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懸架結構對比
同前部底盤相比,,兩臺車的后部底盤結構就有較大差別了,。比亞迪宋采用了類似“井”字形的副車架,而東南DX7則采用了類似“一”字形的副車架,�,!熬弊中胃避嚰鼙容^占用底部空間,“一”字型副車架具備更多空間優(yōu)勢,。理論上講,,具備防傾桿與加強桿的懸架,無論在側向支撐力還是剛性方面,,在調校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由于后副車架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兩臺車雖然都是多連桿式后懸架,但在實際布局設計方面不太一樣,。比亞迪宋的后懸架缺少防傾桿,,后減振器有一個相對于東南DX7來說更大的角度,這可能是基于整車開發(fā)過程中對乘員艙空間布局的考慮,。
●后懸架細節(jié)對比
兩款車的減振機構都采用了減振器和彈簧分體的設計,,但基于整車開發(fā)的差異,減振器上端的固定位置有所不同,,比亞迪宋的減振器傾斜布置在車底,,而東南DX7則是將減振器近乎垂直的布置在了輪拱側,相比之下,,傾斜布置在車底的減振機構有助于乘員艙后部空間的打造,,而垂直布置的方式則有利于操控性能的調校。
關于輪拱內外露的油管與減振器的問題,,是因為布局不同而造成的設計區(qū)別,,比亞迪宋的布局方式可以將油管與減振器藏在車底,故可以設計成全包裹式的輪拱包裹,,在砂石路工況下起到更好的保護效果,。
綜上,由于定位同為緊湊型SUV,,為控制成本和擴大車內空間,,后懸架設計必然要做出一定妥協。兩臺車都采用了對路面動態(tài)響應較好的多連桿式后懸架,,雖然名字相同,,但在設計與結構布局方面卻大不相同,各有優(yōu)勢,。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