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三代漢蘭達(2013年~至今)
1、第三代漢蘭達問世:尺寸更大,、底盤升級
2013年3月紐約車展,,豐田發(fā)布了代號為XU50的第三代漢蘭達,新車于同年12月正式投產(chǎn),。全新漢蘭達擁有更大的車身尺寸和更時尚,、更有力量感的外形設計。新車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854mm×1925mm×1730mm,,軸距為2789mm,。
前臉部分,巨大的梯形格柵從發(fā)動機蓋一直延伸至前保險杠,,格柵內的鍍鉻裝飾條與燈眉相連,,擁有很強的整體感。車身側面的線條也有很大變化,,側窗從前至后采用了逐漸收窄的設計,使車身顯得更加修長,。車尾的造型則比較簡潔,,橫向的尾燈加強了視覺上的寬度和穩(wěn)定感。
全新漢蘭達的內飾在豪華感和實用性上都有了很大提升,,用料方面,,現(xiàn)款漢蘭達的中控臺大多使用了硬邦邦的塑料件,而新漢蘭達則換成了大量軟觸感的材料,,邊緣位置還壓出了仿真皮縫線的效果,,給人感覺更加高檔。中控臺部分的儲物能力十分強大,,新增的儲物夾層設計從中控面板處一直延伸至副駕駛位置,,夾層空間很大且底部防滑,穩(wěn)穩(wěn)放入兩個手機,、兩個錢包完全不成問題,。全新漢蘭達配備了全景天窗、自動遠光,、并線輔助,、車道保持,、電動后備廂和方向盤加熱等,四個車窗均帶有一鍵升降功能,,第二排也可以獨立控制空調溫度和風量,,第二排座椅還帶有加熱功能,這些配置在同級別中屬于較高的水平,。
第三代漢蘭達除了有7座椅布局,,還增加了2+3+3的8座椅組合。座椅設計提供了良好的舒適性,,駕乘空間表現(xiàn)也令人滿意,。儲物能力方面,前排的“宇宙最大”中央扶手箱設計令人印象深刻,,毫不夸張的說里面可以輕松放下15瓶600ml的礦泉水,。后備廂的各項主要尺寸相比前代也有小幅提升。不過,,考慮到我國高速公路對7座車和8座車的收費標準不同,,國產(chǎn)新漢蘭達仍將采用7座布局。
動力方面,,全新漢蘭達沿用了前代車型的動力系統(tǒng),,包括2.7L和3.5L兩款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匹配6速自動變速箱,以及一款搭載3.5L發(fā)動機+電動機的混合動力車型,,配備CVT變速箱,。不過,據(jù)悉國產(chǎn)新漢蘭達將會用雷克薩斯NX上的2.0T發(fā)動機取代2.7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2.0T發(fā)動機在參數(shù)上相比2.7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有很大優(yōu)勢,,特別是在扭矩方面,這對于身材更大車重更沉的新漢蘭達來說顯得頗為重要,。
底盤部分,,全新漢蘭達的前懸架依舊是麥弗遜結構,與同級別的競爭對手們相比并無太大差別,。不過,,后懸架卻有明顯升級,從之前被國內網(wǎng)友們嘲笑為“筷子”的兩連桿結構,,優(yōu)化成粗壯的雙叉臂結構,,新的懸架結構有助于提升車輛后部的穩(wěn)定性。豐田還表示采用新懸架后,,車內第三排的橫向空間也將得到一些擴展,。四驅結構方面與前代相比沒有變化。
2,、第三代漢蘭達在中國:保留7座布局,、換2.0T發(fā)動機
廣汽豐田已正式宣布,,全新漢蘭達將于2015年3月20日上市。根據(jù)早些時候曝光的申報圖,,全新國產(chǎn)漢蘭達在外觀方面將采用與海外版相同的造型,,大尺寸的梯形進氣格柵使前臉看起來頗有氣勢。新車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855mm×1925mm×1720mm,,軸距為2790mm,。
全新國產(chǎn)漢蘭達在內飾材質和做工方面都有明顯提升,車內將采用2+3+2式的7座布局(是否提供5座版尚未確定),,并配備全景天窗,。配置方面,新車將裝配藍牙電話,、定速巡航,、方向盤加熱、BSM盲點監(jiān)測系統(tǒng),、后備廂電動開啟和發(fā)動機啟停系統(tǒng)等,,部分車型還將配備四驅系統(tǒng)。
全新國產(chǎn)漢蘭的動力系統(tǒng)將搭載2.0T和3.5L發(fā)動機,,其中2.0T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為220馬力,,3.5L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為273馬力,預計與發(fā)動機匹配的將是6速自動變速箱,。2.0T車型將采用18寸輪圈,,3.5L車型將采用19寸輪圈。
總結:通過以上歷史回顧我們可以看到,,豐田漢蘭達的定位非常明確,,它是一款完全面向城市的SUV,而不是一款越野車,。從2000年推出的第一代車型開始,漢蘭達就一直保持著獨特的優(yōu)勢:1,、外觀大氣,,空間寬敞;2,、人性化設計和舒適性到位,;3、性價比高,。這些特點使得前兩代漢蘭達成為公認的持續(xù)暢銷車型,,其國產(chǎn)后也有不錯的市場表現(xiàn)。第三代全新國產(chǎn)漢蘭達即將上市,,2.0T發(fā)動機將成為新的賣點,,只要定價合理,,預計新車還能再火一把,繼續(xù)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F(xiàn)在,,就讓我們共同期待3月20日新車價格懸念的揭曉吧。(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