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體驗
181cm的體驗者坐進車內,,前/后排空間都還挺不錯的,唯一稍有欠缺的便是后排中間位置的距離不足以放腳。后備廂方面,,由于新車后排座椅不能放倒,中間也沒有開口,,放置長形物品時只能另想辦法,。
● 試駕回顧
稍早前,我的同事徐澄試駕了奕炫1.0T車型,,以下內容截取自她的文章《城市道路首次體驗 試駕東風風神奕炫》:點火,,三缸發(fā)動機啟動時的帶來的抖動并不明顯,,且車內感覺比較安靜。嗯,,第一印象不錯。SPORT模式下,,發(fā)動機轉速會整體提升,,只需輕點油門車身就會有點往前“躥”。在車流量較大的道路,,車身有點兒像需要馴服的寵物,,需要隨時“拽著”點兒,才能守規(guī)矩,。而ECO模式時等降擋的時間最長,,需要的心態(tài)最佛系。無論哪種模式下,,低擋位換擋時變速箱都會略有頓挫感,,這也是許多匹配格特拉克DCT變速箱車型的通病。就這款車而言,,表現(xiàn)不算嚴重,。
強調運動性的奕炫,懸架初段稍微偏硬,,對于細碎的顛簸傳遞有些清晰,,無論是坐在前排還是后排,都能比較明顯地感覺到地面的不平整,,舒適度和質感有一點PSA車型的影子,,在同級別當中算表現(xiàn)不錯了。整體而言,,奕炫的駕駛體驗符合這個級別車型的整體水平,。油門初段比較輕盈,變速箱在普通模式和ECO模式下降擋都有點滯后,。車輛的隔音表現(xiàn)比較令人滿意,,自適應巡航的匹配拔高了整車的科技感。
我的同事張立祥試駕了奕炫1.5T車型,,以下內容截取自他的文章《瞄準90后而來 天馬山體驗東風風神奕炫》:或許是扭力梁懸架的關系,,教練在演示的時候總讓人覺得車尾在彎中會稍微向外滑出(有點早期法系掀背鋼炮的感覺)。
在通過低速彎角時,,轉向不足的情形還是顯現(xiàn)出來了,。畢竟配胎的等級并不高,很容易就突破前輪極限,。而在出發(fā)的時候,,發(fā)覺變速箱在起步時離合器接合的速度有些慢,,造成了一些闖動,或許在上市之前會解決,。
● 新車背景
『東風風神e.π概念車』
東風風神奕炫是東風風神基于CMP平臺打造的首款車型,,同時,我們也可以將其看作為2018北京車展亮相的東風風神e.π概念車的量產(chǎn)版本,。e.π概念車采用了東風最新的設計語言,,官方稱之為雙燕·靈動。而通過兩車的對比,,其在整體設計元素上基本還原了這款概念版本車型,,在視覺效果層面能夠獲得消費者的關注。
● 競爭對手分析
『長安逸動』
『奇瑞艾瑞澤5 』
緊湊型車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中國品牌,、合資品牌均有派出了各家的拳頭產(chǎn)品爭戰(zhàn)于此,消費者可選擇的車型非常豐富,。當然了,,與奕炫構成直接競爭關系的無外乎奇瑞艾瑞澤5、長安逸動等中國品牌車型,,它們推出市場多年,,有著不錯的口碑、性價比,,整體實力不可小覷,。
● 總結
奕炫是東風風神旗下首款基于CMP平臺打造的全新車型,新車日后市場表現(xiàn)的好壞對于東風風神來說意義重大,。畢竟新車可謂是目前品牌層面的拳頭產(chǎn)品,,意在扭轉近幾年的不利局面。就車輛本身而已,,基于e.π概念車的設計,,至少給人留下了相當不錯的第一印象。再加上L2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等配置以及較為豐富的動力組合,,全新車型有著并不遜色于同級別標桿車型的實力,。當然,最終表現(xiàn)如何還待市場,、消費者對其進行檢驗,,我們拭目以待。(文/汽車之家 周楚然)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