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起“劃時代”,,內飾升級更像是“劃品牌”
Stingray的內飾升級同樣是顯著的。之前體驗過上代科爾維特 C6的同事跟我說那款車內飾的塑料感極強,,這也是科爾維特給我留下的顯著印象之一,。有些人覺得為了速度,豪華的內飾可以舍棄,,不過,,對于力爭成為一線跑車的品牌,,內飾升級必須是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這輛Stingray在A柱及遮陽板附近都使用了Alcantara材質,,完全是豪華車的配備,。
如今Stingray已經(jīng)拋離了塑料般的美式廉價,鋁材及皮質的使用,,幫助科爾維特向豪華靠攏,,我覺得用翻天覆地來形容Stingray的內飾升級一點也不為過。它擁有了21世紀跑車的戰(zhàn)斗氛圍,,同時用料和做工水平也呈指數(shù)級增長,。進入車內,只有方向盤上的科爾維特標志提醒我這是一輛不折不扣的美式跑車,,在質感上難以找到它與歐系同價位車型的區(qū)別,。我找了幾張上代C6的內飾,大家有興趣可以點開大圖觀賞一下,。感覺是五六萬元人民幣車型的工藝水平,,不忍直視。
貌似電子化的程度是當下體現(xiàn)一輛車科技感的最好方式,,所以Stingray也用上了機械式與電子相結合的儀表,。美中不足的是最需要機械式指針的轉速表采用了液晶顯示,它存在輕微遲滯,,極限情況下可能會延誤駕駛員的換擋時機,。在多媒體及舒適性配置上,我覺得可以給Stingray打滿分,,該有的一個都不少,。只是,Stingray用電子手剎取代了曾經(jīng)的機械手剎,,有些讓我這個機械手剎的支持者感到遺憾,。
Stingray的坐姿夠低,透過擋風玻璃可以看到修長的發(fā)動機蓋,,等紅燈時往邊上一轉頭看到的是輛轎車的玻璃下沿,。這次我讓186cm的同事來體驗乘坐空間,放在美國他也屬于偏高的,,我身高176cm,,頭部空間有一拳。
科爾維特雖沒有像科邁羅,、野馬那樣更偏向日常使用,,但這并不妨礙Stingray成為一輛乘坐感十分舒適的跑車,它的座椅在舒適度和運動感中找到了很完美的平衡,,加熱及通風功能的配備也會讓旅途更加愉快,。除了填充物比較單薄之外,,它出色的支撐帶來的舒適程度可與豪華車媲美。這款競技座椅仿佛為我量身定做一樣,,提供了充實的包裹,,也不會把我夾得難受,而上圖的大壯同事會覺得稍微有點擠,。
Stingray除了文中的硬頂車型,,還有軟頂?shù)某ㄅ癜妫矣X得硬頂車型更為棒,。首先它更漂亮,,且同樣給你享受戶外的機會,唯一不足的就是手動拆卸稍微麻煩,,但你也有所得,。科爾維特提供了多種車頂供選擇,,標配同色車頂,,其次還有我們這輛車上的透明車頂以及更貴的碳纖維車頂,而且同色車頂和碳纖維車頂還可再增加條紋圖案,。國外論壇里有一些朋友會買兩套車頂,,一套用著、一套放車庫,,就跟換手機殼似的隨心情使用,。
Stingray硬頂版車型官方的后備廂數(shù)據(jù)有425升,敞篷版車型也有差不多283升的空間,,論實用性,,自然也是硬頂車型更強一些�,?v使后備廂高度不允許它放下大行李箱,,但是你可以想想,很多車跑車的后(前)備廂想容納個包都費勁,,這么看來,,Stingray又贏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