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碼] 個性、潮流,、前衛(wèi),,這三個關鍵詞是幾乎每一家汽車品牌都會關注的點,。越來越多的90后,、95后甚至00后涌入購車大軍當中,幾乎沒有一家車企打算放棄掉這一塊前景可觀的大蛋糕,,就在這些千奇百怪的創(chuàng)新設計當中,,身為90后的我(雖然長得有點顯老)特別想問一句:你們究竟懂不懂年輕人想要什么?今天,,名爵帶著它的新設計語言,,要來和我聊聊關于年輕人的那些事兒。
○ 到底我們年輕人怎么想的,?
在這個“快時代”背景下,,一切新鮮事都過得特別快,,媒體熱度過得快,潮流文化換得快,,前段時間我還吵著要去打卡的網紅炸雞店,,如今也和鬧市區(qū)的肯德基差不多客流了。這倒不是說我們年輕人不知道沉淀,,畢竟時代發(fā)展的也太快了,而年輕一代新鮮血液又似乎把自己的時間看得很重,,閑暇之余逛逛B站刷刷抖音也就成為了常態(tài),。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這些年輕人在消費觀上面與前輩有著很大的不同:再窮也要追求個人生活品質,,喜歡的東西誰都不能勸一定要買回來等等等等,。用現在比較標簽化的形容,就是追求感性消費,,自我消費,,個性消費。這種消費理念看上去有些“沖動”,,但你換個思維去向,,本來年輕人掙得就不多,還不說把這點兒錢花到心坎里,,先爽了再說,。
總結下來,我覺得用四個字形容當代年輕人非常合適:及時行樂,。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fā)生什么,,什么東西突然出現,什么事情突然火了,,什么文化突然流行,,這都說不好。既然如此,,我就活給我自己看,,買車也買個痛快,買個特別的,,管他別人怎么說呢,?
所以我并不希望這種消費觀念得到否定,通過個性的事物尋找共鳴,,獲得同好,,獲得快樂,這難道不是年輕的你最想干的事兒嘛,?車不再是單純的代步工具,,讓車代表你的審美與品位,體現與眾不同的個性,從內心得到滿足,,那這車你也自然就很想買回來天天開了,。
○ 某種層面上來說,全新名爵5(參數|詢價)傳承了品牌最核心的價值觀
說完了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咱們再來聊聊車本身,。了解名爵品牌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這一品牌定位運動化,,但這種定位并非是那些遙不可及的產品,,反而它還有些“平民英雄”色彩。
名爵MGB GT如同福特Mustang一樣,,它們都是一個時代的標簽,,它們讓有趣而個性的跑車進入尋常百姓家,也在名人貴族中圈粉無數,,它們都很偉大,,都是汽車界的卡西歐G-Shock,那種無論你有錢沒錢都繞不開的一個選項,。某種層面上來說,,這就是流行文化與潮流文化的早期表現。
當然,,我不敢斷言全新名爵5也會成為經典,,它的銷量如何還要看之后公布的售價,但從設計角度來看,,這臺車做到了夠個性,,夠炸眼,而這也正是第三代名爵“燃動科技美學”設計語言所要表達的關鍵:張揚,,甚至于有點兒“愛誰誰”的感覺,。
想把一臺車設計的很“另類”其實不難,但想要兼顧一定程度的實用性,,還能讓這種張揚前衛(wèi)的造型不會顯得不自然,,這就很考驗設計團隊的能力了。為此,,邵景峰帶領設計團隊,,從新設計語言建立到整車造型完成,幾乎全盤交給年輕一代設計師們主導整個過程,,任其天馬星空的同時,,背后默默支持并加以完善,保證整個突破性的設計語言顯得更加自然,,視覺感受有沖擊但比例保持協(xié)調,。
作為名爵新設計語言的首款轎車,,整個車頭較之前的設計更加大膽,甚至于很競技,,頗有很多近幾年歐洲跑車的設計調性,,尤其這個前格柵的處理手法真挺夸張的,不管你能不能接受,,最起碼做到了足夠矚目,,年輕人不就想個性點兒成為與眾不同的焦點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