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我是一個理性的人,,但我在汽車方面的品位向來是感性的,,因此在我的職業(yè)生涯當中,,我與很多設計師成為了私人朋友,與他們把酒言歡,,共談設計未來,。論設計,近年來大家都在向“趨同化”靠攏,一套萬能的好設計很容易被效仿,,而新的嘗試在每個時代都是一場賭局,,成敗與否勢必都會留下認可與爭議,就像吉利ICON(參數(shù)|詢價)一樣,,一款完全不隨波逐流的一次顛覆,,而我也恰逢有時間與它的兩位設計師對話一場,聊聊關于吉利ICON在設計上的那些故事,。
○ 寫在前面
對于吉利ICON,,此前我們對這臺車已經(jīng)進行了很多評測與解讀,相關文章鏈接如下:吉利ICON設計解讀/底盤解析/購車手冊/燃油版試駕/輕混版試駕,。本文則重點來聊關于吉利ICON在設計背后的一些故事,,以及與設計師對話的一些內(nèi)容。
○ 為了量產(chǎn),,設計部門沒少和工程部門“打架”
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幾乎每一家車企的設計部門與工程部門向來是“死對頭”,設計師的天馬行空從來不會迎合工程師的謹慎理性,,想要破局就勢必會在一些方面妥協(xié),。然而就在這場博弈當中,很多情況下都是以雙方讓步達成共識告終,,做出來的產(chǎn)品非常切合市場需求,,但總會夾雜那么一些難以言表的遺憾。
回歸到吉利ICON本身,,這款車雖然早已與大家見面,,但作為注重“走量”的大型車企來說,在一款量產(chǎn)車上采用非傳統(tǒng)成熟設計思路,,而是讓工程團隊盡可能為設計團隊讓步,,這本身就是一種十分冒險的做法。所以從設計角度來講,,破局就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型車企琢磨著如何在成熟設計體系中破局,中小型車企又如何在主流設計浪潮中破局,,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
很開心能夠看到有這么一個中國品牌能夠包容設計團隊的奇思妙想,但這僅僅是開始,,真正能讓產(chǎn)品從概念化落地,,想必設計師也有著不少苦衷,而這一方面在對話過程中我也得到了一些想要的答案,。
要做不同常規(guī)的設計思路,,盡可能地還原概念車所帶來的視覺感受,這對于工程部門而言就是一項極大的挑戰(zhàn)。要知道在概念車階段,,為了力求一種對未來極簡造型的探索,,這款車的前保險杠格柵造型實際進風面積只有10%,在經(jīng)過數(shù)輪驗證試驗與調(diào)整后,,前保險杠格柵進風有效區(qū)域在5mm之內(nèi)的長度調(diào)整,,實現(xiàn)還原概念設計與散熱需求雙方面兼顧。
這樣的故事數(shù)不勝數(shù),,而外飾設計團隊則是盡可能地爭取讓這款量產(chǎn)車接近于概念版,,雖然這聽上去有些瘋狂,,但他們真的做到了:量產(chǎn)版車型還原了90%概念車的設計,!沒有設計團隊的堅持想必也不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量產(chǎn)概念車”實錘了,。
除了兩個團隊的配合之外,,我也很關心這款車在前衛(wèi)設計背后究竟是如何產(chǎn)生的靈感。說實話,,極簡,、科技與未來主義我已經(jīng)聽膩了,我們都知道這些是趨勢,,但如何具象化這些概念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在對話過程中,我問到了一個看起來很俗但又很關鍵的問題:“這款車的設計靈感究竟源于什么,?”
在設計方向確立的階段,,設計團隊也曾探尋了年輕購車一族的那些興趣愛好,這里面包含幾個重要的Slogan:二次元,、獨立,、小眾。而在設計演變當中,,所謂未來主義也一直伴隨著復古色彩,,不然我們也看不到今天“賽博朋克(Cyberpunk)”能在年輕圈子當中遍地開花。所以當二者結(jié)合來看,,其實流行文化與設計趨勢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可能說起來比較“玄學”,但你品,,你細品,,象征未來的賽博文化不正是一種從小眾發(fā)源的復古浪潮嗎?
而在如何復現(xiàn)這樣的設計感受上,,設計團體同樣大膽的嘗試了很多方式,,諸如大量采用圓角矩形,以更加平直的型面語言表達簡潔的視覺感受等。雖然這些看上去與目前的主流設計“反其道而行”,,但從結(jié)果上來看,,這種特立獨行的設計確實帶來了不少關注度。至于說這算不算完全摒棄吉利家族語言,,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它在演繹“星辰”概念的同時,大量嵌套式圓角矩形設計也有繼承“水滴漣漪紋”的影子,。
○ 前衛(wèi)設計的同時,,色彩方面也有著一些思考
人類是一種感性的動物,對于色彩的表現(xiàn),,不同顏色會帶來不一樣的心情與感受,。配合前衛(wèi)設計理念,一臺車的顏色選擇也十分重要,,既然要破局,,那么在顏色上也勢必會做出很多創(chuàng)意。
確實,,要說一些比較艷麗的彩色,,做出一些差異化倒也未嘗不可,體現(xiàn)出的效果有時也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但灰色本身對于人的視覺來說就不屬于很敏感的顏色,,在這樣的顏色上做差異化,會不會有些“太鉆牛角尖”了,?聽聽色彩設計師怎么說,。
誠然,灰色不是一種視覺敏感色,,但它又恰恰迎合了吉利ICON這種前衛(wèi)簡約風格,,也是目前時尚潮流領域非常受歡迎的色域,所以想辦法在灰色上下功夫,,也是設計師所要做出的破局之一,。對于顏色方面,吉利設計團隊與著名色卡公司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 Color Institute)跨領域合作,,依托色卡公司對于顏色方面的一些獨到見解,,通過調(diào)整顏色亮度、飽和度,、色漆配比與通透程度,,在多角度多方面實現(xiàn)不同感官體驗。正如吉利ICON上的50°灰與80°灰,,在同一款車上分別展現(xiàn)出深邃科幻的探索精神(靈感源于柯伊伯帶彗星表面無定形水冰),,與科技時尚的潮流感受(光澤度更高),。
想要在量產(chǎn)車落實這樣的特殊漆面效果,自然也離不開可靠的供應商:吉利ICON選擇的是立邦為其供應色漆原料,,這也是量產(chǎn)還原概念化設計的重要一環(huán),。
○ 編輯點評:
拋開吉利ICON這臺車本身不談,在這次對話當中,,我看到了更多年輕的想法真正融入到汽車工業(yè)里,,創(chuàng)新和潮流不再是從一些表面文化,而是讓年輕人表現(xiàn)出自己的喜好,,整個集團包容這些天馬行空,,做真正意義上的未來設計。這是一個好現(xiàn)象,,同樣這是我們中國年輕設計師所要表達的未來,,我們不隨波逐流,我們要做自己的未來暢想,。(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