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卡鉗使用輕質鈦合金材質,,前八后六的活塞數量使得這套制動系統(tǒng)異常強大,,布加迪官方宣稱它能夠對車輛施加最大1.3G的制動力。不過即便如此工程師們還是不放心,,他們面對的可是一臺極速超過400km/h的“怪獸”,。
經過反復商討試驗,工程師們最終為威航打造了一套空氣剎車系統(tǒng),,當車輛在220km/h高速行駛時,,尾翼升起約15°,速度達到370km/h時尾翼下降到只有2°左右,。而當此時車輛全力制動時,,尾翼將會在0.4秒內升起至55°并呈135°翹起,瞬間能為威航提供最大0.68G的制動力,。這個剎車力度幾乎相當于一臺兩廂掀背車的全部制動能力,。最終在常規(guī)制動與空氣制動系統(tǒng)的共同作用下,,布加迪威航從100km/h減速到靜止僅需2.3秒,剎車距離穩(wěn)定在31.4米左右,,從400km/h以上的極速減速到靜止用時不足10秒,。
位于德國路登郡的MTS科技公司為威航提供了全套電子元件,他們通過對車身姿態(tài),、風速,、行駛軌跡等因素的測算,控制尾翼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運算并做出相應調整,,可以說為了性能,,威航已經被武裝到了牙齒。
那么...這樣就能讓威航“站得住”了嗎,?顯然還不夠,,汽車與地面直接接觸的只有四條輪胎,一旦突破輪胎極限,,那么一切剎車性能都只是空談,。為此布加迪與米其林公司合作,以飛機輪胎技術標準打造出專屬威航的高性能輪胎,,后輪寬度達到夸張的14.5英寸(約365mm),。輪胎橡膠由工人一層層手工鋪就,每層花紋幾乎完全一致,,威航四條輪胎的價格在2萬美金以上,。
隨后就是近乎變態(tài)的嚴苛測試,除了在專業(yè)工具上遭受“蹂躪”,,工程師們還將肥龍拉上專業(yè)賽道進行測試,,電腦精確記錄威航在包括濕滑路面上的一切反應。幸運的是他們成功了,,輪胎和車身每個零部件均經受住了挑戰(zhàn),,最終它們一切正常。布加迪似乎可以底氣十足的宣布自己已經大功告成,,并對當時世界上所有超跑廠商發(fā)出“最后通牒”,。
大眾的確這么做了,還為自己留出了相當大的回旋余地,。早在2001年底大眾集團便宣稱威航最早將于2003年8月量產上市,,不過最終事情發(fā)展還是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打造這么一臺怪獸級超跑絕非易事,,盡管早在2002年威航的全車設計生產就基本完成,,但對于整車細節(jié)的雕琢及性能調校還是花了布加迪3年多的時間。
2005年4月19日,,天氣晴好,,溫度適宜,,對于隱藏在山林間的大眾Ehra-Lessien秘密測試場地來說,這樣的天氣條件總是容易跑出好成績,。經歷上百次嚴苛調校的布加迪威航彼時就停在場地最長直道的起點,,霎時間它彈射起跑,駕駛員將目光移向儀表盤的瞬間速度已然突破100km/h,,16缸發(fā)動機拽著1.9噸的大家伙低空飛行般掠過賽道,賽道兩旁樹影在測試車手锃亮的頭盔上極速流轉,,極速408.47 km/h,!布加迪威航一飛沖天。
有意思的是,,出于安全考慮,,普通模式下布加迪威航的極速被限制在375km/h,如果想將它逼至極速,,駕駛員需要用一把特制的鑰匙開啟真正的“速度之門”,。別看只有33km/h的差距,對于極速接近400km/h的速度機器而言,,每1km/h的提升都是一次對整車性能的升華,。
同樣是在2005年,大眾在早年間布加迪總部所在地圣·讓莊園旁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生產車間,,卻并沒有將老工廠廢棄,。新車間由著名建筑師Gunter Henn設計,造型簡約卻富有時尚氣息,,一旁簡單樸素的零配件車間存放著歐洲一流供貨商提供的頂尖配件,。大眾打造這間工廠的目的就是專門生產布加迪威航。
設計現代的車間里卻很少使用高度自動化的生產工藝,,八位精心挑選的頂尖機械師就這樣在孚日山脈腳下手工組裝每一臺布加迪威航,。每臺車從零部件到位到組裝完畢需要三周的人工時間,因此每星期這里只有1-2臺成品車,。
為了保證威航的穩(wěn)定性,,測試團隊繼續(xù)對新車進行了多輪測試。最終首批出產的布加迪威航性能參數穩(wěn)定在最大功率1001馬力,,最大扭矩1250�,!っ祝�0-100km/h加速時間2.5秒,,0-200km/h用時7.3秒,,0-300km/h加速僅需16.7秒,極速則達到了驚人的407km/h,。而它的售價自然也非一般有錢人所能企及,,2005年9月,,大眾集團宣布威航上市,基礎版車型起售價為122.5萬歐元(當年約合170萬美元),。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布加迪車主自測407km/h極速』
122.5萬歐的價格貴么?答案顯然是肯定的,,2005年120萬歐元可以在歐洲大城市買下至少3處豪華住宅,。賣這么貴,有人會買么,?這個問題的答案要比之前更肯定,,單是憑借“地球最快量產車”的名頭就足以讓達官顯貴們趨之若鶩。布加迪在造車,,更是在炫耀自己幾近巔峰的技術能力,,大眾在賣車,更是在考量“極致”的價值,,因此威航的貴合乎情理之中,。
2006年11月,TopGear對布加迪威航進行了性能測試,,龜速船長詹姆斯·梅在節(jié)目里指出它在極速時每分鐘需要消耗45000升空氣,,相當于一個成年人呼吸四天的空氣量,而當威航極速行駛時,,100L的油箱僅夠維持它跑上12分鐘,。杰里米·克拉克森則是這樣評價它的:你想象不到究竟該用什么樣的字眼去形容,很多車或許都能被稱為Supercar,,但我更愿意叫它Hypercar,。由此,Hypercar成了形容威航的專屬名詞,。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回顧布加迪威航十年間走過的輝煌之路,。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