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初步海選] 幫別人選車這事兒,,跟幫小兩口調解矛盾有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說別人的時候頭頭是道,,到了自己身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兒了,。為啥呢,?我想是因為,選車和小兩口鬧矛盾這倆事兒,,在很大程度上都包含著感性的成分,。比如選車,有時候一款車又貴性能又差,,但有人就是喜歡,;有時候你覺得一款車哪哪都好,但有人就是看不上,。作為汽車網站的評測,、導購編輯,我們平日的工作是在理性層面幫用戶徹徹底底的分析一款車的優(yōu)劣勢,。而這次不同,,我們拋開理性、暢所欲言的機會來了,!我們將各自從2014年上市的中型車中選擇一款,,聊聊自己對它的看法。
● 胡正暘喜歡的中型車——凱迪拉克ATS-L 28T
去年上市的中型車當中,,通用凱迪拉克ATS-L給我印象最深,。
首先,它是一輛很帥氣的車
它擁有刀切斧剁的凌厲線條,,充滿陽剛氣,。前大燈劍眉般向后拉伸,殺氣騰騰,。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得承認“顏值”高是讓我記住它的關鍵因素之一。它是健身教練中的直男,,身形健碩且脂肪率極低,。
其次,相比標準軸距的ATS,,ATS-L后排空間明顯增長
拼完外在再拼內涵,。為了解決后排空間偏小的問題(這在中國市場是個大問題),它被拉長了85mm,,正好一張銀行卡的長度,。令人欣慰的是側面線條未造破壞,個人認為比標準軸距版顯得大方,,不過后排空間并未得到徹底解放,,與同級別對手相比還是小點。
內飾設計、用料,、工藝都維持豪華品牌應有的水準,,28T的頂配車型增加紅黑內飾配色,兼顧豪華與運動氣息,,中控臺按鍵采用觸摸式設計,,細長鍍鉻條裝飾,看起來高大上,,實際操作則不太方便,,還是傳統(tǒng)的按鍵更實用些。
最后,,它是一輛開起來很帶勁的車
2014年8月我在底特律的通用汽車總部試駕當時還未上市的ATS-L,,官方安排了賽道體驗環(huán)節(jié),有限的時間內這款車展現了相當強的運動能力,,只是高負荷情況下變速箱響應不夠好,。2014年9月我們測試了ATS-L 28T,它的0-100km/h加速成績和100km/h-0剎車成績分別為6.53秒和38米,,與競爭對手寶馬328i旗鼓相當,,在同級別中處于領先水平。
標準軸距ATS的運動能力令人贊嘆,,加長之后性情未變,。相當強勁的動力輸出,堅韌的懸架支撐,,靈敏的轉向響應,,骨子里透著美式性能車的倔強,你可以說它是一款為駕駛者而生的機器,,可惜變速箱不聰明,,后橋限滑差速器也被取消,略感無奈,。
拒絕平庸,,特立獨行
加長之后其實空間表現和運動能力均無大變化,相比之下實現國產并引入低功率版本發(fā)動機從而拉低售價這一套動作更具實際意義,,中型車市場需要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選手,,它理應屬于那些拒絕平庸的人。
『點擊上面鏈接閱讀測試文章』
● 張郁達喜歡的中型車——馬自達6 ATENZA阿特茲 2.5L
喜歡的理由1:性感的前臉與流暢的線條設計
2014年新出的中型車可真不算少,各個廠家都不約而同的推出了自家的主力產品,,不過我覺得外形最好看的當然是馬自達的阿特茲,。比如你從正面看過去,就會發(fā)現阿特茲更像是一頭迎面奔跑過來的豹子,“魂動”式的前臉確實會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從結果來看,,阿特茲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強烈的新鮮感,也許它能和老款馬自達6一樣,,百看不厭,。
喜歡的理由2:配置豐富,性價比高
23.98萬元的頂配阿特茲在配置方面絕對算得上同級別一流水準,,包括BOSE音響,、i-stop智能啟停系統(tǒng)、并線輔助提示,、彎道輔助照明,、導航、氙氣大燈,、藍牙,、座椅加熱等等,這些都是提高舒適度的配置,。在同級別23.98萬元價位中能有這么豐富的配置,,非常值得表揚。
喜歡的理由3:頗具樂趣的駕駛感受與相對較強的動力系統(tǒng)
阿特茲分2.0L與2.5L兩種排量,,其中2.5L創(chuàng)馳藍天發(fā)動機可爆發(fā)192馬力的最大功率與252�,!っ椎姆逯蹬ぞ兀钆�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并帶有換擋撥片,,不過這款變速箱不帶有S擋,對于主打運動的車型來說是個遺憾,。
我認為阿特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均衡的駕駛感,,發(fā)動機線性的動力輸出與變速箱換擋邏輯都是主要功臣。比如油門踏板初段并不像大多數日韓系車那樣靈敏,,而中后段又能夠擁有很好的動力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另外,它的懸架初段偏軟,能夠很好地吸收路面的顛簸,,保證一定的舒適性,后段韌性十足,。在同級別中能夠將舒適性與操控性做到如此均衡的車型的確不多見,。
操控棒,動力順,,兼顧舒適與運動
在這個級別中能這么富有樂趣的中型車真的很少見,,它沒有用大空間來取悅后排乘客,,而是以同級別見長的操控水準和均衡的動力系統(tǒng)來給自己打拼市場。如果您熱衷于駕駛,,并準備買一臺中型車的話,,那么阿特茲是一個非常值得考慮的車型。
『點擊上面鏈接閱讀對比測試文章』
● 時睦華喜歡的中型車——英菲尼迪Q50 3.7L
2014年上市的中型車有很多,,論最喜歡的一款,,我腦袋里第一個蹦出來的是英菲尼迪Q50,注意啊,,是進口的短軸版,,而且必須是3.7L的版本。原因很簡單,,我喜歡大排量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現階段8缸的買不起,只能看6缸車,。寶馬M3我也喜歡,,但也是買不起,所以看看就好了,,還是伸手能夠到的車更容易讓人心動,。
價格厚道
Q50 3.7L車型的售價實在太厚道了,最便宜的舒適版只要38.98萬,,而且配置一點也不低,。和我之前喜歡的雷克薩斯IS相比,簡直是完暴,。IS 2.5L的排量,,實際動力表現和Q50差好幾個檔次,37.5萬起價,,配置就不要說了,,連39.98萬的次低配,配置水平都不及Q50 3.7L舒適版,�,?傮w配置低也就罷了,關鍵少的都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東西:定速巡航,、方向盤電動調節(jié)和座椅記憶,。所以說,喜歡雷克薩斯的“成本”太高了,,英菲尼迪這次是真的讓我心動了,。
這還沒完,在銷售終端,,英菲尼迪Q50的售價更誘人,。上市后不久,,我去北京某家4S店詢問時,,銷售第一次報價就給出了4.5萬元的優(yōu)惠�,,F在,經銷商在汽車之家的最低報價已經達到了32.68萬元(3.7L 舒適版),,算下來,,優(yōu)惠了6.3萬,降幅超過16%(報價來自北京的一家經銷商,,不同城市優(yōu)惠幅度會有差別),。以這個價格買到3.7L排量的車型,在以前真是不敢想象,。
外觀內飾不是重點
Q50是G系列的繼任者,,這次換代特別徹底,從Q50身上已經很難找到G系列的影子,。我個人喜歡硬朗的線條,,Q50比G系列硬了不少,但仍舊顯得比較柔,。所以我對它外觀設計的好感不多,,頂多能到“不討厭”的程度。
豪華運動版的外觀顯然更棒,,尾標多個“S”不是白多的,,它的前臉更犀利、更兇,,加分不少。不過這款車的售價比舒適版高不少,,除非不差錢,否則還是算了,。
相比外觀設計,,我個人更在意車的內飾,。因為絕大多數時間我們都呆在車內,車內的東西才是給車主準備的,,外觀是給別人看的,。Q50的內飾做工,、用料出色,但設計比較復雜,,兩個大屏幕,各種按鍵,,剛上車的時候人會比較蒙,,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這樣的設計有利有弊,,可以凸顯科技感,,讓人覺得炫酷,同時也會增加上手難度,,讓各項功能變得不那么好用,。事實上,Q50中控臺的人性化設計還是很棒的,。
『文中圖片內車型多為Q50 3.7L豪華版,,和舒適版沒什么太大區(qū)別』
這么復雜的中控臺設計,何談人性化設計呢,?首先,,兩個屏幕的最大意義是,在上方屏幕顯示導航,、倒車影像等信息時,,用下方觸摸屏操作其它功能不會對它產生影響。另外,,為數不多的實體按鍵也可以大大降低行駛中因操作觸摸屏而產生誤操作的幾率,。最常用的空調控制功能是有實體按鍵的,導航和多媒體系統(tǒng)的基本操作也可以通過觸摸屏下方的按鍵,,以及擋把后方的旋鈕和旁邊的幾個按鍵來完成,,上手其實并不困難。
除了這些,,英菲尼迪特有的沙發(fā)式的座椅當然也讓人非常滿意,。這套座椅的造型其貌不揚,但舒適性和包裹能力都足夠出色,。我的車后排坐人的時間很少,,所以我只關心前排的乘坐感受。其實Q50的后排也挺舒服的,,空間也不小,。后排中間地板有很大的凸起,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傳動軸從這里經過,,如果為了車內空間,,把轎廂架高,導致車輛重心升高,,影響操控性,,那才是得不償失。
讓人心動的VQ37發(fā)動機
終于聊到動力系統(tǒng)了,,大家知道,,Q50搭載的3.7L V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并不是什么新產品,依舊是我們熟悉的VQ37,,中規(guī)版的動力調校為351馬力/7000rpm,升功率達到近95馬力/升,,相當激進,。發(fā)動機沒變,價格才是重點,。之前G37最便宜的版本也要49.1萬元,,我不得不再次感慨一下Q50的售價,真是有史以來最給力的,。
我之所以喜歡大排量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不是因為它們的動力有多猛(許多4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動力更猛),也不是它們的中后段加速能力有多強(我又不去飚車,,幾乎用不到120km/h以上的時速),,而是因為它們有更線性的加速感受。這意味著你可以更加精確的利用發(fā)動機轉速的高低來控制動力輸出,。許多小排量渦輪增壓的車并不那么容易做到這一點,,轉速低了,動力不足,,轉速高了,,動力過剩,高轉速切油門時,,動力來得又不那么干脆,。
Q50的VQ37發(fā)動機與7速AT變速箱的配合很是默契,低轉速巡航十分愜意,,高轉速直至紅線不見衰竭的動力讓人總有想要深踩油門的欲望,,去聽VQ發(fā)動機渾厚的聲音,感受把轉速拉到紅線的快感,。我覺得車就應該這樣開,,所以我應該有一臺像Q50 3.7L一樣值得我這樣開的車。停車時,,發(fā)動機的怠速噪音和振動都很小,,有時候你會忘了車已經啟動,。對我來說,這種舒適感比0-100km/h加速快上零點幾秒要重要得多,。
Q50身上還有一個很大的亮點:DAS線控轉向系統(tǒng),。簡單說,它是一套利用電子信號傳遞轉向指令的東西,,類似玩賽車模擬器時用的方向盤,。這是類似系統(tǒng)第一次被運用在量產的汽車上,從科技發(fā)展的角度來說是一個進步,。
不過我個人并不喜歡它,,原因有二:第一,它的轉向感真的像是在玩賽車游戲一樣,,盡管有模擬路感回饋的程序在,,且轉向反應快而精準,保證了操控性,,但車感還是太少,,操控樂趣不足;第二,,新技術意味著新風險,。由于這項技術在裝車前已經比較成熟,而且英菲尼迪做了多重保護,,包括在電控系統(tǒng)失靈后接通傳統(tǒng)的機械式轉向結構以確保轉向可用,。所以我并不怎么擔心它會出什么安全問題。我擔心的是在過了保修期之后,,它萬一出現質量問題,,我要付出高昂的維修費用。
裸車30萬出頭(北京)買到3.7L V6車型,,小缺點都可以忽略了
目前,,這套轉向系統(tǒng)在3.7L的Q50上是標配的,而且消費者不能選裝傳統(tǒng)的機械式轉向系統(tǒng),,這讓我比較郁悶,。不過,這個“缺點”在VQ發(fā)動機面前可以被忽略,。畢竟30萬出頭的裸車價,,想買到豪華品牌大排量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車型,只此一家,。不論從感性上講,,還是從理性上來篩選,Q50都是我不得不喜歡的車。
『點擊上面鏈接閱讀試駕文章』
● 于晗喜歡的中型車——思鉑睿2.4L
喜歡的理由1:出色的行駛質感讓人驚喜
上一代思鉑睿便以非常出色的操控感給我們留下過深刻的印象,。新一代思鉑睿上市后,,這種出色的行駛質感得以延續(xù),也成為讓我中意思鉑睿的最充分理由,。
思鉑睿并沒有以數值瘋狂的“渦輪動力”取悅消費者,,而是采用2.4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8速雙離合變速箱的動力總成。我們實測2.4L思鉑睿0-100km/h的加速成績?yōu)?.23秒,,在同級別自然吸氣車型中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對了,我還開過低配的2.0L車型,,雖然它的操控性依舊不錯,,但是11.03秒的加速還是太肉了。如果您喜歡駕駛,,一定要買2.4L的,。
值得一提的是思鉑睿使用的8速雙離合變速箱加入了液力變矩器,在保證換擋速度時也兼顧了平順性,,一臺雙離合變速箱在蠕行時能順滑得像普通AT,這點很難得,,也是它的革新之處,。
在這個級別中,和思鉑睿最相像的莫過于阿特茲,。于是有人問了:思鉑睿和阿特茲開起來哪個好,?我想說其實它們都不錯。思鉑睿在質感上勝出,,阿特茲開起來總覺得有些“薄”,,少了些厚重感,不過它使用更大的19英寸輪圈為車輛帶來更充足的支撐,,真在賽道上跑,,誰贏還說不定。我個人更喜歡開思鉑睿,,因為它的行駛品質更向豪華品牌靠攏一些,,這也是它給我?guī)眢@喜的地方。我覺得你花同樣的價錢買個低配的奧迪A4L,、寶馬3系什么的,,它們的表現最多是在你的預期之內,而思鉑睿則高于預期,,所以我很樂意掏腰包,。
喜歡的理由2:年輕、兇狠的外觀
如今日系新一代運動型車都在走著兇狠的外觀設計路線,思鉑睿也是其中之一,,不過投年輕消費者其所好很重要,,他們不僅需要駕駛感突出,在外觀和氣勢上也要先發(fā)制人,。思鉑睿頂配車型使用的全LED大燈也起到了十分出色的外觀提升作用,,透著殺氣。
喜歡的理由3:配置豐富
思鉑睿使用的這套DA+系統(tǒng)可與智能手機連接,,系統(tǒng)識別出手機上能與車輛互聯的軟件后,,便可通過車載屏幕進行操作,另外手機屏幕也可投射到中控屏幕上,。這套系統(tǒng)的開放性也不錯,,允許車主通過手機來實現車載功能擴展,但現階段可擴展的功能不是很多,。
座椅配置也是相當豐富的,,頂配的Si車型帶有座椅記憶,前排座椅加熱和通風,,后排座椅也有加熱功能,,在同級別車型中位于前列。
品質至上
我之所以會選擇這輛思鉑睿,,絕大多數原因是它堪比豪華品牌車型的行駛品質帶給了我驚喜,,而這種驚喜感也是在買車中最難得的一種感覺。雖然它的加速成績不及一些采用渦輪增壓的車型那么快,,但相信我,,在操控性方面,這輛思鉑睿能夠給你帶來更多,。同時,,它的外觀、配置都能夠滿足年輕人的口味和需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您和我一樣更重視駕駛品質感,而不糾結那1秒2秒的加速成績,,那么思鉑睿也一定適合您,。
『點擊上面鏈接閱讀測試文章』
● 全文總結
4位編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運動取向的車型,偷偷告訴各位,,在選車時大家甚至沒有“打仗”——大家的第一選擇并沒有重復,。可見,,真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胡正暘覺得加長的ATS-L又有了大空間又能兼顧運動;擁有一輛馬自達CX-5的張郁達對馬自達品牌情有獨鐘;喜歡大排量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時睦華為了這一喜好選擇了在外型和轉向感等方面他并不很喜歡的Q50,;而忠于第一感覺的于晗對思鉑睿最初給他的驚喜念念不忘,。
還是那句話,選車是個摻雜了太多感性因素的事情,,大家又不得不考慮價格和實用性這些實際問題,。所以,搞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么,、需要什么,,才是開始選擇的前提。有了自己的喜好,,便堅持下去,,可以聽取別人意見,但無須在意嘲弄之言,。因為,,喜好是沒有對錯的。(文/汽車之家 胡正暘,、張郁達,、時睦華、于晗)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