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從幾年前的吉利KC概念車亮相,,再到現(xiàn)在的吉利繽瑞,吉利的家族化設計已然日漸成熟,,這套設計語言雖談不上驚艷出奇,,但要說它能否稱得上是成功設計,看看博瑞和博越的銷量,,我想是毋庸置疑的,。而若想做出突破,,或者說未來的吉利設計將何去何從?我們借著今天亮相的繽瑞,,來和你聊聊吉利未來的設計走向,。
○ 早期的設計嘗試
在吉利品牌剛剛誕生不久的時候,我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對那時的吉利印象大概就是“魔改夏利”,。誠然,不僅僅是吉利,,早期的中國品牌在起步的時候,,設計方面近乎無一例外都是短板,想要原創(chuàng)設計但又不知道如何去做,,而不想要原創(chuàng)設計的品牌......我就不用多說什么了吧,?
只不過以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吉利當時的嘗試可鮮有成功的作品,。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缺乏經驗導致的設計拼湊現(xiàn)象。在我看來,,當時吉利的設計其實在細節(jié)上可圈可點,,原創(chuàng)度倒是挺高,只不過對于形面理解和線條比例運用上還過于簡單,,甚至于你可以說是根本不懂光影變換帶來的效果,。
話說回來了,勇于突破并原創(chuàng)是一件好事,,這總比永遠“拿來主義”要強很多,。不過要說到吉利品牌在設計上的逆襲,我們就要從一款概念車說起,,而這款概念車,,在我看來也是改變吉利品牌設計上的里程碑。
○ 現(xiàn)階段的家族化設計是如何誕生的
在嘗試過許久之后,,我想吉利同其它中國品牌一樣意識到了設計短板,,隨后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吉利集團,在設計方面更是如此,,而這件事正是吉利集團收購沃爾沃,。
既然要聊設計,那么我們就要提到一位重要設計師——彼得·霍布里,。這位居住在哥德堡的英國人曾擔任過沃爾沃與福特兩個品牌的設計工作,,他憑借自己在設計上的獨到見解與功力,在設計圈里面算得上小有成就,。而在吉利完成收購沃爾沃品牌的時候,,他也便受命成立吉利造型中心,,而后擔任吉利品牌的設計工作。(想要深入了解彼得·霍布里與吉利設計,?點擊這里:博越設計/博瑞GE設計)
如果說有一臺概念車能改變一個品牌,,那么在中國品牌當中,吉利應該是最早實現(xiàn)這一愿景的,。誠然,,在同時期,,很多中國品牌也相繼開始了家族化設計道路,,單從現(xiàn)在來看,似乎沒有哪一家能像吉利這樣成功,。
這里不是說另外兩者的設計非常失敗,,而是從銷量、關注度等客觀事實上來說明這件事,。當時吉利借助于KC概念車的設計語言,,打造出了一款吉利博瑞,這在當時是很多中國品牌所不敢想的一件事,,畢竟在中型車市場上,,合資品牌的霸主地位是無法撼動的,而吉利的這一次嘗試似乎嘗到了一些甜頭,,并且將這樣的設計延續(xù)了下去,。
我們姑且先不來評判這套設計的好與壞,畢竟審美的事因人而異,,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套設計語言確實獲得了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青睞。但收獲成就不代表止步不前,,在吉利看來,,未來他們還想去探尋更多的設計方向。
而我們要說到的主角,,吉利繽瑞,,從設計上講你可以將它看做是“小GE”,它的定位更加親民,,也就是緊湊型車,,而在設計細節(jié)方面,它有別于吉利帝豪GL,,要與吉利博瑞GE存在一定繼承關系,。
○ 吉利繽瑞設計解析
雖然同為緊湊型車,但這次亮相的吉利繽瑞要比吉利帝豪GL更加運動化一些,。好吧,,你姑且把它看做是一臺運動版帝豪GL,,但至于說如何做到這樣的運動化“變裝”,下面我將從一些設計點上逐一揭曉,。
單從車頭造型的角度來看,,吉利繽瑞采用了更加激進的設計語言,諸如發(fā)動機艙蓋線條與車頭側面更大尺寸的進氣開口造型都能說明這一點,,而這些也讓整個車頭看上去確實兇狠了一些,,符合很多年輕消費者的審美。
同吉利博瑞GE一樣,,該車側面同樣采用了Fastback的造型樣式,,從而凸顯其運動轎車,或者說更加希望其貼近轎跑車造型的定位,。并且在側面腰線營造上,,也要比同級其它吉利品牌車型更翹一些,不用說,,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加精致和動感所為,。
車尾造型也同吉利博瑞GE一樣,短尾溜背設計格外討喜年輕人,,配合橫向設計語言所拓寬的視覺效果,,該車尾部看上去較為寬厚敦實,符合其運動定位,。如果讓我找一處美中不足的話,,我想未能實現(xiàn)掀背式后備廂開啟方式可能是一點小遺憾吧。
由于本次未開放內飾,,故我未能拍到內飾的真實效果,,但從圖片或是設計師的言語當中,我還是了解到了該車內飾的一些創(chuàng)新點和技術細節(jié):高配車型的儀表盤采用了一塊7英寸液晶屏,,而中控區(qū)的橫向屏幕則采用了懸浮于整個中控臺的設計,。另外,在空調控制區(qū)方面,,獨立懸浮式設計也讓內飾的精致感和科技感更上一層臺階,。
○ 未來的道路任重道遠
看完了繽瑞的設計,相信你和我一樣會有一個疑惑:在同一級別當中創(chuàng)造若干車型分類,,這樣做是不是太過于細化市場定位了,?官方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而在我看來,,這樣的細分市場也是為了“雨露均沾”,,是出于充分了解并實現(xiàn)各種不同的消費市場需求而為的一種產品布局方式。
是的,不僅是吉利,,諸如很多國內外品牌如今也在細分市場上大有作為,。車型級別不應該是限制消費者選擇的壁壘,在同級定位車型當中,,針對不同人群的喜好制造不一樣的車,,才應該是未來設計大潮流的趨勢,也是未來制勝的關鍵之一,,畢竟誰都拒絕不了更豐富的選擇,,合適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編輯點評:
從博瑞GE到繽瑞,,我看到了吉利對于轎車市場的決心:不僅要在傳統(tǒng)轎車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還要在細分市場當中搶占先機。畢竟未來是年輕人的,,更加動感的造型也是年輕人們所想要的,,而我也相信這樣的細分化與年輕化設計嘗試,,便是給未來的一份答卷,。而在最后,我也該拋出我最后想問大家的一個問題了:對于這樣造型的一臺緊湊型車,,你覺得你能拿出多少錢為其買單呢,?反正價格還沒有公布,不妨咱們大膽猜猜吧�,。ㄎ�/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