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在很多人固有的印象里,,純電動車在駕駛樂趣方面好像只有加速快這一個優(yōu)點,和操控基本無緣,,踏板,、轉向哪兒哪兒都輕,就是個純代步的工具,,甚至形容一臺車開起來無趣都會說“這車開著跟電動車似的”,。可是,,擅長玩兒操控和駕駛樂趣的寶馬非要挑戰(zhàn)一下這個命題,,而挑戰(zhàn)的籌碼就是本文的主角i3s。
● 外觀運動感更強
文章的開始,,我們先來簡單認識它一下吧,,雖然i3s和新款i3乍看上去和剛誕生時的樣子變化不大,但細節(jié)上還是有挺多改變的,,尤其是i3s,。
看到這個顏色是不是感覺眼前一亮,這是新加入的兩種配色之一,,墨爾本紅(另一種是“帝王藍”),,這個顏色和i3s的定位很匹配,標榜運動的車,,當然就要以激情的色調示人,。
如果之前對現款i3的認識僅僅是“在路上見過”,那么想一眼認出這是一臺i3s并不容易,,因為它的表情還是那種“壞壞”的樣子,,古靈精怪,但令人喜愛,。重點改變的部分是前包圍,,原來分體式的遠光燈和近光燈“團聚”了,前包圍整體性更強,并且全LED大燈升級為全系標配,,這很值得肯定,。i3s前包圍和新款i3也是有明顯差別的,它使用了更大面積的黑色高光飾板,, 搭配細條狀的轉向燈,,個人感覺比新款i3的科技感還是要強一些。
i3s延續(xù)了現款i3的側面造型,,方正又不失圓潤,,而且前后懸都非常短,特征很明顯,。不過作為新款i3的運動版本,,i3s在細節(jié)上還是花了一些心思的,比如車頂線條裝飾噴涂了和A柱一樣亮黑顏色車漆,,輪拱處也有類似CrossOver風格的亮黑色組件,,并且輪圈和輪胎規(guī)格更高,這些差別單看每個不大,,而融合在一起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提升非常棒,。
現款i3在2016年升級過一次電池系統(tǒng),電池容量達到了33.2千瓦時,,新款i3和i3s與之前保持一致,,所以在這方面沒什么驚喜。根據官方數據,,充滿一次電,,i3s在NEDC循環(huán)標準(全稱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新歐洲行駛工況)下可以續(xù)航280公里,,日常使用則可以超過200公里(新款i3的續(xù)航能力和i3s相差不大),,這樣的表現基本可以滿足我們在城市的通勤需求了。另外,,新款i3和i3s都可以選擇帶有增程發(fā)動機的版本(增程發(fā)動機是選裝配置),。
關于充電,寶馬也為用戶提供了多種方案,,不僅可以在公共充電樁完成能量補給,,家用的寶馬i墻盒也進行了升級,節(jié)約了充電的時間成本,。
新款i3和i3s在車尾相較現款的變化依然集中在下半部分,,變化沒有車頭大,但我覺得這無關緊要,,因為它之前的樣子就已經足夠個性和好看了,。另外咱們剛才說到i3s的輪胎規(guī)格要更高,,它后輪的寬度達到了195mm,對操控的幫助有多少先不談,,至少看起來不再有穿著冰刀鞋站著的感覺了。
● 內飾和普通i3相差不大
不僅是外觀,,寶馬i3的內飾從它公之于眾的那天起就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不僅是因為它擁有富于設計感的造型,,而且還因為它有一些“極致”的用料。另外,,這臺i3s的空間表現怎么樣,這也是這一部分我要和您分享的,。
內飾造型和風格上,,這臺寶馬i3s和現款車型幾乎沒有區(qū)別,雖然沒有剛亮相時那么讓人眼前一亮,,但是不得不承認科技感到現在還是滿滿的,。重點是用料,這臺車內飾用料的80%來自回收材料或者可再生原料,,比如中控臺上有大面積的木棉纖維,,摸上去是那種澀澀的手感,別的車上真的很少見,;內外飾很多塑料件也都是海洋上漂浮的廢舊塑料,。除了環(huán)保,我覺得這些材料也為車主增加了很多談資,,當搭上幾個朋友時,,光這些小知識就足夠聊一陣兒的。
現在很多文章中都能看到“懸浮式中控屏幕”這種描述,,在這種設計類型的屏幕里,,寶馬i3s和新款i3的立體感應該是最強的,從主駕駛的視角看,,這塊兒10.25英寸的屏幕好像真的懸空一樣,,感覺很棒。菜單的設計和操作并沒什么特別之處,,和現款5系相比沒有觸摸功能和手勢操作,,只能通過iDrive旋鈕來實現。
新款i3和i3s使用LifeDrive車輛架構,,說白了就是座艙是座艙,、底盤是底盤,而座艙使用了碳纖維強化塑料(CFRP),,優(yōu)點是強度高,,質量輕,這對于電動車重量的降低大有裨益。
有的朋友會擔心,,買這么一臺將將過4米車長的車,,空間能行嗎?首先這臺車的儲物空間是沒問題的,,儲物格該有都有而且容積都不小,。其次,乘坐空間表現也是不錯的,,雖然第二排腿部空間不那么寬裕,,但是坐姿并不難受,至少180cm左右的朋友可以用正常坐姿坐下,,短途應急不成問題,,當然要是座墊再軟點兒就更好了。另外對開門的設計我非常喜歡,,不僅為格調加分,,上下車更方便也是不爭的事實。
靜態(tài)最后我們來看看后備廂空間,,以一臺小型車的標準來看的話,,確實不錯了。后排座椅還能夠5/5比例放倒,,空間靈活性也有保證,,而且整個后備廂的內部造型較為規(guī)整,沒什么浪費的空間,,偶爾想拉點兒大件物品它也不會怯場,。
● 動態(tài)表現令人滿意
聊完了靜態(tài),我想你肯定特別想知道這臺i3s開起來到底怎么樣,,總不能光在外觀上有幾個運動的專屬特征,,就給自己貼個“s”的標簽吧,這也是我所關心的,。(由于這次試駕活動沒有拍攝動態(tài)照片的機會,,所以文中所用動態(tài)圖片均為寶馬官方提供,請諒解,。)
既然是追求運動的車,,動力方面肯定有提升,這臺i3s最大功率和扭矩上分別為184馬力和270�,!っ�,,比普通新款i3高了14馬力和20牛·米,,提升看上去不是很多,;另外i3s鋰離子電池組和普通車型是相同的,,容量為33.2千瓦時,只不過剛才提到了官方給出在NEDC循環(huán)下的續(xù)航里程為280km,,比普通i3少了10-20公里(使用不同輪圈的新款普通純電i3,,NEDC循環(huán)下的續(xù)航里程為290-300公里)。
現款i3最運動的模式就是Comfort,,Sport運動模式是i3s所獨有的,,所以我很期待它在這個模式下的動力表現,一上車我就先把駕駛模式調整了,。電動車有起步即輸出最大扭矩的特性,所以深踩電門之后,,沒有發(fā)動機噴油,、燃燒、做功的過程,,整個加速過程只伴隨輕微的電流聲,,加速度來得很突然,如果你沒跟副駕駛坐著的人提前打招呼,,那嚇Ta一跳是肯定的,。電門踏板踩下去的深度和加速感完全成比例,這感覺非常好,,踩多少有多少,,i3s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6.9秒,比普通新款i3快0.4秒,。
當然在城里中代步,,也不能總這么激進,用Comfort模式試試吧,,這個是比較均衡的模式,。電門仍然線性,只不過沒有那么暴躁了,,開起來感覺會比Sport輕松不少,,不用總緊繃著神經。
我覺得ECO PRO和ECO PRO+這兩個模式的差別不大,,都有最高限速功能,,區(qū)別是ECO PRO+最高速度被限定在了90km/h,并且不可調節(jié),,而ECO PRO是可以調節(jié)最高限速的,。電門響應非常慵懶,像是在開小排量的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甚至有干踩不走的感覺,,如果執(zhí)意不把腳從電門踏板上挪開,,車子也會不情愿地加速到你想要的速度,這兩個模式適合用平和的風格駕駛,。
i3s和現款i3一樣,,如果行駛中松開油門,動能回收系統(tǒng)會讓這臺車有明顯的拖拽感,,就好像在輕微點剎車(如果減速度達到一定程度,,剎車燈會自動亮起),剛開始會有點兒不習慣,,會感覺一頓一頓的,,技巧是電門踏板慢點兒松,稍微“含”著點兒,,就會好很多了,。另外,速度越快,,松開踏板的制動感越不明顯,,但是不同駕駛模式下回收力度沒有明顯差別,而且回收力度是不能調節(jié)的,。如果適應了這個自帶的剎車功能,,只控制電門踏板就可以行駛很長的距離,即使在坡上停住,,松開電門踏板也不會溜車,,很像我之前試駕的日產全新聆風,比較好上手,。
i3s的懸架類型和普通i3一致,,但是進行了專門的調校,配備了專門開發(fā)的彈簧,、減振器和防傾桿,。試駕線路上我們經過了歐洲典型的碎石板路和高速路,碎石板路上,,感覺懸架韌性比較強,,跳動感有點兒明顯,而在路況較好的鋪裝路面這種懸架特性對于行車品質就比較有利了,,不論是高速過彎還是變線,,側傾都抑制得不錯,當然,,這和更寬的輪距,、胎面寬度以及更低的車身也有關系。
方向盤的手感比較輕,,好處是開起來省勁兒,,而且感覺指向性很準,,但是如果想玩兒玩兒操控,還是感覺阻尼少了點兒質感,。最后說說隔音吧,,其實在市內開的話,速度一般不會太快,,所以這臺i3s電動車的優(yōu)點很明顯,,整車靜謐性不錯,但是在高速路段表現就比較一般了,,風噪最明顯,。
● 全文總結:
在國內,迫于相關政策的壓力,,很多消費者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車型,,寶馬i3在上市之初就憑借新潮的外觀設計和環(huán)保的用料理念獲得了很不錯的評價。這次試駕的i3s更加細化了這一市場,,繼續(xù)鞏固寶馬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不僅樣子更運動,,動力和操控也更進一步,,乘坐空間和儲物空間沒什么變化,可以滿足2-4人基本出行需求,。我認為純電版本的i3s/i3目前的短板還是續(xù)航里程,,現在中國品牌純電動車動輒三四百公里的續(xù)航能力不容小覷,這方面寶馬應該繼續(xù)發(fā)力�,,F款純電版i3在國內的指導價是42.28-45.58萬,,i3s應該會有小幅度的提升�,?偟膩碚f,,如果您也正苦于沒有指標,并且對電動車的品牌和性能有所要求的話,,i3s是一臺值得期待的伙伴,。(文/圖 汽車之家 洪冰清 攝影/洪冰清、寶馬官方攝影團隊)
● 更多閱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