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系歷史] 面包車,,這是人們對廂式貨車的統(tǒng)稱,,更多的人對這種類型的車子視為與貨車無異。之所以人們有這樣的看法是由于廂式車的外形過于平庸,,當然這無可厚非,,本就以運輸為目的的車子,外形設計并不是重點,。然而世界上卻有一款廂式車生產了數(shù)十年,,得到了人們認可的同時還有更多的贊美,而更有趣的是這款車的其中一個車型還有著眾多的粉絲,。這個車型就是大眾的Microbus,而這個車型所屬的系列名為Transpoter(簡稱T系列),。下面就請大家跟我一起走進大眾Transporter的歷史,,來看看這款商用車事如何發(fā)展而來的。
● 第一代 Transporter(T1)
Transporter的設計概念最早出現(xiàn)于1922年,,當時的一款概念車Rumpler Tropfenwagen就體現(xiàn)了部分Transporter后來所采用的設計理念,,同時1930年也出現(xiàn)過一款類似概念的車子Dymaxion,但是這兩款車都沒有真正生產,。
『Rumpler Tropfenwagen』
『Dymaxion』
時間飛逝直到1947年,,一位荷蘭商人Ben Pon在西德的棉登市談判產品進口事宜,當他在大眾的工廠看到了一輛運輸平板車時來了靈感,。他認為大眾應該推出一款采用封閉結構設計并且成本低廉的車型以滿足二戰(zhàn)后歐洲重建的物流需要,。于是他立刻繪制了一個橢圓形的運輸車。
『Ben Pon當時的手繪圖』
Ben Pon繪制的這款車子采用整體式設計,,發(fā)動機和傳動系統(tǒng)位于車體后部,,而空出了中部和前部的大量空間以供裝載貨物。Ben Pon隨即將這個草圖交給了在場的大眾工作人員,,然而讓Ben Pon吃驚的是,,一年后大眾發(fā)給了他一封信,,信中表示當時的大眾CEO Heinz Nordhoff和技術部經理Alfred Haesner對他所繪制的車型很感興趣,,同時這款車已經進入了研發(fā)階段,。
『運輸線上的第一代Transporter』
1950年3月8日,,內部代號為T1的第一輛Transporter正式在位于西德狼堡總廠與甲殼蟲共線生產。很多人愿意將面包造型的T1稱為Microbus,,而實際上Microbus僅僅是T1的一個車型而已,。所以為了統(tǒng)一,,我們將在下文中統(tǒng)一使用Transporter名字,。同日,,第一輛Panelvan貨運版大眾T1交到了客戶手上,。
『當時印有Microbus的宣傳畫』
『Microbus的結構圖』
外觀方面,,第一代Transporter的外觀特征尤為明顯,,圓圓胖胖的車身線條,,前臉的V字形凸起區(qū)域,,碩大的VW標志,、前大燈和兩塊分別可獨立開閉的前風擋無不透露出非凡的個性,。大眾T1在早期的設計中曾考慮使用單塊曲線前風擋,受限于當時的制造成本不得不放棄該方案,;同樣,,前排車窗也因成本問題而放棄手搖而改為推拉式,這樣做的同時對車內空氣流通造成了一定影響,該車的塑料部件之少也是出于對成本的妥協(xié),,在那個年代金屬加工所花費的費用要比塑料低很多,,甚至連儀表盤都是由金屬沖壓而成,與車身連在一起,。
大眾T1運輸車基于甲殼蟲的后置發(fā)動機后輪驅動的設計,,裝備了最大功率25馬力的1.2L四缸風冷發(fā)動機;操控系統(tǒng)針對該車進行了適當?shù)母倪M和優(yōu)化,,四輪鼓式剎車統(tǒng)統(tǒng)加大了尺寸,;在扭矩有限的情況下,為提升加速能力在兩只傳動軸最外側和輪轂相接處各加了一個減速齒輪箱,;懸掛系統(tǒng)改變最大,,采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四輪獨立懸掛。
『敞篷版Transporter消防車』
『敞篷版Transporter消防車』
1950年6月起開始供應7,,8,,9人座的客車Microbus。1951年4月大眾推出了豪華型的Microbus又叫作Samba --車頂上不僅有全尺寸的帆布天窗還外加兩排的觀景天窗,,左右兩側增加后角窗,,滿足每位乘員的視角。
編者語:從第一代Transpoter面世到1967年停產的18年中,,總共生產了180萬輛,。在當時如此的銷量對于一款商用車來說,實屬不易,。僅僅是來自一個普通供貨商的建議,,大眾就將其應用并制造出了汽車,,這樣海納百川的胸懷也正是大眾能夠成為世界上知名汽車企業(yè)的主要因素之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