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側向車位自動泊車體驗
● 車位探測敏感度
鑒于測試安全和實驗必要性等因素,,我們取消了之前的探測速度測試,因為目前幾乎所有的自動泊車系統的工作時速基本都在15km/h-40km/h之間,,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在使用自動泊車時均以保障安全為第一前提,,緩速駛過車位進行探測即可。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所有項目中最具主觀色彩的,,也是和車主們關系最大的部分,,自動泊車系統的探測能力決定了它是否可以在你駛過車位時精準識別出車位,且可以順利開啟泊車功能,,然后你才能說它具體好不好用,、倒車倒得好不好,正不正,。
10次試驗共有7次探測出車位,,可能有的朋友會覺得成績還不錯啊。但相較于之前測試的大眾第二代自動泊車來說,,這個成績不是很理想,,第二代在探測車位方面,,10次探測基本都可以識別出來,成功率100%,。在實際生活中,,自動泊車本身就不是使用率很高的功能,如果識別率不是很完美,,可能就會影響車主對它的印象,,從而放棄使用這個功能。
● 可識別車位最小間距
邁騰的整車長度為4866mm,,根據試驗它可以識別并能夠停進去的最小車位為5900mm,。在上次測試大眾第二代自動泊車時,側向車位的最小間距為5400mm,,而這次的成績比第二代多了500mm,,看上去空隙比較大,但這是為了讓車輛能夠更輕松的進入車位,,第二代可進入的車位非常極限,,而第三代間距變大,車輛駛入駛出也更方便一些,。
從圖片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次體驗全新邁騰的自動泊車,側向最小車位間距要比兩年多前測試的間距大了不少,。另外,,之前測試的2013款邁騰與2017款邁騰,在車輛的長度和寬度上基本沒什么變化,。
● 車身與車位間的最大探測距離
經過反復嘗試車身與車位間距,,最終能夠識別車位的距離是≤1200mm,也就是大約2個人并排站的寬度,,大于這個距離一點點也是可以識別的,,但有概率,總體來這個距離夠用,。
● 車位另一側有障礙物
這個測試項目主要是為了模擬周圍空間比較狹小,,比如在馬路的輔路停車時車輛左右兩邊都有障礙物,自動泊車系統是否會識別出車位并安全的把車停進去,,如果車位的另一側有障礙物的話,,為了車頭不碰到這一側障礙物需要保持留有一定距離,如果這一側距離留得不夠,,自動泊車將不啟動,。
邁騰需要與左側障礙物保持1750mm的距離才可以自動泊車,它需要左側有很大的空間才可以實現自動泊車,這有可能是為了保證自動泊車時的安全而如此設計,,但實際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比較極限的停車地點,自動泊車可能就無法正常泊車了,。
★ 垂直車位自動泊車體驗
● 可探出垂直車位的最小間距
對于垂直車位來說,,邁騰這套自動泊車系統能夠探測出≥2700mm的車位,,也就是比車身寬度多868mm的車位,這個成績還算不錯,,比較正常,。
相較于大眾第二代自動泊車,第三代垂直車位的最小間距大了一些,。不過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第二代自動泊車最小間距有些極限,停進車位后兩邊的車門無法全部打開,,車內人員無法正常上下車,,而第三代留出的距離上下車不會受影響。我們猜測,,這是設計師為了提高用戶體驗而做的優(yōu)化,。
邁騰自動泊車測試 | ||
測試項目 | 第三代自動泊車測試結果 | 第二代自動泊車測試結果 |
1:車身與車位間的最大探測距離 | 1200mm | 500mm |
2:可探測出車位的最小間距 (側向車位) | 5900mm | 5400mm |
3:車身與左側有障礙物之間的距離 | 1750mm | 1000mm |
4:可探測出車位的最小間距 (垂直車位) | 2700mm | 2432mm |
5:不系安全帶/不鎖車門是否可以使用自動泊車 | 是 | 是 |
6:探測到車后的障礙物是否能自動剎停 | 否 | 否 |
★ 文章總結:
2017款邁騰搭載的大眾第三代自動泊車系統,,如果是第一次使用的人,,基本上手沒有難度,相比第二代優(yōu)化了操作步驟,。在自動泊車過程中,,除了側方泊車偶爾會在中途自動停止外,其他表現還算不錯,,雖然泊車時需要周圍比較大的空間,,不像第二代自動泊車那樣極限,但有可能是為了自動泊車時的安全而進行的修改,。垂直車位方面,,表現還比較讓人滿意,雖然最小車位間距沒有第二代那樣極限,,但不會出現不能上下車的情況,,也算是一個人性化的改進。(圖/文 汽車之家 張欣)
相關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