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空間上汽大眾-朗逸
● 乘坐空間
車內(nèi)乘坐空間方面軸距更大的明銳PRO拿下一城,,并且后排中間位置的凸起也比較小,如果坐滿5位乘客,,車內(nèi)的擁擠感肯定要比朗逸低不少,。但拋開數(shù)據(jù)層面,朗逸的前后排的坐墊和靠墊比明銳PRO更軟,,長途久坐更舒適,。
相關車型:朗逸 2021款 1.5L 自動視野版
● 空間對比:
朗逸后排頭部空間表現(xiàn)有優(yōu)勢,后排中部乘坐空間不太適合成年人乘坐,。伊蘭特雖然后排頭部空間沒有朗逸大,,但是更斜的靠背角度,乘坐起來會讓后排乘客更加舒展一些,,后排中部也更適合坐人,。乘坐空間方面,兩車互有勝負,。
朗逸淺色的內(nèi)飾給人的空間感更強,,因此包括我在內(nèi)的很多人在沒對它們的空間比較之前,會想當然的認為朗逸空間更大,。然而對比結(jié)果還是有些意外,,二者后排的腿部空間完全相同,不過頭部空間上,,朗逸還是更寬敞一點,。
兩車乘坐空間表現(xiàn)差異并不大,身高176cm的體驗者分別坐入威朗和朗逸的主駕駛座,,頭部空間均在1拳以上,。至于后排表現(xiàn),威朗的優(yōu)勢在于腿部空間能夠達到2拳,,后排中部地板的隆起幅度也不會過于影響中間乘客的乘坐,,不過頭部空間要比朗逸稍小些,。
思域和朗逸的前排乘坐空間表現(xiàn)都很不錯,,座椅內(nèi)部的填充物軟硬適中,,乘坐舒適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在材質(zhì)方面,,朗逸使用了皮+織物混搭的方式,,在視覺效果上比起思域的織物座椅看著要上檔次。
乘坐空間
乘坐空間
乘坐空間
● 乘坐空間相差無幾
在換代之前,朗逸的后排空間屬于這級別的中流水平,,而寶來就差的比較多了,。換代后兩臺車來到了同一起跑線,兩拳多的腿部空間日常使用是絕對沒問題了,,除了中間地板有點高這個小缺點外,,朗逸和寶來相比上一代車型進步明顯。英朗中期改款對空間沒什么影響,,處在這級別的主流水平,,后排腿部空間還要比寶來和朗逸大一點,而且后排中間的凸起沒那么嚴重,,對中間乘客影響相對較小,。
作為兩款家用經(jīng)湊型轎車,空間表現(xiàn)也是消費者選擇前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偟膩碚f,兩車的乘坐空間表現(xiàn)基本一致,,前后排的頭部及腿部空余差距都在1指左右,,但座椅配置方面,C4世嘉采用了真皮座椅,,同時主駕駛配有電動調(diào)節(jié),,而朗逸采用的是織物+真皮拼接的座椅,,同時只能采用手動調(diào)節(jié),,相比之下在舒適性方面要差了一點。而后備廂容積方面,,朗逸全面占優(yōu),,且C4世嘉不能放倒后排座椅對于一些家庭用戶來說,偶爾還是會造成一些使用上的不便,。
兩車的座椅都表現(xiàn)出了不錯的舒適度,,側(cè)向包裹和支撐都做的比較到位,,但相比之下C4世嘉采用的真皮座椅及電動調(diào)節(jié)更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同時中央扶手的伸縮設計也能讓不同體型的消費者找到一個合適的坐姿,。
相關車型:朗逸 2015款 1.6L 自動舒適版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2cm的體驗者分別坐入兩款車型內(nèi),。C4世嘉和朗逸的前排頭部空間還分別剩余四指和一拳,。而后排空間方面,兩車的表現(xiàn)在伯仲之間,。頭部空間同為四指,,腿部空間兩拳有余,不過從圖中也能看出,,雖同樣的腿部空間大于兩拳,,但朗逸還是要比C4世嘉略大一些,都完全能夠滿足日常乘坐,。只是如果后排需要乘坐3名乘客的話,,它們后排中央通道的凸起程度都比較高,使得舒適性有所降低,。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2cm的體驗者分別坐入兩款車型內(nèi)。寶來和朗逸的前排頭部空間還分別剩余四指和一拳,。而后排空間方面,,兩車剩余頭部以及腿部空間則是完全相同。
相關車型:朗逸 2015款 1.6L 自動豪華版
對于家用車來說,,乘坐空間肯定是用戶最關心的,,甚至是決定購買的主要因素,那這兩款車型的表現(xiàn)又是怎樣的呢,?
從主觀乘坐感受來看,,英朗的座椅也要比朗逸稍好一點點,就一點點而已,。英朗的駕駛席座椅具有6向手動調(diào)節(jié)功能,,而朗逸則再多一個腰靠調(diào)節(jié),功能更豐富,。但也有個壞消息,,朗逸的靠背調(diào)節(jié)依然是旋鈕式的,用起來真不太方便,。
兩車的后排配置又讓人糾結(jié)了,,英朗具有獨立的后排空調(diào)出風口,對提升舒適性很有幫助,,但卻只配備了兩個頭枕,,而且沒有后排中央扶手,。朗逸則是反過來,配備三個頭枕,,后排中央扶手還有兩個杯架,,儲物空間更多,但沒有空調(diào)出風口,。三點式安全帶和兒童安全座椅接口兩車都配備,。
經(jīng)過對比,兩車的乘坐空間水平相當,,身高176cm的體驗者在前排和后排都能有充足的空間,,同時乘坐4名乘客空間很夠用。但如果要搭乘5名乘客的時候,,朗逸的后排表現(xiàn)就沒英朗好了,,后排地板凸起較高,雙腳無法平方在上面,,舒適性打了折扣,。
軸距上,菲翔的2708mm比朗逸2610mm足足長了98mm,,按理說應該會有相當不錯的后排空間,。但實際表現(xiàn)卻讓人大跌眼鏡,同樣調(diào)整完座椅位置后,,軸距更短的朗逸竟然給出了兩拳的腿部空間,,后排非常寬敞,而菲翔卻僅有一拳,,后排感覺比較局促,。
相關車型:朗逸 2013款 1.6L 手動風尚版
● 空間,、動力基本不變
由于新朗逸的軸距沒有發(fā)生變化,,依然是2610mm,所以車內(nèi)的乘坐空間和現(xiàn)款也不會有明顯的區(qū)別,。身高178cm的體驗者在前排調(diào)整好駕駛坐姿后,,進入后排腿前還有一拳多的余量,算不上寬敞,,只能算是基本夠用吧,。
相關車型:朗逸 2008款 1.6L 手動品軒版
作為一款典型的家用緊湊型轎車,,朗逸的內(nèi)部空間肯定是多方關注的焦點,,而當我親身體驗過朗逸內(nèi)部空間后,,我被徹底征服了,,隨后也得出了這樣的感嘆:原來德國車的后排也能是這樣的寬敞,!
由于定位家用,因此朗逸的前排座椅走的是舒適風格路線,,而座椅的包裹性并不是很很好,。而在德國車一直被人詬病的后排空間方面,朗逸處理的比較不錯,。185cm的乘客坐進去頭部空間有些壓抑,,我想如果是175-180cm的身高駕駛者坐進去,頭部空間會很寬敞,,不會有壓抑感,。而當我坐過了朗逸的后排后,它使我徹底改變了對德國車后排空間狹小的觀念,。
朗逸的后排腿部空間大的讓人有些咋舌,,編輯身高185cm坐在后座,腿部剩余的空間竟然有將近兩手掌的富余,,不夸張的說,,朗逸的后排是可以盤二郎腿的,沒有任何問題,。
『朗逸的后備箱空間彈性很大』
一款家用緊湊型車除了要擁有寬大的內(nèi)部乘坐空間外,,它的后備箱容積的大小也同樣受到關注。朗逸的后備箱空間為472L,,使得日常家庭使用綽綽有余,,而朗逸的后排座椅也可以進行折疊這樣進一步增加了后備箱的空間,這樣一來使得后備箱空間彈性很大,。
通過對朗逸空間方面的深入體驗,,我對這款車充滿了信心。因為在朗逸之前德國車的軟肋--后排空間小,,在這款緊湊型車上得到了最大化的改善,,甚至超過了某些同級別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