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燈光解析] 如果稱大燈是汽車上最具魅力的安全配置,,應該沒人會反對吧,,集功能性、設計感、品牌化于一身,,所有廠家都會在這雙眼睛上做足文章,。而當下最流行的是LED大燈(激光大燈畢竟還是小眾),它好比一個強壯的年輕人正在迅速鋪開自己的生涯,,而還沒有退休的氙氣大燈也在繼續(xù)它的事業(yè),,是否一定新事物超越老產品?那么今天就來分析一下坊間對兩種光源的那些疑問,。
一段話回顧一下LED大燈和氙燈的特性:
氙燈:亮度高,、壽命比鹵素燈長、看起來比鹵素的黃光更好看,;
LED:它的優(yōu)勢就是在氙燈的優(yōu)勢上加一個更字,,另外相對于氙燈還有兩個絕對優(yōu)勢就是設計寬容度更大,外貌黨殺手,;點亮速度極快,,無反應過程。
以上優(yōu)劣勢都是公認的光源特性,,沒什么可多言的,,不贅述了。
LED大燈普及是必然
其實要說汽車上裝備LED大燈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早在10年前就已經搭載在量產車型上,,你還記得是哪款車嗎?說奧迪的朋友只能算半對,,第一個裝備LED的量產車是07款的雷克薩斯LS600h,,而奧迪R8則是第一款全LED大燈的承載者,流行了這么多年后,,在造型設計上也玩兒出了太多花樣,,這也是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最大程度還原設計師對于大燈造型的設計理念,,同時也能注入更多品牌基因,。
功能性上的多樣性也是因素之一,LED發(fā)光元件發(fā)個體很小,,所以在設計上寬容度比以往的光源都要高,,另外由于自身亮度很高所以在最原始的照明需求上有不錯的基礎;理論上LED光源的數量沒有一個絕對的定論,,所以在照射面積上可以大做文章,,可以輕松做到無死角,,而死角消滅的是否夠干凈,,更多是設計成本問題,而照射死角也是鹵素和氙燈這種“直給”的光源都無法解決的硬傷,他們的結構導致已經達到無法突破的瓶頸,。
現在的LED大燈產品在光源布局上可謂是變著花樣的創(chuàng)新,。但無論怎么創(chuàng)新,其實LED大燈將光“送出去”的原理只有兩種,,一種是透鏡,,另一種是反光碗,只是LED大燈普遍由多顆光源組成,,所以反光碗會比傳統(tǒng)結構要復雜一些,。
我們找來同款車型不同光源來感受下
我這次找來的兩臺車分別是林肯MKX,一臺高配(全LED無透鏡)和一臺低配(近遠光一體透鏡氙燈),,我們現在放下上面說的一切,,回歸到最最基本的照射功能上,看看同款車型上兩種燈光的效果,。
至于為什么此次對比中沒有提及鹵素大燈,,一是從產品覆蓋面來說這個的確已經不是主流,或者說已經不是用戶的主要關注點,,二是現在很少有車型同時具備LED,、氙燈和鹵素三種光源,所以這次先對比這兩種最主流的,。
● 要確定你說的亮是真的亮,,而不是白
無論從車內看還是車外看,LED普遍都會很漂亮的白色,,會比氙燈顯得更煞白,,要知道氙燈在“燒熱了”之后(燈光開啟的數秒中內色溫不正常)其實并不是那么的白(跟鹵素比白得多,但跟LED比就感覺稍微有一些發(fā)黃了),,所以我們主觀上的亮更多的是來自于白這個感覺,,而用這個白來評價一個燈好不好用,就站不住腳了,;從外觀看起來漂亮的白燈不等于坐在車里也很亮,,這主要跟車燈的反光結構設計有直接關系,好比說普通手電對著你照也很亮,,但照地面的時候你卻感覺不到太多的幫助,,設計的好的聚光手電就大不一樣了。
● LED最大的優(yōu)勢是布光
平時說的亮度有一部分是受外部感官的影響,,這里需要修整的認知是,,發(fā)白、炫麗和照明效果好其實并不是正比關系,,而反光裝置的設計和照射范圍才是重點,,而這方面也是LED這種多點光源的先天優(yōu)勢。
這個圖片還原度是沒問題的,肉眼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LED大燈近光模式下對于“眼前光”的覆蓋度要比氙燈要完善的多,,類似于牙科醫(yī)院無影燈的效果,之前測試過的LED燈的車型表現也是如此,;從車內看,,燈光的視覺感受的確要比氙燈和鹵素這樣的兩根燈柱“高檔”一些。
另外我們拿到林肯MKX氙燈版本的試駕車對于遠光燈還有“對眼”設計,,左右的光束會向中軸線靠攏,可以有效提升遠光燈直線照明效果,,切回近光后又分開到兩側,,保證近光燈的照明寬度,此功能其實就是隨動轉向的附加動作,,很多配氙氣燈的車都有類似彌補光線角度的設計,, 因為左右分別只有一個燈頭,也只能用這種機械化的設計來解決這個照射面積問題,。
● 穿透力——LED還沒有那么完美
從測量數據來看,,在相同條件下林肯MKX 2.0T的氙燈穿透效果就比2.7T車型的全LED大燈要稍好一些,左中右的成績平均都要遠3米,。
打開遠光再來試一下,,從數據上反映的結果是一樣的,在車道中軸線上取50cm高的10 lx邊界,,氙燈LED遠15米的距離,,穿透能力更好。我自己之前也開車跑過不少夜路,,這一點也深有體會,,煞白煞白的燈光其實坐在車里并不會感覺到前方有多亮,特別是有霧氣和雨的情況里,,只能近光干活,,開白色高亮遠光燈遠處找不到而近處變成大白墻的節(jié)奏,那感覺很不爽,。
所以這段話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現在市面上的LED大燈普遍色溫比較高,煞白色,,穿透力方面較氙燈并沒有優(yōu)勢,,這也是看起來更帥一些的小代價,另外無透鏡的LED大燈的聚光能力不足也是影響因素(與設計成本有關,,曾測試過的兩款無透鏡LED燈組,,奧迪A8L表現尚可,,思域成績不理想),如果常在城市使用的話,,從內外看都很漂亮的LED沒毛病,畢竟看起來時髦的確也是用戶的剛需,,但如果經常跑夜路的話,,如果是“設計投入不足”的產物,那么很可能會遇到穿透力不足情況也是事實,。理論上,,LED在色溫上做動作不是復雜的事情,或許現在這個以白為美的年代真的很難讓燈廠們作出這樣的平衡,?
● 給對向造成的炫光是LED的硬傷
凡事沒有完美,,LED有一個很致命的硬傷,只是車主有時候感覺不到而已,,即遠光燈給對象車輛帶來的困擾,,這個光超級“硬”,測試那天晚上被新款寶馬5系的遠光晃了幾下,,那叫一個酸爽……每次被LED遠光燈對晃都是瞬間下意識閉眼甚至回頭,,受不了。氙燈雖然也是偏白的高亮光,,但由于九成氙燈都是配透鏡的,,所以主觀感受相對好一些,雖然也足夠刺眼但不至于有瞬間致盲的感覺,。
在美國IIHS新增加的燈光測試中,,也有類似反饋,很多新上市的配LED的車型燈光沒有拿到最高分都是因為過度炫光而失利,。
● 如果你的遠光是LED的可別亂用
朋友們,,如果你的車是全LED大燈(這里指近、遠光都是LED),,那么夜晚千萬手下留情,,不理解可以站在自己車頭對向50米開外被晃一下,就知道了,,所以說對于LED大燈來說,,有一套邏輯優(yōu)秀的自動遠光功能很有必要,絕對的加分項,,轉向補光燈什么的對于自動遠光都是小巫,。
總結:
簡單總結一下重點信息:
1,、LED設計感好,!好看,!好看!真好看,!
2,、LED由于受造型、光源數量,、位置的影響很小,,布光和均勻度上好于氙燈和鹵素;
3,、功能性上有更多的施展空間,,氙燈往往需要可旋轉的燈頭或單獨光源彌補照射角度;
4,、LED大燈普遍色溫高,,如果遠光也是LED的,穿透力不如氙燈和鹵素給力,;
5,、LED的光很“硬”,濫用遠光對向車很悲哀,,對方致盲自己也有安全隱患,;
最后聊回整體,LED和氙燈哪個好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可以回答的,,從LED這位“年輕人”的先天優(yōu)勢和開發(fā)潛力來看,,的確優(yōu)于氙燈,或者說是優(yōu)點明顯多于不足,,所以說LED作為氙燈的準接班人還是合格的,;但目前并不能完全替代效果穩(wěn)定的氙燈和優(yōu)秀的鹵素燈,特別是需要穿透性好的環(huán)境和對于遠光燈對于對向車輛的傷害,。另外如果想了解一款車燈的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機會試乘試駕,觀察實際感受,,看看燈光在夜里各種環(huán)境下的表現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注意,是自己的需求,,雖然這對于購車不是直接決定因素,,但了解一下沒壞處。(文/汽車之家 汪淼)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