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shù)] 開車年頭多了,,總覺得自己什么都行,,沒有開不了的車,沒有去不了的路,,有點過于自信不說還得找機會教育教育新手,,我是說在馬路上。不過,,同樣是老司機,,你的經(jīng)驗就一定比其他人多么?我看未必,,除非你能不加思索的解釋停車場中為什么車輛的朝向是不同的么,?
有的車頭朝里一扎,也有車非要倒進去,我相信有80%的人會認為這是“先苦后甜”或是“先甜后苦”的停車順序問題,,可是這實在談不上是什么經(jīng)驗,、技巧。就在周末我駕車前往家具城的前后突然悟出……或是說想起了一個問題,,它來自于取車時的煩惱,,現(xiàn)在有辦法解決,而且非常簡單,,所以在今天的閑暇時間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特別對新手有些幫助,!
在地面停車場中找位置,,如果正逢烈日炎炎,我的建議是盡量找一個靠著大樓的地方,,而且最好東面,,因為西曬時(也就是太陽下山),這個位置正好是在大樓的陰影,。
但如果該方案因客觀條件不可行怎么辦,?那就只能隨便停了?我看也不見得,,讓車頭背對太陽就是個好方法,!無論是犯懶扎進去還是倒進去都可以,只要找對方向就可以,。我相信一些老司機也會注意到這個細節(jié),,可大家知道好處有多大么?今天我們就較較真兒,,做個停車方位對車內(nèi)溫度的影響,,對比下數(shù)值你就知道了。
測試當天最高氣溫為27°C,,測試時間在下午1點,,沒有什么風,很舒服的一天,,車輛是同事的黑色206,,車窗沒貼膜,到時候就等著各種熱吧,!哼哼……測試方法很簡單,,把車窗全部關(guān)閉并暴曬20分鐘,之后測量車內(nèi)的5個點,,分別為:前座靠背、前座墊,,后座靠墊,、方向盤以及擋把,;最后再敞開車門15分鐘,讓空氣流通后測量同一個點,,看看溫度有多大的變化,。
注:這只是一個小實驗,大家沒必要太較真兒于座套顏色以及打點的位置,,其實找這幾個點的原因就是它們都為駕乘者接觸最多的地方,,只要能看出溫度的差距,就能說明試驗是有效果的,,也具備一定的參考性,。
黑色就是吸熱!曬了也就10來分鐘,,車漆溫度就高達71°C,,真要過了20分鐘,估計表面會升至75°C,!這要再趕上個黑內(nèi)飾,,估計一開門就會感覺到熱浪……買車的朋友不知道考慮沒考慮到這一點,黑色的車固然漂亮,、帥氣,,但不好的就是白天太吸熱,夜晚太隱蔽,,需要其它車多加注意,。
20分鐘過去了,我們來看看幾個點的溫度,,由于車頭是沖著太陽的,,所以方向盤有一半會暴露在陽光下,這一次我們看看陰陽兩面分別的溫度,;其它部分就按當時照曬面積最大的地方進行測量,,比如前坐墊面積超過50%的被太陽曬,那就測這個部分,,反之,,則測陰涼的部分。
測量后,,前座靠背為44°C,;前坐墊61°C;后座靠背42°C,;方向盤陽面53°C,;方向盤陰面42°C;擋把49°C。
說實話,,當天的溫度還真不算太高,,并且暴曬時間也不長,那么車內(nèi)出來這樣的溫度已經(jīng)算是挺高的了,!61°C相當于什么概念,?去桑拿房“濕蒸”也不過50°C而已,另外,,室外的溫度也才30°C不到,,可想而知如果你不注意的話,這大夏天的,,去車外面避暑就成了最好的辦法�,。ň拖窆聧彽亩巫诱f的那樣,房子漏雨,,外面下大雨,,家里下暴雨,,一家子只能去外面避雨了……)
敞開車門15分鐘,空氣流通可以讓車內(nèi)溫度慢慢下降,之后我們再次測量剛才那幾個點,,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多部分都已經(jīng)下降了10°C以上,,在悶罐中被解放的感覺十分明顯,!不過只有前坐墊還保持了61°C,,原因是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太陽的繼續(xù)加熱會與空氣流通有所抵消,,因此降溫效果不明顯,。
一開始,我們也說過,,你可以稍微動動腦子或一上來麻煩點,,讓車頭不沖太陽停,這樣就能相對緩解一些問題,。把車頭掉過來,,讓車輛回到與之前差不多的室內(nèi)溫度狀態(tài),然后計算20分鐘的“悶罐時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