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深度賽車解析] 平民賽車一直是個很有意思的選題,,用相對很少的投入就能加入到一般人眼中很高端的正規(guī)汽車賽事當中,,而其中獲得的樂趣并不比駕馭超跑少多少,也才有許多人因此會欲罷不能,。本期《平民賽車》中介紹的是一個略微極致的案例,,說它極致是因為可能代表了平民賽車中迄今為止最高的水平,甚至超越了一些重金打造的“非平民”級別賽車……這個關子賣得稍微有點長,,那么就直入主題,,介紹一下本期的主角:一輛冠軍級別的富康賽車。
提起富康,,朋友可能更多想到的是國民用車“老三樣”之一,,居家過日子的“老黃牛”車型,,皮實耐用,,價格低廉,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說這么多反正就是跟賽車沒關系,,更別說是“冠軍”二字,。眼前的這輛富康卻完全不是一輛普通的賽車而已,。去年和今年北京金港賽車場舉辦的“北方房車精英賽”和“我是車手大獎賽”中,,分別獲得了1600專業(yè)組和1800專業(yè)組冠軍,在北京金港賽車場跑出了1分16秒361的成績,,這是截止目前除CTCC賽車以外,,所有1.8L以下自然吸氣賽車的圈速紀錄。
不熟悉北京金港賽車場的朋友可能對這個圈速沒有太多概念,,我借助之前國內媒體曾測試過的一輛超跑舉例吧,。法拉利458 Italia在北京金港已知最快圈速是1分17秒2,和本次介紹的富康賽車相差了將近1秒,。當然有一點,,這輛富康賽車是專門為賽道駕駛進行的改裝和調校,而原廠的458 Italia需要兼顧舒適性,、日常駕駛等諸多因素,,自然也沒有搭配熱熔胎,所以實際上把兩者放在一起比較稍微有些不公平,,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也只是為了讓大家對于這個圈速數(shù)據(jù)有一個概念,,法拉利躺槍實屬冤枉,我看還是就此打住,,接著聊富康賽車,。
帶著這樣的概念,當你再審視它的時候,,相信不會再帶著觀察一輛普通富康的眼神,。我承認它可能其貌不揚,,但是平民賽車的特點可能正是如此,如果你只將預算用于提升性能而忽略外觀裝飾,,往往就會得到這樣的一個結果,。好在當你坐在車里駕駛著它馳騁賽道的時候,外觀并不會影響你的駕駛樂趣,。
從正面觀察,,這輛賽車貌似是個“獨眼龍”,它的左大燈已經(jīng)掏空用作了進氣系統(tǒng)的進風口,。這是小型場地賽車比較流行的改裝方法,,犧牲一個大燈讓進氣氣流從車頭直接撞向空濾,讓機艙高溫對進氣的影響縮短到最小,。
為了減少進氣阻力,,車頭的進氣格柵拆除了,一對冷卻風扇直接通向發(fā)動機的冷卻水箱,。風扇一同顧及到的還有前杠下面一對串聯(lián)的機油冷卻器,。為了保證冷卻效果,兩個油冷成倍增加了散熱面積,,為賽車在炎熱天氣下的搏斗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
話說這機油冷卻器的擺放像極了卡通畫里面的一對“板牙”,除了散熱以外,,賣萌倒是順便成了第二個作用,。這里再說一下為什么賽車要外加油冷而量產(chǎn)車大多不用,這是因為賽道上有超過70%時間是在最大功率輸出狀態(tài),,潤滑系統(tǒng)的散熱需求也就成倍提高,。所以反過來講,如果你自己的車子會經(jīng)常用于長時間的賽道駕駛,,建議還是注意監(jiān)控一下機油溫度狀態(tài),,并考慮加裝一個機油冷卻器。
雨刷的擺放很有特點,,這可以說是各個改裝店從高級別賽事賽車的雨刷上學來的,。通過對雨刷器伺服系統(tǒng)的小改動,并將靜止位置保持在風擋中間的豎直位置而非橫放,。據(jù)說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減少雨刷對于風阻的影響,,并且一般單雨刷設計可以在需要用到時將對車手視線的干擾降低到最小。
不用說,,降低的車身肯定是絞牙減振器的功勞,。這種降低調校和外觀玩家中的“低趴一族”不同,不是一味地降低高度降低重心,,同時還要讓懸架幾何保持最優(yōu)化的支撐狀態(tài),,并讓減振器同時保持一定的壓縮和回彈行程用來應付路面跳動和重量轉移……總之為性能優(yōu)化的絞牙減振器調校是一個技術活兒,,如果你周圍沒有靠譜的調校技師,提升性能的改裝方案建議還是選擇一些由工廠預設好的不可調減振器套裝比較好,。
為了能把車身高度降低到所需位置,,富康原車的后輪眉進行了切割。這樣,,后橋順利降低了40-50mm,,切割深度經(jīng)過計算,剛好能容納減振器余下的行程,,而不會因此在懸架運動時劃傷輪胎,。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側窗和后窗為輕量化全都將玻璃換裝成了聚碳酸酯,,上面的打孔是為了在比賽中給車內通風,。穿著厚重的防火賽服坐在沒有空調、拆除隔音隔熱的賽車里,,最好的避暑方法就是加強通風……好吧,,其實有更好的降溫辦法,諸如帶有外置冷卻循環(huán)的水冷賽車內衣(俗稱冰服),,但那個東西的價格已經(jīng)不屬于“平民賽車”的范疇,,而且一般民間賽事的強度也沒有嚴酷到必須使用冰服的程度。
整輛賽車沒有精致的烤漆,,沒有炫目的大包圍,,也沒有復雜的擾流套件,這些東西要么對性能沒有影響,,要么提升性能的性價比太低,在高投入產(chǎn)出比的大前提下,,全都棄之不用了,。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這樣一輛近乎樸素的賽車,如果你不知道它的能力,,甚至不會多看一眼,。
話說總得有點裝飾吧,用碳纖維紋路的貼紙把原車后擾流板包裹起來就當是小小的裝飾吧,。對于兩廂車而言,,這種擾流板雖小,但多少能梳理一下高速行駛下車尾的氣流,,緩解兩廂車車尾的亂流情況……原廠零件就不討論這么多了,,我們再來看其它的地方。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