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5月26日深夜,,在深圳街頭,一輛日產GT-R高速撞擊一輛比亞迪E6出租車,,至其失控,、旋轉、起火,。起火部位正是比亞迪E6鋰離子電池的安裝位置,。此后,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飽受質疑,。社會中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墻倒眾人推”,,正如曾經(jīng)的某位養(yǎng)生專家,開始是眾星捧月,,被查處后又是全民吐糟,,其中大部分人是根本不懂中醫(yī)的。同理,,很多人也根本不了解鋰離子電池結構和原理,所以這樣的質疑聲只能稱之為“噴”,。
● 你知道什么是鋰離子電池么,?
首先糾正一個說法,很多人認為鋰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的簡稱,,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鋰電池的真實身份是以鋰金屬為負極的一次電池(不可充電電池),其身世可以追溯到愛迪生,,但因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顫姡装l(fā)生燃燒,、爆炸現(xiàn)象,,故不再廣泛應用。
后來人們用石墨作負極,,含鋰的化合物作正極,,不存在鋰金屬,有效的避免了鋰金屬太活潑導致的危險,,這就是鋰離子電池,。當對電池進行充電時,,電池的正極上有鋰離子生成,生成的鋰離子經(jīng)過電解液運動到負極嵌入碳材料的微孔中,,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同樣,,當對電池進行放電時(即我們使用電池的過程),,嵌在負極碳層中的鋰離子脫出,又運動回正極,,回正極的鋰離子越多,,放電容量越高。
鋰離子電池按電解液不同可分為: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這兩種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是相同的,,其不同在于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是鋰鹽+碳酸酯,聚合物電池的電解質是固態(tài)聚合物或凝膠聚合物,。由于聚合物提純難度大,、成本高,一般應用于小型電池,,如手機,、筆記本電池。電動車上的動力電池多為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
現(xiàn)代的Blue On電動車已經(jīng)應用了高能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容量達到16.4千瓦時,。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是從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基礎上發(fā)展來的新一代高比能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在與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相同容量情況下,,具有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工作范圍更廣,、壽命更長等優(yōu)點,,更重要的是其電解質為固態(tài)或凝膠狀,不會出現(xiàn)液態(tài)電池電解液泄漏所造成的危險,。
◆ 誤區(qū)糾正:
誤區(qū):鋰離子電池也存在“記憶效應”,,需要完全充放電激活電池容量。
糾正:“記憶效應”是鎳鎘,、鎳氫電池的“專利”,,其原理是不完全充放電導致的結晶化,鋰離子電池幾乎不會產生這種效應,。不過鋰離子電池雖然沒有“記憶效應”,,但隨使用時間增加,在物理角度上,正負極上容納鋰離子的空穴結構會逐漸塌陷,、堵塞,;化學角度上,正負極材料活性鈍化,,出現(xiàn)副反應生成穩(wěn)定的其他化合物,,導致可移動的鋰離子減少,這類現(xiàn)象都反應為電容量的下降,。
完全充放電反而會導致鋰離子電池減壽,!可以直觀的理解為:過度放電將導致負極碳過度釋出鋰離子而使得其片層結構出現(xiàn)塌陷,過度充電將把太多的鋰離子硬塞進負極碳結構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鋰離子再也無法釋放出來,。
電池說明書中提到“使用一個月左右應該完全充放一次”不是為了消除“記憶效應”。鋰離子電池一般都帶有管理芯片,,其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溫度,、充電狀態(tài),、放電次數(shù)等數(shù)值。這些數(shù)值在使用中會逐漸變化,,使用說明中的“使用一個月左右應該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應該是修正這些寄存器里不適當?shù)闹�,,使得電池的充電控制和標稱容量吻合電池的實際情況。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