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奔馳GLC全系使用了代號M274的2.0T直列四缸發(fā)動機,,并且分為三種不同的調(diào)校,。GLC 200最大功率184馬力(135千瓦),,最大扭矩300�,!っ�,,是全系的入門動力,,價格比較便宜不過配置和動力都讓人覺得差點意思。GLC 300最大功率245馬力(180千瓦),,最大扭矩370�,!っ祝悄壳皠恿ψ顝姷膰a(chǎn)GLC,,不過價格有些偏高,。本次試駕的GLC 260在動力和價格之間找到了平衡,也是目前GLC車系中關注度最高的車型,。
這臺奔馳自產(chǎn)的9G-TRONIC變速箱絕對是GLC最大的亮點,。值得注意的是,搭載在極光和自由光上的那臺來自ZF的9AT是全球第一臺裝車的9速自動變速箱,,不過它是橫置的,。這臺奔馳的9AT則是縱置的,適合使用在豪華車常用的縱置后驅(qū)平臺上,。
一隊GLC行駛在北京的機場高速上,,引起了周邊不少人的注意。旁邊一臺XC60里的小兩口那兩雙目不轉睛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著車隊,,而我踩著油門的右腳和搭在方向盤換擋撥片上的雙手卻已經(jīng)躍躍欲試,。
“奔馳式駕駛質(zhì)感”其實很好定義:方向盤很輕松、油門反應溫和但是發(fā)動機會在需要的時候給到足夠的加速感,、懸架硬朗但是富有韌性,。當然,不喜歡奔馳的人們也可以把這些說成:方向盤沒路感,、動力不帶勁兒,、底盤不運動。但是不可否認,,奔馳這種駕駛感受能夠討好大多數(shù)駕駛者,,因為就目前的城市通勤和長途駕駛來說,人們并不需要傳統(tǒng)運動型車那種令人不太舒服的路感和一竄一竄的動力,。
曾經(jīng)奔馳新C級在駕駛感上給我留下最大的遺憾是當方向盤轉過大約110度的時候轉向力道就會突然變輕,,這種不線性的轉向助力給新C級的駕駛質(zhì)感打了不小的折扣。而如今這臺GLC則完全沒有這種情況,,助力力度適中且均勻,,能給駕駛者很強信心的同時又不會有多余的振動。當然,,GLC的方向也不是完美的,,如果原地打輪時方向能再輕一點就好了。
如果不盯著轉速表,我都完全不知道這個車是什么時候換擋的,,這種能被忽略掉的駕駛感受體現(xiàn)出了這臺變速箱9個前進擋存在的意義,。過去的7AT偶爾還會頓一下,而這臺新變速箱綿密的齒比則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的發(fā)生,。
350�,!っ椎淖畲笈ぞ厥乾F(xiàn)在2.0T發(fā)動機非常主流的數(shù)值,配合上出色的變速箱之后能表現(xiàn)出非常令人滿意的動力體驗,。這時候“開寶馬,,坐奔馳”就會成為塵封的歷史,踩著油門的右腳能沉醉在召之即來的加速感里不能自拔,。
這個級別的豪華品牌SUV不可能把懸架做得很軟,,GLC的懸架就是明顯偏向于硬朗的調(diào)校,不過好在奔馳永遠不會讓自己的車坐起來很顛,,這一點要比我剛剛開過的同樣很硬但是很顛的雷克薩斯NX強很多,。55扁平比的19英寸輪胎不僅能兼顧一部分非鋪裝路面行駛性能的同時,也不至于讓車內(nèi)乘客在面對較大顛簸時不舒服,。
在以85km/h的速度巡航時,,變速箱會保持在7擋,轉速在1600轉左右,,這個時候發(fā)動機噪音非常輕微,。但是只要油門偵測到駕駛員的右腳有一絲躁動,變速箱就會立即降擋嚴陣以待,。不過可惜的是由于本次試駕時間緊張,,所以沒能進行更加全面和充分的體驗,在之后的試駕會或單車測試中,,我們會更加全面細致地進行體驗,。
● 總結:
半年多前試駕新C級旅行版的時候我就在想,在中國和同平臺進口旅行車價位差不多的國產(chǎn)SUV無疑是個更加明智的選擇,。而這臺C級旅行版的“大表哥”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它更高大、更實用,、性價比更高也同樣的漂亮,。而再回頭看看同級別的對手們,老邁的市場領軍者Q5的換代已經(jīng)進入倒計時,,傲嬌的X3因為不肯國產(chǎn)而一直價格偏高,,有一半中國血統(tǒng)的XC60最新的動力總成不能和四驅(qū)匹配,同樣也有9個擋的極光卻沒有發(fā)揮出多擋位數(shù)應有的優(yōu)勢,。這么看來,GLC這次的破繭重生來的恰是時候。 (文/圖 汽車之家 陜勇 攝 苑璐 陜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