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臨的壓力
壓力一:內部因素——外觀和內飾設計缺乏新意
近幾年,奧迪新車型的推出和新技術的應用都非常迅速,,這也是其銷量大幅增加的原因,。但是人們在看到奧迪新產品的時候越發(fā)有一種感覺,,這就是它們越來越像了,,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不同車系之間的差別日漸減少。這不禁讓我們想到奧迪受到了大眾集團套娃式設計的影響,。
『相似的車身側面A6,、A8』
『相似的尾燈A8、A7』
缺乏個性的同一式設計,,對于任何一個汽車品牌都是致命的,,尤其是對豪華品牌來講更是尤為重要。所以奧迪在進行技術和產品創(chuàng)新的同時也不應該忽視設計的創(chuàng)新,。
壓力二:內部因素——可靠性還需提高
我們以數(shù)據(jù)調查機構J.D Power給出的2013年美國市場車輛可靠性調查(針對車輛在購買之后的12-36個月內故障率的調查)來看,,奧迪在行業(yè)平均值之下,同時也低于其主要競爭對手,。所以奧迪如果想要繼續(xù)大幅提升銷量,,除了推出新產品新技術以外,還應該更加重視產品的可靠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加省心的用車環(huán)境。 (查看J.D Power新車品質調查詳細解讀)
◆ 寶馬
雖然奧迪有著雄厚的實力去爭冠,,可是它的競爭對手們也不容小覷。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現(xiàn)在的全球豪華品牌銷量冠軍——寶馬,。2012年寶馬的全球銷量為145.51萬輛,,同比增長11.7%,高于奧迪11.6%的同比增長率,。
產品方面,,除了已經在售的寶馬新3系外,新款寶馬5系,、Z4都將會在年內國內上市,,此外全新一代X5、4系,、X4,、2系以及剛剛在國內發(fā)布的混合動力車型i3都將會在兩年內上市,這些新車都將會對寶馬的銷量起到促進作用,。
『寶馬4系』
而在奧迪看重的中國市場上,,寶馬也已有規(guī)劃。寶馬2012年在中國的銷量雖為30.32萬輛,比奧迪少了10萬輛,,但是寶馬同比增長率卻高達39.7%,。這說明寶馬的產品越來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寶馬對于中國市場的理解也越來越深,。
同時在產能規(guī)劃上,,華晨寶馬鐵西工廠運營后,其初期產能將達10萬輛/年,,而其中期產能將增至20萬輛/年(預計2013年完成),。據(jù)了解,華晨寶馬大東區(qū)工廠也將擴產計劃提上日程表,,如果順利,,其產能有望達到16萬輛/年,屆時,,寶馬在中國的總產能將達到36萬輛/年,。寶馬豐富的產能也將給奧迪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
◆ 奔馳
雖然目前奔馳與奧迪的差距還很遠,,但是我們從奔馳全新的產品可以看到奔馳的改變,,包括全新A級、B級,、CLA,、新款E級、全新S級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奔馳的改變,。奔馳最為人詬病的外形和內飾設計終于得到了改善,,新的設計風格讓奔馳的產品看起來時尚且充滿動感。奔馳的改變也獲得了人們的一致認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表示想要購買奔馳的全新產品,。
『奔馳新款E級』
『奔馳CLA』
另外,奔馳新一代C級和全新緊湊型SUV GLA將會在2014年上市,,其中新一代C級的車身尺寸將變得更大,,其軸距將可能超過2800mm,以提供更加寬敞的乘坐空間,。這將使得新一代C級具備充足的競爭力與寶馬新3系和奧迪A4競爭市場,。而CLA和GLA所針對的是新一代A3和Q3。奔馳的追趕也將會給予奧迪非常大的競爭壓力,。
『奔馳GLA概念車』
此外在中國市場上,,奔馳也在快馬加鞭。北京奔馳新的發(fā)動機工廠已經啟動,,該發(fā)動機工廠將于今年10月全面生產,,年產能在30萬臺左右,。二期投產后預計到2015年,可以實現(xiàn)50萬臺的生產能力,。到2015年,,奔馳將在中國發(fā)布20款新車和改款車,并計劃在2015年前將在華銷量提升至30萬輛,,而這其中70%為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查看奔馳未來國產新車計劃)
◆ 其它廠商
除此之外,凱迪拉克和沃爾沃也將會在國內投產包括ATS,、新一代CTS以及沃爾沃S60加長版車型,,包括在售的凱迪拉克XTS,未來奧迪在其最大的市場中國市場將會面臨更多的競爭,,其市場份額可能會稀釋,,這將會直接影響其在中國的銷量增長,影響奧迪2015年的全球奪冠計劃,。
● 總結:
綜上所述,,奧迪憑借著充滿吸引力的新產品以及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在2015年豪華車銷量奪冠還是充滿機會的,,但是其前進之路依然充滿荊棘,,面對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挑戰(zhàn)和壓力。如何披荊斬棘是奧迪在未來發(fā)展中需要面對的問題,。(文/汽車之家 章寧)
更多閱讀:
僅奔馳下跌 七大豪華品牌國內銷量淺析
//zphnet8.com/news/201307/574741.html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