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豐田方程式賽車歷史:2002年——2009年,,8年F1生涯顆粒無收,;1996年——2005年,,為北美賽事提供發(fā)動機,,高開低走,。
◆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
豐田F1車隊歷年成績表 | ||||
賽季 | 車型 | 發(fā)動機 | 積分 | 名次 |
2002 | TF102 | V10 | 2 | 10 |
2003 | TF103 | V10 | 16 | 8 |
2004 | TF104 TF104B | V10 | 9 | 8 |
2005 | TF105 TF105B | V10 | 88 | 4 |
2006 | TF106 TF106B | V8 | 35 | 6 |
2007 | TF107 | V8 | 13 | 6 |
2008 | TF108 | V8 | 56 | 5 |
2009 | TF109 | V8 | 59.5 | 5 |
1999年初,,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將進軍一級方程式賽場,同時公司中止了他們的拉力賽計劃,,把精力集中到F1當中,。之后豐田用了3年時間從零開始自行設計并制造發(fā)動機和底盤。
2001年3月,,豐田首輛搭載3.0升V10發(fā)動機的F1賽車TF101正式亮相,。整個2001賽季,豐田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試車計劃,。這一年中,,豐田F1車隊在全球11個不同的賽場進行了22967公里的測試。
2002年,,豐田作為F1車隊中的新面孔出現(xiàn)在賽道上,,他們帶來了全新的TF102賽車。豐田利用賽道測試積累的數(shù)據(jù),,在空氣動力學方面對賽車進行了不少改進,,新車相比前一年的測試車,在外觀設計上顯得更加保守,,賽車涂裝也更加抽象,。但這支F1新軍卻沒能獲得與他們努力工作相稱的好成績,豐田F1車隊除了在第一場大獎賽就拿下積分之外,,一直表現(xiàn)平平,。最終,豐田在他們的第一個F1賽季中僅獲得兩個積分,,位列F1車隊積分榜倒數(shù)第二位,。唯一的好消息是賽車的可靠性經受住了考驗,車手阿蘭·麥克尼什在賽季收官戰(zhàn)日本大獎賽的練習賽中發(fā)生了可怕的撞車事故,,幸好豐田賽車的底盤足夠堅固,,車手才沒有嚴重受傷。
2003年,,豐田F1車隊發(fā)布了TF103賽車。新車的設計相當保守,,賽車擁有更輕的重量與更多的下壓力,。TF103賽車最大的升級是換裝了減輕重量的發(fā)動機和新的7速變速箱。這一年,,豐田F1賽車雖然在性能上偶有良好表現(xiàn),,但車隊卻持續(xù)受到賽車故障的困擾,。最終,豐田F1車隊共獲得16個積分,,排名車隊積分榜第8,。
2004年,豐田在F1中過得更加艱難,,賽季初推出的新車TF104被指盜取了法拉利車隊的數(shù)據(jù),,而兩款賽車的確有著極其相似的后部設計。加拿大大獎賽上,,兩臺豐田賽車都因使用違規(guī)部件而被取消成績,。賽季后半程,豐田又推出了升級版賽車TF104B,,除了調整空氣動力學設計,,發(fā)動機動力也提升了2.5%。令人遺憾的是,,豐田F1車隊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整個賽季只得到9個積分,車隊總成績排名第8,。
2005年,,豐田F1車隊迎來了轉機,使用最高轉速可達19000RPM的豐田RVX-05新3.0升V10發(fā)動機的TF105賽車,,從第一場比賽開始就表現(xiàn)出色,。車手特魯利在前5場比賽中3度登上頒獎臺,小舒馬赫也在后半程的比賽中躋身3甲行列,。最后兩站比賽,,豐田又推出了懸掛系統(tǒng)升級的TF105B賽車,小舒馬赫很快適應了新車,,并在收官戰(zhàn)中再度登上領獎臺,。整個賽季,豐田F1車隊以88個積分在車隊總分榜上名列第4位,,這是豐田8年F1征程中表現(xiàn)最為出色的一個賽季,。
2006年,F(xiàn)1正式進入2.4升V8發(fā)動機時代,,發(fā)動機動力輸出降至740馬力,。豐田F1車隊結束了多年與米其林的合作,開始使用普利司通輪胎,。在經歷了非常成功的一個賽季后,,豐田很早就開始了2006款新車的研發(fā),豐田對于新賽季有著很高的期望。但事與愿違,,小舒馬赫在澳大利亞站的第三名是豐田2006賽季唯一一次登上領獎臺,,6站比賽過后豐田又推出了升級版的B版賽車,還是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接連不斷的機械故障讓豐田F1車隊苦不堪言,。最終,豐田F1車隊以36分位列車隊總積分榜第6,。
2007年,,TF107賽車采用了更短的新底盤,升級了空氣動力學套件,,還基于新規(guī)則修改了發(fā)動機設計,,并使用了與威廉姆斯車隊合作開發(fā)的新變速箱。然而,,這一年豐田F1車隊只得到可憐的13個積分,,最終位列車隊積分榜第6。
2008年,,為了提升穩(wěn)定性,,新賽車TF108加長了軸距,并優(yōu)化了空氣動力學設計,。這一年豐田的成績有了一些起色,,全年兩次登上領獎賽,最終56分排名車隊總積分榜第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國大獎賽和英國大獎賽中,,豐田賽車采用了特殊的涂裝。
2009年,,在新規(guī)則下,,豐田TF109賽車的主要特征是寬前翼和窄尾翼,新賽車使用光頭胎,,意味著機械抓地力所占的比重大幅增加了,。同時,新發(fā)動機的壽命也比以往提高了50%,。在退出F1之前的最后一年,,豐田車隊五次登上領獎臺,最終以59.5分排名車隊總積分榜第5,。
『豐田宣布退出F1,,總裁鞠躬向車迷表示歉意』
豐田在2002年-2009年期間投入巨資參加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但成績始終差強人意,。2009賽季結束后,,豐田宣布退出F1,,至此日本已無一支車隊再征戰(zhàn)這一世界最頂級的汽車賽事,。豐田從2002年起進入F1,,每年預算高達3億美元,他們一直保持著一線車隊的預算水平,。8年間豐田參加了139場F1大獎賽,,但卻沒能獲得一個分站冠軍。隨著豐田退出F1,,由豐田經營的富士賽道也因財政原因不再繼續(xù)承辦F1日本大獎賽,。
◆卡特車/印地賽車(CART/IndyCar)
『豐田曾為卡特車賽提供發(fā)動機支持』
豐田曾在1996年-2002年期間為卡特(CART)車賽提供發(fā)動機,起初搭載豐田發(fā)動機的賽車并不能在場上獲勝,,直到2000年,,豐田初嘗勝果贏得5場比賽,次年豐田又贏得了6次冠軍,。2002年,,豐田在卡特車賽的最后一個賽季極為成功,不僅以10場勝利贏得制造商總冠軍,,而且年度車手冠軍和年度車手亞軍的賽車搭載的也都是豐田發(fā)動機,。
2003年,豐田開始為印地賽車提供發(fā)動機,,參賽第一年就將最具分量的印第安納波利斯500大賽冠軍和年度總冠軍收入囊中,。不過在2004年和2005年,豐田很少能夠贏得勝利,,而他們所支持的主力車隊決定改用本田發(fā)動機,,豐田因此退出印地賽車。
關于本田汽車在印地賽車中的表現(xiàn),,請回顧本系列上一篇文章《延續(xù)運動基因車企系列故事:本田賽車夢》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