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系統(tǒng)和駕駛感受
在說兩車的試駕感受以及測試結果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兩車的發(fā)動機賬面數據,,差距那是相當的大,。其中XTS用的是2.0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269馬力/5300rpm,,最大扭矩為355�,!っ�/2000-5300rpm;ES用得是2.5L排量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84馬力/6000rpm,,最大扭矩235牛·米/4100rpm,,搭配的都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如此大的數據差異,,兩車的動力表現能在一個水平線上嗎?不瞞你說,,在測試之前包括我和隨行的同事對此都有這樣的疑問,,那結果到底如何?我這里先劇透一下,,兩車的實測0-100km/h加速時間只相差了不到0.3秒,,至于哪臺更快,具體成績是多少,,請繼續(xù)看下文,。
先來說說XTS的駕駛感受,在起步初段,,發(fā)動機對油門的響應還算靈敏,,轉速攀升的也迅速,整體開著感覺比較輕快,,發(fā)動機的平順性以及車內的靜音表現都比較不錯,幾乎可以讓你忘記自己開得是一臺小排量四缸車,,這點給人感覺不錯,。
隨著速度的攀升,該車的中段加速表現也非常給力,,而且在100km/h以內任意速度段大腳油門的話,,它都能帶給你不錯的推背感,而此時的發(fā)動機也不會發(fā)出撕心裂肺般的吼聲,。進入高速巡航狀態(tài),,這款發(fā)動機的平順性以及噪音控制依舊出色,對于一臺四缸機,,能做到這樣,,算是很不錯了。沃德十佳發(fā)動機的名號,,還真不是蓋的,。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變速箱了,,這臺代號為6T70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日常行駛時表現還算兢兢業(yè)業(yè),換擋時間的把握以及換擋沖擊感控制得都還算不錯,,幾乎不會引起你的關注,,這是好事。當你的駕駛風格變得稍微激烈一些,,對油門的控制也不再那么細膩時,,這臺變速箱似乎就有點跟不上趟了,,變速箱的換擋時機會慢個半拍。在你深踩油門之后,,車輛總會遲鈍一下,,再一下子竄出去,感覺不是很好,。
同樣都是采用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的車型,,ES250的駕駛感覺則完全不同,無論是在何種狀態(tài)下,,這臺變速箱都能很好的領悟駕駛者的意圖,,日常駕駛換擋動作平順、輕柔,,但當你偶爾急加速時,,變速箱又能給予非常積極的響應,對換擋的執(zhí)行干凈利落,,毫不拖泥帶水,。可以這么說,,在擋位數相同的情況下,,如果ES的變速箱我能給9.5分的話,XTS的最多7分,。
說完了變速箱,,再來聊聊ES250的動力,盡管它的數據表現不占優(yōu)勢,,但得益于更輕的體重(XTS整備質量1840kg,、ES為1595kg、奧迪A6L為1740kg,、寶馬5系為1740kg),、更靈敏的油門調校,在中低車速下的提速表現以及順暢度絲毫不遜于XTS,。不過ES250的中段再加速表現與XTS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你深踩油門之后,車輛可以說是幾乎沒有遲滯的就竄了出去,,但卻很難提供猶如XTS那樣的推背感,,當發(fā)動機轉速超過約5000rpm以后,“嗓門”也開始變得粗獷,。
懸架就結構而言,,XTS有明顯優(yōu)勢,它采用的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后四連杠獨立懸架為基礎,還帶有MRC主動電磁感應式減震器,、空氣彈簧(后)并且大量使用了鋁制部件(XTS底盤解析),。而反觀ES呢?它的結構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橫向穩(wěn)定桿,;后獨立雙連桿麥弗遜式獨立懸架+橫向穩(wěn)定桿,,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產品。
懸架結構對比 | ||
車型 | 凱迪拉克XTS 28T領先型 | 雷克薩斯ES 250豪華版 |
前懸架類型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 | 麥弗遜式獨立懸架+橫向穩(wěn)定桿 |
后懸架類型 | 四連桿獨立懸架 | 獨立雙連桿麥弗遜滑柱式+橫向穩(wěn)定桿 |
可變懸架 | ● | - |
空氣懸架 | ● | - |
實際開起來,,兩車的底盤給人的感覺的確有點不一樣,,其中ES是走徹徹底底的舒適路線,它對路面顛簸的過濾非常到位,,同時對車身上下起伏的抑制也拿捏得當,,舒適性表現在同級車中算是名列前茅的,就算和寶馬5系,、奧迪A6L這些標桿類車型相比,,也不落人后。而且ES的舒適性還得到了試駕過該車同事們的一致認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里查看李毅的ES250測試文章和胡正暘在美國所寫的ES試駕文章,。
相比之下,XTS對路感的保留有點太多了,,它懸架調校給人的感覺似乎比幾個德系競品還要硬,,在過路面接縫時甚至都能聽到明顯的聲音,對于駕駛者來說,,可能感覺還不錯,很有存在感,,但對后排乘客來說,,這不一定是好事。畢竟在中大型車都更重視舒適性的大環(huán)境下,,XTS的這份堅守,,又能討好多少人?對于這級別車型的買家來說,,或許很多時候舒適比路感更重要,。玩運動,還是交給自己的小兄弟,,ATS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