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大概40公里之后,,我們來到了第一站碧沽天池景區(qū)的腳下,,想去到天池,,需要通過大概十公里左右的非鋪裝路面,。這里之前是林區(qū),,以伐木為主,,所以留下的道路就是之前林場工作用的道路,隨著時間的推進,,這條路的狀況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碎石路面已經算是很好的狀態(tài),更多時候你將面對的是連環(huán)的大坑和不知道底下有什么的水坑,。
此次試駕的是發(fā)現的高配車型,所以配置特別齊全,,包括空氣懸架,,可以改變車身高度,中央差速器和后軸的差速器都有鎖止功能,,另外還帶有低速四驅模式。有了這些配置,面前的道路就不再是難題,。而在實際駕駛時,,我只是把懸架高度升到最高,防止沒有看見的石頭撞到底盤,。四驅模式我放在了自動擋位置,,電子系統(tǒng)會通過傳感器來判斷需要做哪些事情,,而這也是電子四驅系統(tǒng)的好處,,也許對于專業(yè)玩家來說,它沒什么代入感,,但對于占比更大的普通用戶來說,這就解決了很多繁瑣的步驟,。你不必要弄清低速四驅到底在什么狀態(tài)下才可以掛進去,,掛入低速四驅時到底應該在什么樣的路面行駛等。畢竟這類用戶可能不會去做非常困難的越野體驗,,難度大概也就是今天這個水平,,所以簡單的方式更適合大多數人,此時你只需要按一下AUTO鍵,,一切交給電子系統(tǒng)來完成就好了,。
當然除了我這種“懶人”之外,路虎的全地形反饋系統(tǒng)其實也提供了5種模式選擇,,不想AUTO“到底”的車主,,也可以根據當前路況來選擇適應的模式。這樣的話,,電子系統(tǒng)也會預設在相應模式,,能夠提前準備好需要的事項,理論上對提升通過性也會有幫助,。當然最后還是得提醒一句,,想越野的話,輪胎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試駕車型使用了更大尺寸的液晶屏儀表盤,,從而能夠顯示更多的信息,界面設計也變得更美觀了,。針對越野來說,,你可以把儀表盤的左側設定為越野模式,這可以實時觀察動力分配的狀況,,差速器的鎖止狀況,,以及車輪的角度等,。同樣的信息也可以通過中央的液晶屏觀察到,另外在這里還能看見車輛的角度以及涉水狀態(tài),,在通過側坡時,,可以更好的了解路面和車身的狀態(tài),不過今天并沒有特別大的側坡,,所以這個數字始終沒有超過兩位數,,略有些遺憾。
整個爬山的過程中,,車速都無法提起來,所以雖然路程不長,,但卻用了不少的時間,。從路況的困難程度來說,這段路最考驗的是離地間隙,,因為經常有比較深的坑洼路面,,如果離地間隙不夠,就必須通過各種方法躲避或者繞開,,而升高了底盤的發(fā)現,,大多數時候慢速通過就行了,。地面的摩擦力不算低,,所以即使經過水坑時,也能保持足夠的牽引力,,不會有打滑的現象,,只有在山頂前的那一小段泥濘路段,需要更細微的控制油門,,避免車輪打滑而引起車輛行駛路線偏移,,然后撞到不該撞的東西,比如大石頭,。
電控助力的方向盤在非鋪裝路面表現很友好,,任憑座椅下的車輪和懸架如何掙扎,都不會把路面的振動反饋到方向盤上,,所以不需要時刻雙手緊握方向盤,,跟方向盤較著勁去駕駛。另外雖然路面顛簸,,但傳遞到車內的振動并不會太過生硬,。雖然經過坑洼時你會隨著車晃來晃去,但不會太難受,。
編輯點評:
在碧沽天池吃完午飯后,,原路返回前往納帕海,因為這一路跟之前的路況基本相同,,所以關于駕駛感受方面,,就不在重復描述,,在經過了7個小時,,共170公里的路程之后,又回到了出發(fā)地點,。一天的時間,,對于這輛路虎發(fā)現的體會也比之前更深刻一些。
新一代車型在進行轉型,,不像之前那么“硬核”,,去掉了大梁,在行駛表現上對城市駕駛時的舒適性進行了提升,,方盒子造型也變?yōu)榱爽F在的“外圓內方”風格,。之所以會有這種改變,也許是因為目標客戶更多時間都是在城市駕駛或者只是簡單的越野,,而對于更高級別的越野需求不大,,最終進化為現在的風格。其實單獨從脫困能力上來說,,發(fā)現依然保持著以往的水準,,這點從之前的幾次測試中就能看出。而駕駛發(fā)現的人,,可能并不會隨時去挑戰(zhàn)高難度的路況,,更多時候也許只是走的更遠一點,找到一個清靜的地方換個心情吧,。(文/汽車之家 祁子鑫)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