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2001年,本田技研推出了一款全球車型,,至今已在123個國家售出超過516萬輛,它身材小巧內(nèi)部空間卻很寬敞,,售價低廉卻帶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沒錯,這就是飛度�,,F(xiàn)在搭載Earth Dreams Technology(地球夢)發(fā)動機的國產(chǎn)第三代飛度已經(jīng)上市,,動力總成的變更讓它開起來比以前更“猛”。那么,,底盤部分究竟有何演變呢,?
第二代飛度(下文簡稱老飛度)與第三代飛度(下文簡稱新飛度)前懸架均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懸架同為扭轉梁式半獨立懸架,,底盤方面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細節(jié)方面,。通過拆解,我們可以看到本田“MM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
■ 前懸架
特點:總體結構并未改變,,細節(jié)部分變更。
自飛度車型誕生以來,,其車身不大,、內(nèi)部駕乘空間不小一直作為賣點,因此,,具備占用空間小,、結構簡單、重量輕等優(yōu)勢的麥弗遜式獨立懸架成為了飛度車系的選擇,。當然,,不僅僅是飛度這樣的小型車,,思域、雅閣這樣尺寸更大的車型也同樣選擇麥弗遜式獨立懸架作為其前懸架結構。
讓我們將目光繼續(xù)拉回到新老飛度上吧,新老飛度的前懸架結構同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材質(zhì)方面也保持一致地選用鋼制,就連防傾桿連接桿也均固定在彈簧支柱上,。當我們抱著玩“大家來找茬兒”的態(tài)度找尋二者區(qū)別時,我們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
新老飛度前懸架部分主要區(qū)別就在于下控制臂與副車架的連接方式,,老飛度下控制臂與副車架采用軸向襯套橡膠襯套連接,新飛度采用普通襯套連接,。其次,,在下控制臂的制造工藝上,二者也存在區(qū)別,。新飛度的下控制臂使用鋼板沖壓成型,,老飛度則是鋼板沖壓后焊接成型。
新老飛度的副車架均采用類似英文字母H的造型,,相比那些副車架前端與兩側縱梁固定,,從而與副車架后端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結構的全框式副車架而言,這種造型的副車架在車輛碰撞時,,不能第一時間與防撞梁和車身縱梁一起承擔撞擊力,。當然,最終的保護效果還是與整車的被動安全工程有直接關系,。類似英文字母H造型的副車架也不并不是沒有優(yōu)點,,這種副車架結構占用空間更小、質(zhì)量更輕,、布置更為簡單,,這些特點是新老飛度選擇它的重要原因。
轉向助力方面,,新老飛度均使用了電動助力轉向,,這項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才逐漸應用到量產(chǎn)車上的轉向技術仍然是基于齒輪齒條式轉向機構而來,不過其助力機構更為簡單,,舍去了液壓泵,、儲液罐、液壓管路和轉向柱閥體等結構,,因此占用空間更小,。對于空間不大的小型車而言,這種優(yōu)勢更加明顯。
此外,,對于動力表現(xiàn)本就不算充沛的小型車而言,,電動助力轉向相比液壓助力轉向?qū)τ趧恿Φ南母。淮嬖谝簤罕没螂娮颖眠\轉的噪音,。
前懸架部分其它細節(ji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