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自動駕駛是這幾年汽車圈乃至科技圈頻頻被提及的新技術,,作為可能改變人類出行方式的技術,它已經(jīng)從暢想一步步走向落地,。人們對它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但是沒辦法,這個世界上總要有吃螃蟹的人,。這次我們就親自品嘗了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成果,,更有意思的是它還是一臺分時租賃的共享汽車。
幾分鐘讀懂全文
●為什么自動駕駛商業(yè)化率先落地共享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看中了共享汽車大量現(xiàn)實應用場景數(shù)據(jù),。共享汽車需要無人駕駛技術降低成本,,擴大運營范圍。
●自動駕駛怎樣在共享汽車上落地,?目前百度Apollo和盼達用車合作,,讓車輛可以完成自動取還車和自主泊車。
●自動駕駛和共享汽車都有很長的路要求,,道阻且艱,。
為什么自動駕駛喜歡和共享汽車搞到一起,?
自動駕駛和共享已經(jīng)成為開啟未來出行的兩把鑰匙,,無論是科技公司,、出行服務公司還是車企都想要緊緊把握這兩把鑰匙,紛紛布局,。那為什么它們兩個人總喜歡搞到一起呢,?
共享出行公司和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合作一覽表 | |
共享出行公司 | 自動駕駛技術提供者 |
Lyft | Waymo (Google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
nuTonomy (已經(jīng)被德爾福收購) | |
Aptiv (德爾福拆分出來專做出行解決方案的公司) | |
Uber | otto (已被Uber收購) |
Drive Now(寶馬旗下的出行公司) | Mobileye (intel旗下可提供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
Maven(通用自建出行平臺) | Cruise Automation (已被通用收購) |
Tesla Network(特斯拉自建出行平臺) | Autopilot系統(tǒng) (特斯拉自有) |
滴滴出行 | AI.labs (滴滴成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 |
Gofun | 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
盼達用車 | 百度Apollo |
現(xiàn)階段的自動駕駛技術需要整合傳感器、分析端以及車輛執(zhí)行機構多方面的能力,,同時還要對路面情況做出實時判斷,,它需要大量實測數(shù)據(jù)來確保算法的準確。即便未來AI在自動駕駛領域廣泛應用,,那它的學習能力也是建立在一定數(shù)據(jù)累積的條件下實現(xiàn)的,。數(shù)據(jù)哪里來?技術公司自我組建車隊是一種方法,,而和共享汽車平臺不失為另一種獲取數(shù)據(jù)的好辦法,。
另外一個自動駕駛喜歡和共享汽車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原因,就是使用共享汽車的人更敢嘗鮮,。自動駕駛技術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無疑是新鮮的技術,,而且尚屬于不穩(wěn)定階段的新技術。出于本性,,人們對于新鮮的,、不確定的東西都有恐懼、抵觸的心理,,而使用共享汽車的人們更敢于嘗鮮,,那讓他們通過網(wǎng)約車、租車的方式先對自動駕駛進行嘗試,,“以點帶面”讓更多人認識并體驗到自動駕駛技術,,人們才能更加接受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是共享汽車發(fā)展的突破口,?
那從共享汽車方面來說,,它又為什么對自動駕駛技術這么感興趣呢?共享汽車目前來說有兩種實現(xiàn)場景,,一個是網(wǎng)約車,,另一個是分時租賃。網(wǎng)約車的原因比較好明白,,自動駕駛讓它實現(xiàn)了“無司機”運營,,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節(jié)約了許多時間,,提升了運營效率,。
然而分時租賃的原因卻和它的現(xiàn)狀有一定的關系。按理說分時租賃這種新興的出行方式應該受到歡迎,,你看看共享單車,,一夜之間,,遍地都是,“熱錢”不斷往里涌,,反觀共享汽車,,它的春天遠沒有到來。
對于這種分時租賃的共享汽車平臺,,我們曾經(jīng)做過好幾次體驗,,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使用多個共享汽車App租過車,說實話體驗并不算太好,。之前體驗的文章,,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一讀:《分時租賃體驗》
從我們的體驗過程中,不難看到共享汽車這種模式它受制于服務網(wǎng)點,、車輛投放,、線下的維護管理等一系列龐雜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要比共享單車復雜得多,。那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除了大量投錢之外,還有什么其他辦法嗎,?自動駕駛可能是共享汽車尋求突破的一個途徑,。
網(wǎng)點少,用車的時候找不到車,?那如果讓車來找人呢,?當我們需要用車時,在手機上下單,,車自己開到我們身邊,,當我們結束用車時,車輛可以自動回到固定的停車位,,做到隨取隨還,,這樣可以大大提升用車的便捷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緩解網(wǎng)點少的壓力,。
盼達用車則與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項目在今年1月份展開合作,,且在今年的CES展上展示了自主泊車的技術。幾個月過去了,,盼達的自動駕駛車輛又開放了新的功能,,具體體驗如何,我先替大家試了一下,,請往下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