10%的路況犧牲掉90%的市場這顯然是不應該的,,所以新的BJ40 PLUS被要求要向一臺城市SUV看齊。
邱科長是把控,,畢竟一個人設計不了一輛車,必須是團隊的力量才行,,BJ40 PLUS就是這個85后設計團隊的合力結果,。由于BJ40 PLUS早已確定了保持現(xiàn)款的主要輪廓不進行大改動,所以它的設計難點之一就是如何在現(xiàn)有基礎上讓這個原本很粗獷的家伙變得精致起來,。
造型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幾點核心改變:
1,、巨大號的輪眉反映出了底盤上的變化。
2,、整體LED燈具的提升與大量精致的裝飾反映出這款車偏城市的屬性,。
3、全新的內飾效果提升非常明顯。
BJ40 PLUS視覺上最明顯的改變來自于車頭保險杠造型與巨大號的車身輪眉,。巨大的車身輪眉是外形改變的中心,,同時這也是底盤改變的外在突顯,因為按照國家的法規(guī)要求,,車輪不允許突出于車身之外,,所以權衡再三也是最經濟的方式,設計師將輪眉增寬了約4cm,。新的輪眉采用了與車身同色的設計,,不再是老款的黑塑料模樣,同時還在輪眉最外側增加了一小圈黑色的塑料壓邊,,視覺上有了分色的處理效果,,增加了視覺上的精致感。
相應的車輛前后杠的造型也隨之發(fā)生改變,,原來簡單粗暴的黑色塑料大保險杠被換成了融合日間行車燈,、鋁制護板與紅色拖車鉤在內的一套整體設計。不過為了配合變寬了許多的輪眉,,前杠的寬度也被拉長了很多,,從正面看起來,有些像個游泳圈,,略顯臃腫,。
精致漂亮的下護板安裝在了前臉的最低處,稍有不慎就會刮花,,而且同色保險杠比起老款的全黑塑料杠也無法抵抗一些輕微的漆面損傷,,不過這些確實當下最流行的設計,在很多城市型SUV上都被應用,,而這個“不實用”的設計也的確大幅提升了視覺效果,,至少讓BJ40 PLUS在城市里奔跑時不再那么格格不入。
車燈是眼睛,,新的BJ40 PLUS全部采用了LED光源,,車頭燈的基本布局方式沒有改變,但全部采用了方型的內核造型,,日間行車燈被設計在了下霧燈燈框內,,不再是簡單的顆粒狀燈珠,而是目前最流行的液態(tài)形,,中間為了凸顯出效果還使用了熏黑的處理,。顯而易見,漂亮的霧燈價值不菲,,越野的時候得留心,。
為什么說新BJ40 PLUS的剎車好用了,?
車身側面是我認為BJ40 PLUS最好看的角度,依舊是細節(jié)上的改變讓新車看起來更加“順眼”,,其中對于效果提升作用最大的顯然是輪胎輪轂的升級,,新設計的輪轂更加孔武有力,更重要的是輪胎尺寸由之前的245/65R17升級成了265/65R17,,對于越野車輪胎來講這組數(shù)字不僅僅代表輪胎寬度上的變化,,經過與扁平率之間的計算后得知,輪胎的直徑也增加了不少,,簡單說:輪胎大了一號,。
另外輪轂升級還帶來了另一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容納下更大的剎車盤了,,在BJ40 PLUS上剎車盤直徑增加了28mm(相比老款16寸輪轂車型),,同時剎車總泵也進行了相應的標定,資料顯示新車剎車效能提升了10%,,具體數(shù)值我的同事會在評測文章中詳細說明。這也就是為什么最近新出廠的現(xiàn)款BJ40比最早采用16寸輪轂的那批老BJ40剎車好用的多的原因,。
相比起外形的改變,,底盤懸架上的具體變化顯然更受玩家們關注。
其實在BJ40 PLUS上還有一處不明顯的變化,,是來自于前輪的位置向前前移了15mm,,這反應在了軸距的變化上,而在視覺上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短的前懸,、更大的接近角,,對于BJ40 PLUS這種硬派SUV來講,顯得更加野性,。美中不足的是,,相比牧馬人而言,BJ40 PLUS的前輪外徑依舊置于發(fā)動機水箱之后,,對于喜歡玩極限攀巖的車友來說有些苦惱,。
BJ40的底盤其實最早源自于老款勇士軍車,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按照我國的軍方規(guī)定輪距都是被固定的,,以方便集團運輸,所以過去的國產越野車看起來都有點大屁股小短腿的樣子,,同時扭桿彈簧的前懸架結構也是考慮到軍用,,不要求極限性能,但要求堅固抗造,,畢竟集團行軍不同于單兵越野,,在擁有多年BJ212使用經驗的軍隊里,更是流傳著多種的戰(zhàn)地越野駕駛技巧。當然比起那些具備空降能力的(新/老)勇士軍車們,,BJ40的底盤強度被降低了一些,。
不過工程師的思維很快被車友推翻,現(xiàn)實情況是往往BJ40的車主遠比BJ80(勇士民用版)的車主玩的嗨玩的狠,,前下擺臂,、前扭桿都曾被用戶摧殘過,甚至連分動箱也出現(xiàn)過報廢的情況,,始料未及的情況讓BJ40的前懸架成了不少網友的出氣筒,,行程小“腿短”的口碑不脛而走。
這一次由于是純市場的導向,,工程師的空間得到釋放,,前懸架由扭力桿式彈簧結構直接改變成了雙叉臂+螺旋彈簧的結構,其中前懸架的行程增加了55mm,,后懸架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教,,最大行程增加了20mm。相比起老款來說,,新車的前懸架可擴展性更高,,日后的改裝升高也更方便。
在另一方面,,之所以輪距增加這么多,,主要是因為懸架連接支點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由于不用考慮到軍用,,這一次工程師將前懸架及后懸架減振器支點由縱梁內部移動至外部,,這一變化使得前后懸架雙側外移了80mm,從物理結構上來講,,輪距變寬了車輛的穩(wěn)定性也會更好,,而反應在外觀上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幾個巨大號的輪眉。不過有些遺憾的是,,因為底盤與造型的改變,,新車的油箱減少了一點為75L容積,比老款少了5L,。
新車放棄了原來比較適合越野的循環(huán)球式結構,,轉而采用了公路手感更好的齒輪齒條式,同時還增大了前輪的主銷后傾角,,讓新車擁有了更加接近城市新SUV的轉向路感,,轉向直徑降低了1米,轉向盤圈數(shù)也減少了0.4圈,。
而關于動力方面,,這一次新的BJ40 PLUS主要是重新標定了發(fā)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程序,,具體說一下就是升降擋的“點”更加精細化,尤其是之前網友抱怨的1,、2擋撮車的問題得到了重視,,現(xiàn)在的BJ40 PLUS只有在靜止起步或者大角度負重的時候才會使用1擋,城市里低速蠕動的那種情況現(xiàn)在都被統(tǒng)一規(guī)定使用2擋,,以保證舒適性,,負責底盤的工程師向我們透露這一點的靈感是來自于BJ80的閱兵檢閱車上,為了領導能夠站得穩(wěn),,那臺車被規(guī)定從一開始使就只用2擋。
由于當天不能試駕,,所以我們沒法對于這套動力進行效果評價,,包括車友們最關心的油耗問題,都只能拜托之后我的同事們進行測試了,,不過讓我們進行腦補一下,,由于動力系統(tǒng)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油耗應該與現(xiàn)款車型差不多,。其實這就是一個矛盾的問題,,往往這個價位區(qū)間的消費者對油耗都是非常關注的,,反倒是牧馬人論壇里沒幾個人在糾結油耗,但往往這個價位區(qū)間的車型發(fā)動機又沒有更高級車的先進,。而關于分動箱與后橋差速鎖,這一版取向城市的BJ40 PLUS沿用的還是普通版上的分動箱,,后橋也沒有差速鎖,。不過北汽有計劃推出帶有強化分動箱與后橋差速鎖的重度越野車型。
“功能性美學”思想主導下的內飾設計
在對話過程中,,內飾設計師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們感覺其它的自主硬派SUV內飾都有點娘”…
在設計團隊內部BJ40 PLUS被要求定義成一款純爺們的硬派越野車,,主導思想是一切設計都需要將功能與造型進行結合,帶有一種功能美,。對于整個中控臺的造型設計,,設計師表示BJ40 PLUS用來表達形體的不是線條而是體塊,,這種結實的體塊,,相互之間通過“卡接”相連,,這樣看起來的結構感更強,顯得結實有力,,給人硬派越野車該有的硬漢形象,。
從設計效果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儀表臺上最初設計了5個出風口,,鍍鉻的裝飾起到了點睛的作用,,里面是抽象化的“北”字標,對老款車型很好的傳承,,空調面板則看起來非常眼熟,,顯然是借鑒了某成熟車型的設計。而在最終的內飾造型上,,四驅模式開關組與一鍵啟動巧妙結合,,并放置在最顯眼的中間位置,取代了一個出風口,,空調面板的造型也經過了重新設計,,擁有了更多的原創(chuàng)色彩,配合上中控臺正下方的幾處大儲物格設計,,新的BJ40 PLUS的儀表臺可以說是一處比較成功的設計,。
出于預料的3塊液晶屏
內飾中另一處不得不說的設計便是這幾塊液晶屏幕,尤其是儀表盤直接采用了12.3寸的液晶儀表屏幕,,能夠在BJ40上看到如此的變化確實讓人有點出于預料,,其次從這個屏幕本身而言無論是行車信息顯示還是色彩搭配都讓人很容易接受,而兩種主題風格四種顯示樣式出現(xiàn)在北汽車型上更是讓人有種寵若驚的感覺,。
獨立于整體中控臺之外的10寸多媒體顯示屏,,是當前最流行的設計風格,根據介紹這個多媒體系統(tǒng)擁有兩套藍牙通道,,也就是說可以同時進行接打電話與聽手機音樂,,另外在這套多媒體系統(tǒng)上還集成了無線Wi-Fi功能,支持利用手機熱點上網,,滿足了年輕人的網絡需求,。
而在內裝系統(tǒng)方面,BJ40 PLUS的這套多媒體系統(tǒng)則使用了來自科大訊飛提供的軟件支持,,支持語音控制,,內容方面足夠豐富,不過受制于現(xiàn)場條件,,具體使用感受先不做評測,。
車內后視鏡也使用了流媒體后視鏡,主要是為了解決了因為外掛式備胎而產生的后窗視野不足的問題,。實際的使用效果還是請關注我們日后的實測報告,。
編輯總結:
伴隨著整體國力的提升,,我們迎來一批高質量的國產車,而作為老牌車企“北京吉普”的嫡系傳人,,網友對于BJ40的關注一直都不低,,大家既希望有市場上能有一款十多萬好開好玩的越野車,同時又對現(xiàn)款BJ40身上的種種遺憾恨鐵不成鋼,。新的BJ40 PLUS讓我們看到了可喜的改變,,而更加讓我們欣慰的是,廠家的產品思路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對于用戶的一些抱怨在新BJ40 PLUS上都已經做出了改變,,并且內飾當中一股腦的堆進三塊液晶屏的確讓人有了一種越級的進化改變,我們還沒有拿到動態(tài)試駕車無法對于性能進行判斷,,但僅從外觀內飾方面的變化而言,,這一次不得不說廠家真的用了心了。(圖/文 金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