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 前面三章中國自主變速箱文章已經為大家系統(tǒng)地梳理了中國變速箱行業(yè)從無到有的整個歷程,,評論區(qū)大家反響也十分熱烈。在整個系列的番外篇,,我們聊聊大家關心的基礎工業(yè)還有前面總是出現(xiàn)的“缺乏本土變速箱供應商鏈的問題”,。帶大家看看很少出現(xiàn)在大眾視線中的供應商們的供應商是怎樣一個情況,通過對他們的了解,,或許你會對中國機械,、汽車制造有一個更清晰地認知……
◆供應商的上游是什么?
當我們談論供應商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什么,?是博世的鋼帶?是德州儀器的汽車處理器還是米其林的輪胎,?其實這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墓⿷�,、那些極具代表性的產品遠沒有看到的那么簡單。 以變速箱為例,,一臺好的變速箱并不是一家供應商的成果,,從比較大的錐盤、液力變矩器到小的軸承,、滾珠等,,或多或少都有更上游的供應商參與其中。
以大眾為例,,他的一個車型可以是虧本賣(比如輝騰或者布加迪),,但他其實可以從盈利的車型中找到平衡。類似吉利則有開二供的情況,這會損害供應商的利益,。還有一種情況是主機廠把虧損車型的失利與供應商共同承擔,,這就突破了供應商的底線,所以說對于供應商來說都十分重視分開結算研發(fā)和模具費用,。
不同的市場的狀況讓底層供應商發(fā)展的十分艱難,。最基礎的供應商體系發(fā)展不起來,變速箱供應商就不得不找國外供應商,,這勢必造成成本的上升,,同時國外供應商也會對出貨量和價格有更高要求,對變速箱的供應商會有極大制約,。
OK,,了解了目前國內供應商的一個大背景,下面我們聊點干貨,。我們先來看看CVT變速箱的零部件構成,。
從零件組成來說,CVT變速箱結構大同小異,,核心部件主要就是圖中展示的部分,。以萬里揚CVT25為例,其中液力變矩器來自愛思帝,,鋼帶和油泵來自博世,,軸承來自NSK,閥體毛坯來自麥特達因,,鑄造件則來自鴻圖,,除此之外還有大陸、泰克等最上游的供應商產品,。
我們通過四家主要的上游供應商來了解一下國內的供應商體系現(xiàn)狀,,雖然不夠全面,但見微知著,,從他們的故事里或許我們能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中國汽車市場,。
◆廣東鴻圖:曾經的本田附庸,如今的鍛造巨頭
廣東鴻圖是萬里揚CVT25變速箱殼體的上游供應商,,這家企業(yè)成立于2000年12月,。在我們的印象中,這些常年堅守幕后的中國汽車產業(yè)鏈供應商很少拋頭露面,,此行也是機緣巧合才讓我們如此近距離的去了解它,。
聊起它就一定要提及廣州本田。1998年,,本田成為了廣州標致重組項目的救命稻草,,不僅給廣州政府解決了之前留下的近30億元的債務問題,,還讓廣州政府重拾起了信心。
當然,,本田進入中國市場也絕不是傻傻地送錢來了,。從1998年7月份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到1999年3月份首臺雅閣車型走下生產線,,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都是為了在中國市場上快速賺得第一桶金。在那時,,廣東鴻圖就已經開始與廣州本田有了業(yè)務往來,。
◆美國車橋公司:來自美國的“奇瑞精機”
麥特達因在供應商領域一直擁有獨特的地位,其根本原因就是對閥體的設計,、生產有著自己的核心技術同時在傳動和鍛造領域有極其深厚的技術儲備,。為什么一家供應商有這樣的技術儲備,從它的發(fā)家史就能說明一切,。
麥特達因的前身是美國車橋公司(AAM),。AAM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初和汽車工業(yè)的早期階段,1917年,,美國通用的業(yè)務擴張到航空領域,,當時在底特律建造了飛機零件制造廠,AAM就是在這個飛機零件制造廠的基礎上成立的,,直到現(xiàn)在AAM的總部都在這里。
后面的故事就順理成章了,,從1994年開始到1998年,,AAM進入了快速發(fā)展期,到了1999年便進去全球擴張,,這一擴張就是6年,,全球化的發(fā)展讓AAM規(guī)模越來越大,在2005年終于進入中國,,并在2017年完成了對麥特達因的收購,。
從這一點來說我們的變速箱技術依然有很多核心技術還不夠成熟。除了萬里揚,,AAM作為美國企業(yè)最多的合作伙伴也是來自美國,,比如通用、福特,,而沃爾沃曾經在福特旗下,,因此也與AAM有很多合作。
目前,,AAM正在加大對中國區(qū)的投入,,公司的技術人員也越來越本土化,從某種角度上說是好事,但從閥體設計生產這個角度說,,其實我們在核心技術上雖然已經有所掌握,,但依然不夠成熟,依然沒有成熟的閥體類中國供應商,,這種情況也不會在短期內改變,。
◆博世:靠一條鋼帶壟斷整個行業(yè)
對于供應商博世,我覺得已經不需要太多的文字去介紹,。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這篇文章對博世進行詳細的了解,,背后的巨人(2) 老牌汽車配件商德國博世
不過隨著中國主機廠和本土供應商在開發(fā)方面的提升,博世坦言他們的壓力越來越大,,第一個方面是中國客戶對系統(tǒng)和產品的認識和理解比較深入,,第二個是中國廠商對效率的要求極高,這是跟國外客戶不同的地方,,這就要求博世擁有又快又好的完成產品的能力,,這顯然是十分困難的。
◆NSK:令人肅然起敬的“強迫癥”供應商
NSK是一家獨資的日本公司,,總部是在日本的東京,,作為世界上最頂級的軸承類、精密機械產品供應商,,NSK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正式發(fā)展其在海外的事業(yè),。目前,在全球28個地區(qū)建立了生產,、銷售和技術網絡,。
除此之外,NSK在國內還涉足產業(yè)機械和家電產品,,比如機床,、建筑機械、空調,、洗衣機等,。總的來說,,NSK與歐洲的博世,、美國的AAM給我們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感覺。如果說博世,、AAM是開放,、自由的,NSK就是嚴謹,、細致的,,當然這是只是主觀上的比喻,,并不是指歐美供應商不嚴謹。NSK的工廠和試驗室將日本人骨子里崇尚的匠人精神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一絲不染的白色墻壁十幾年如一日,,各個工程師都是整齊的襯衫、筆直的褲裝,,對于自己的答復也極其謹慎,。伴隨著車間靜謐的電機旋轉聲音,你根本無法聯(lián)想到這是一家供應商工廠,�,;蛟S正是這種精神才能讓日本供應商在精密加工方面有所建樹,這也是我們中國供應商應該學習的地方,。
編輯點評:到這里,,我們整個中國變速箱血淚史系列文章就要告一段落了。截止上一篇,,我們這個系列文章的評論已經超過了2600多條(有什么疑問也可以來我的微博互動),,可以看到其實大家都是十分關注中國制造業(yè)的。但不可否認,,我們的路其實才剛剛開始,,從這篇文章也能看出,我們在精密機械方面依然被國外供應商制約,,萬里揚的供應商體系中國外供應商占據(jù)了大部分,,雖然也有廣東鴻圖這樣的快速崛起的鑄造巨頭,但還遠遠不夠,�,;叵肭疤熘楹:秸股弦伙w沖天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中國研究TVC技術默默無聞了大約20年,,這次終于一飛沖天,很多現(xiàn)場的軍迷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按照空軍的慣例雖然叫驗證機,,但如果拿來展示其實就有了十足把握,這也從側面提前出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反觀汽車行業(yè),,如果我們汽車工業(yè)也擁有這種精神,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汽車工業(yè)也會再次騰飛,。
未來,任重而道遠,。(汽車之家 圖/文 冷曉陽)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