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隨著全新一代天籟的到來,,日系中級轎車市場再次進入了天籟、雅閣(參數(shù)|詢價),、凱美瑞的“三足鼎立”,在這一代日系中級車中,,外形設計上明顯更加討喜年輕人,,甚至有的更加激進,不僅如此,,天籟和雅閣裝備上了渦輪發(fā)動機發(fā)動機,,甚至前者0-100km/h加速僅用6.42秒,,而豐田也用上了TNGA架構,,讓自己擁有更好的操控性能,。而他們的底盤系統(tǒng)又有怎樣的變化呢,?本文就帶您鉆進這三輛車的車底,,一探他們的裙下秘密。
車型簡介
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 | 全新雅閣 | 全新凱美瑞(運動版) | 全新天籟 |
長 | 4893mm | 4900mm | 4901mm |
寬 | 1862mm | 1840mm | 1850mm |
高 | 1449mm | 1455mm | 1447mm |
軸距 | 2830mm | 2825mm | 2825mm |
注:以下全新天籟,、全新雅閣、全新凱美瑞全部簡稱為天籟,、雅閣,、凱美瑞。
整體印象評價
附上三輛車的底盤全景對比,,雅閣和凱美瑞首先拿到了這第一眼的印象分,,這兩輛車很明顯在底盤平整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中部有大量的護板,,視覺效果顯得整齊漂亮,而天籟在這方面就顯得差強人意,,中部完全沒有任何護板,。
天籟和凱美瑞的發(fā)動機都選擇了反置式布置(進氣在前,排氣在后),,而雅閣則是正置式布置,,所以會看到排氣管從發(fā)動機下面穿過。
前懸架對比:同為麥弗遜結構
在前懸架方面,,天籟,、雅閣,、凱美瑞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麥弗遜式結構,畢竟都是橫置前驅平臺下的產物,,麥弗遜式的結構相對簡單,,能夠占用更少的發(fā)動機艙空間,。不過由于減振器,、彈簧負責了一部分車身橫向和縱向的支撐力,所以在抗俯仰,、抗側傾上的能力就會有些不足,。當然,實際表現(xiàn)如何最終還要看后期的調校水平,。
盡管都使用的是麥弗遜式前懸架,,但是在用料上卻有著不小的區(qū)別,,天籟和雅閣都使用的是鋁合金材質的下擺臂,,并且天籟還有打孔偷輕的設計,,而凱美瑞則在用料上非常保守,,依舊是非常常見的沖壓鋼板,。
天籟除了使用了鋁合金材質的下控制臂之外,轉向節(jié)同樣為鋁合金材質,,而雅閣和凱美瑞使用的是鑄鐵材質,。在前懸架用料的環(huán)節(jié)上,,天籟略勝一籌。
下控制臂球頭有差異
除了下擺臂的材質上有區(qū)別之外,,下擺臂的球頭設計也有些區(qū)別。凱美瑞和雅閣都有使用了獨立球頭,,而天籟的球頭并非獨立的,。
理論上來說,,獨立球頭的設計可以在后期維修時,,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如果遇到損壞可以單獨更換下擺臂和球頭。但是,,在實際維修中,很少有4S店會為您單獨更換,,他們會將這一部分視為總成進行整體更換,。所以,原本用于節(jié)省維修成本的設計,,可能在實際中很難落地實現(xiàn),。
同為全框式副車架
三款車在前懸架的表現(xiàn)上除了都使用了麥弗遜之外,在副車架的選擇上也作出了相同的決定,,他們都使用了全框式副車架,。
全框式的副車架,車頭的橫梁會在碰撞事故中抵抗一定的撞擊力,,從而提升被動安全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