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提到旅行車,,你第一時間會想起什么,?也許是高品質(zhì)生活,、實用且洋氣的用車理念;而若提及電動車,,你又會想到什么,?或許是加速快、不耗油的未來寵兒,。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將這兩個概念合二為一,,它又會是什么樣呢,?榮威Ei5便是這樣一款車,兼具實用與環(huán)保于一身的新能源城市旅行車,,那么它究竟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呢,?我們一起來尋找一下答案。
○ 旅行車素來已久,,但在國內(nèi)歷經(jīng)坎坷
談及旅行車這一概念,,我們甚至于可以追溯到汽車剛剛誕生后不久的那段歲月,。熟悉旅行車的朋友都知道,它有一個英文名字叫做Wagon,,這一詞匯實際上是從舊時候馬車上來的,,當時的外國人將能夠承載較多貨物的四輪車廂稱為Wagon。之后汽車發(fā)明了出來,,并衍生出了一種能夠承載較多人和物的四輪車身形式,,人們便照搬馬車上的名稱,將這樣具備較好承載能力的車型叫做Wagon,,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旅行車,。
如果你曾到訪過歐洲各國,你會發(fā)現(xiàn),,兩廂車和旅行車在歐洲可謂是遍地開花,。崇尚空間利用率和品質(zhì)生活的歐洲人對于這種車型的接受程度要遠高于其它地區(qū),它不僅擁有比MPV車型更好的風阻表現(xiàn)和高速穩(wěn)定性,,實用性也要比一般三廂車好很多,,在歐洲人眼里,這種車簡直就是兼顧日常代步和居家出游的首選車型,。
這種外來車型的引入,,在我看來差不多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實用主義時期、親民主義時期和高端精致時期,。在剛剛引入中國后不久,,人們對于旅行車的理解還停留在“工具車”這三個字,這主要是因為當時進口與合資生產(chǎn)的那些旅行車,,諸如大眾桑塔納旅行、標致505旅行等,,基本上都被用于各大機關單位的工作用車,,較好的承載力讓它剛來中國就成為了一種“高端貨車”的定位存在。
單從銷量上看,,那個時期的旅行車遠不如同型號的三廂車型賣得好,,究其原因,無外乎就是審美和汽車文化上的差異,。這種外來文化車型從審美上來說,,不太符合我國消費者對轎車(也就是三廂車)的認知,很多人會覺得它看上去多少有些“不夠高級”,,但價格還比同型號三廂車要貴,,再加上國內(nèi)當時還沒有所謂的“旅行車文化”,在這種車型的推廣方面,,每一個廠家都有著自己的苦衷,。
但以上這些旅行車,,相信你也會明白我想說什么了:不親民。誠然,,無論從性能,、品牌、外觀和實用性方面,,以上這些旅行車都是表現(xiàn)不錯的產(chǎn)品,,也深得很多消費者們的心,但它們的價格也讓其注定進不了尋常百姓家,,再加上這種外來文化元素的標簽,,現(xiàn)在中國市場的旅行車似乎都被打上了“高端精致生活”這樣的概念。
這樣的消費轉(zhuǎn)型,,其實能夠體現(xiàn)出來我國消費者對于自身購買認知上的改變:從“聽別人說什么車好”到“我按照我自己需求去買車”,。那么我為何說旅行車的普及能夠體現(xiàn)這一點呢?舉個例子來說,,SUV車型的通過性好,,但一般城市代步也用不上這么高底盤,轎車又略顯商務色彩,,兩廂車在真正需要裝載空間的時候卻略顯短板,,而旅行車恰巧在這三者中間取得了一種平衡,也就是說,,如果聽從他人建議購買汽車,,那就很有可能會選擇前三者,但如果說是出于自身需求去考慮,,其實旅行車還是很適合大多數(shù)家庭購買與使用的,。
所以說了這么多,旅行車在未來中國的表現(xiàn)究竟如何,?我們暫且不知,,但每當有一款旅行車產(chǎn)品發(fā)布并在中國售賣的時候,我也總是會第一時間關注它,。那么回到今天的主題,,榮威Ei5究竟是一臺怎樣的旅行車呢?我們先從它的設計說起,。
○ 他們?yōu)楹我鲆豢铍妱勇眯熊嚕?/p>
正如前文所述,,旅行車在世界上有很多,但純電動旅行車這一概念,,榮威Ei5似乎是第一個提出來的,。基于這一問題,,我們一步步來了解榮威Ei5在設計方面的故事,。
- 立項:什么車適合中國消費者
首先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當今全世界(包括我國)都紛紛出臺了各種各樣的“燃油車禁售時間表”,再加上補貼政策和大城市牌照等因素的存在,,與其開發(fā)一臺傳統(tǒng)汽油車,,不如直接開發(fā)一臺電動車,用以城市代步等工況,。
綜合了中國消費者的喜好與用車環(huán)境,,他們決定讓旅行車去完成這一任務。但就像前文所說的一樣,,旅行車向來在中國就不算很熱銷,,而我們很多人又希望有一臺既好看又實用的車,那么怎樣才能讓旅行車兼顧這兩方面呢,?
所以在榮威Ei5立項之初,便是打算定位成一種更加精致化的生活出行方式,。然而想要做到這一切,,還需在很多設計形面與線條上仔細推敲,才能獲得一個滿意的結(jié)果,。當然了,,礙于目前電動車電池技術的限制,它的續(xù)航里程再高,,我也不建議你真開它出去來一次長途旅行,,所以本質(zhì)上它是一款實用而又理念獨特的城市旅行車,也就是說,,車型定位恰好是Wagon罷了,。
- 設計:保留現(xiàn)有設計語言,做出更加柔和優(yōu)雅的處理手法
縱觀現(xiàn)階段“律動設計”體系下的榮威車型(想了解律動設計,?點這里:上汽律動設計解讀),,從概念車Vision-R到量產(chǎn)車型,,它們都比較趨于采用直線線條來展現(xiàn)其設計方面的力量感,型面上也趨于平整立體,,凸顯力量感,一改早期榮威的設計語言,。這樣的設計特點在當下世界設計潮流屬于比較流行的元素,車型耐看而動感,,還具備一定程度的豪華精致感,。
不過,這并沒有讓邵景峰及其設計團隊停止嘗試的腳步,,榮威Ei5就做出了一些變化,從設計語言的角度來說,,雖然它也是律動設計下的一款車型,,但在理念層面上,設計師邵景峰說這臺車的“律<動”,,要做出更加感性優(yōu)雅的造型出來,。
(欲了解榮威Vision-E設計語言?點這里:榮威Vision-E設計解讀)
那么為何他們突然間要將未來的一部分新能源車型轉(zhuǎn)變成感性設計呢,?這就要提到在設計領域里十分有趣的“循環(huán)關系”:如果你對汽車設計有一定了解,,那么直線與曲線、平面與曲面的交替流行趨勢你一定曾注意到過,。在50-60年代,汽車設計還都很崇尚于采用曲面和曲線,;到了70-80年代,,直線與平面流行風格成為了時尚;90年代-21世紀初,,曲線與曲面的回歸讓這種風格在次成為趨勢,;如今,絕大多數(shù)車企又喜歡采用棱角化處理,,也可以看做是一種直線平面的變種設計,。
這種較之前產(chǎn)品而言更感性的設計體現(xiàn),其實正是體現(xiàn)在了這些方面:在保留原有設計語言的同時,,做出一定柔美化手法處理,,從一些直線形面設計改為曲線和曲面,進而達到更加優(yōu)雅,、流暢而性感的視覺感受,。而這些處理做法在某些方面與獵裝車型又不謀而合,所以這么看來,,它的外觀似乎并不那么簡單,。
- 感性設計從何而來?
既要保留家族語言,,又要在此基礎上做出感性出來,。雖然在榮威Vision-E上我們可見一斑,但落實到實車上,他們又是通過哪些設計細節(jié)來表達這一做法的呢,?我們從頭到尾來看一下,。
說到車頭,值得多說一句的是,,它并不像很多電動車那樣采用了“無前進氣格柵”造型設計,,而是保留了傳統(tǒng)車型上面的造型。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是為了迎合家族語言,,強化品牌設計特點,,另一方面是在于他們并不希望該車因為過分強調(diào)“純電動化”而帶來難以接受的審美效果。就好比人沒了鼻子(腦補一下伏地魔),,沒有前進氣格柵的車,,看上去確實有些不自然。
腰線上的這種突破,,其實在設計初期也曾辯證了很久:在最早的設計當中,,該車的腰線是要延續(xù)以往量產(chǎn)車型上平直向上的走勢,然而在考慮該車要打造“優(yōu)雅柔和”審美的時候,,他們認為平直腰線并不能表達出這種定位的效果,,而后反復推敲,最終確定了現(xiàn)在這種雙曲線腰線配合大曲率形面的車側(cè)設計,。
值得一說的是,,其實在這款車最早的設計方案當中,他們曾考慮過“懸浮車頂”設計,,也就是現(xiàn)在流行的隱藏式黑色D柱設計,。然而在嘗試過后,他們認為懸浮車頂雖然看起來很酷,,但從視覺角度來講會降低人們對這臺車的安全感,,并且整體造型不夠優(yōu)雅,故最終采用了圖中這樣延伸鍍鉻裝飾條,,但卻保留傳統(tǒng)D柱的“半懸浮”設計,。
相比較車頭來說,我個人認為該車車尾的設計與以往車型相比差異很大,,這樣的視覺感官主要是源于它在型面上的變革:從棱角化變成圓潤化,。雖然從功能設計區(qū)域和設計比例上來看,榮威Ei5與榮威RX5,、RX3區(qū)別不大,,但就是這種型面上的改變,讓其看上去更加飽滿,。
在內(nèi)飾設計方面,雖然該車采用了全新榮威電動車平臺構(gòu)架,但它的內(nèi)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科幻”,,究其原因,,其實與整車的設計語言是保持一致的:在邵景峰及其團隊看來,這臺車不應該給人以過度概念化的感覺,,反而是要設計的“更親民”,,更像一臺傳統(tǒng)車,讓消費者更容易去接受它,。
編輯點評:
實話實話,,這車的定位還真挺出人意料的:電動旅行車,這樣的定位相信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數(shù),。榮威Ei5的這種定位究竟在未來會是什么結(jié)果,,我不敢下結(jié)論。雖然它依舊是城市用車,,但它這種旅行車身份的定位,,相信能夠打動不少想要感受旅行車生活的人,畢竟在優(yōu)雅的同時,,它還很實用,,何樂而不為呢?(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