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中華V7面世時,,我最初并沒有被所謂的寶馬技術團隊深入合作產品,亦或是寶馬團隊調校與品控所打動,,畢竟如今哪款產品沒有點噱頭,?在我看來,想要扭轉乾坤,,重新煥發(fā)華晨中華品牌的活力,,一切還得實打實的產品力說了算!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對于中華V7這款產品,,我能理解華晨中華對于這款車的重視程度與期待,當我多次看到這款車歐洲的路試諜照時,心里怎么也能感受到這款車真的不是玩票的,。所以在與寶馬深度技術合作的背景下,,這款車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我這個真·寶馬車主還真產生了不小的興趣,,所以我們不如直入主題,,先看看它開起來如何。(靜態(tài)部分,?我們第二頁再和您聊,。)
寶馬技術支持,與麥格納聯(lián)手打造的全新M8X模塊化平臺,,為新產品提供了不錯的基礎,,隨之賦予的兩塊關鍵性拼圖——1.6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衍生于寶馬N18B16發(fā)動機,代號CE16,,輸出204馬力(150kW),,280牛·米扭矩,,技術包括雙渦管,、缸內直噴、Valvetronic可變氣門升程技術等,,并帶有超增壓功能,;匹配變速箱來自于格特拉克的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濕式的,。
單論這套動力系統(tǒng)的駕駛感受,,基本三點可以總結:平順性出眾、動力夠用,、低速綿軟,。動力系統(tǒng)的平順性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我看來只要定位是一款家用舒適型產品,,平順性是重中之重,,無論進口、合資還是國產產品,,這點做不好都要被批評,。中華V7在這點上做的很優(yōu)秀,尤其是發(fā)動機與變速箱的匹配,,表現(xiàn)的十分成熟,,換擋速度不能用快形容,但是動作基本不拖沓,,在平順性上挑不出半點毛病,。
當然了,,我認為華晨中華在這里也用了個小方法,為了盡量避免雙離合器變速箱低速換擋頓挫的問題,,發(fā)動機低扭輸出被一定程度抑制,,這從起步和再加速時變速箱所造成的動力低速輸出綿軟的感受上,能直接體現(xiàn)出來,。這個做法讓我想起了同為競品的全新哈弗H6,,同樣是7速濕式雙離合器變速箱,,表現(xiàn)的特征很相似,,但中華V7的動力匹配成熟度比它還是要優(yōu)秀不少的。
ECO,、標準以及運動三種模式下的動力輸出區(qū)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ECO這個佛系駕駛模式,真是隨了寶馬,。自然你也懂了,,都佛系駕駛了,大街上慢慢悠悠逍遙快活就好了,,所以和寶馬車型一樣,,如果你不是真缺油狀態(tài),就不用考慮經(jīng)常用它了,。標準與運動模式下的動力輸出都比較合適,,運動模式除了升擋變得不積極一些,也不會有太炸裂的表現(xiàn),,反而發(fā)動機的噪音可能還會引起你一些不適,,所以中華V7基本一個標準模式,就夠你用了,。
至于駕駛感受層面,,油門與剎車踏板是典型的德系產品調校風格,腳感適中,,整個踏板行程將虛位和力度拿捏的很合適,,有利于駕駛員上手和日常駕駛。方向盤的力度適中,,這已經(jīng)是針對最初非量產產品時做了一個適應性調整,,盡管在操控感和指向性上,中華V7沒有絕對的突出和精準,,但僅就轉向角度與車頭配合的動作來說,,調校的還是很合適的,不會給你日常駕駛使用造成麻煩,。
底盤調校在寶馬的技術支持下,,確實是中華V7的最大亮點,整體感很強,甚至在我看來能夠超越部分合資車的底盤設置,。感覺比較接近寶馬X1,,懸架在舒適性和支撐性之間尋找到了較好的平衡,懸架也是韌勁兒十足,,濾振能力出色,,絕不會讓你有顛簸的感覺。底盤的NVH工作也是很講究,,這一點真的比較出乎我的意料,,這樣的技術支持才是核心產品最需要的技術合作。
不過這些比較成熟的技術背后,,中華V7在動態(tài)方面也表現(xiàn)出了現(xiàn)階段所能看到的缺點,。一點是車身的隔音降噪不夠出色,尤其是對于胎噪與發(fā)動機噪音的控制我認為還有很大精進空間,。另一點就是動力儲備還不夠充足,,前面我也提到了僅達到夠用級別,應付個簡單超車雖沒問題,,但有時還是會讓你感覺有些笨重感,。最后我很關注這臺車的實際油耗表現(xiàn),只可惜這次試駕我并不能夠進行詳細的測試,,但如果油耗表現(xiàn)能夠相較于吉利博越,、哈弗H6等車型優(yōu)秀的更多,動力儲備的問題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