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一:U型溝
老掌溝全程有三個比較考驗車的難點,,難度依次增強,。第一個項目是U型溝,,難度不大,,是三個項目中最簡單的,,檢驗接近角和離去角,,另外上坡時可能會遇有簡單的交叉軸,,所以車輛的限滑能力也會得到初步的驗證。
馭勝在此項目中輕松通過,,上坡時車輪形成交叉軸,,電子系統(tǒng)檢測到打滑之后能迅速反應(yīng),對打滑車輪進行限制,,柴油發(fā)動機的低扭強勁,,完成這個項目不成問題,洪琦也因此對這臺車信心十足,。
羅浩和陸風X8在這個項目中表現(xiàn)得很輕松,,掛入低速四驅(qū)扭矩得到2倍放大,,由于伊頓差速鎖需要較大轉(zhuǎn)速差才能鎖止,所以在項目測試中陸風X8明顯要比馭勝開的更為暴力,,伊頓差速鎖的反應(yīng)并沒有馭勝的電子限滑快,。
哈弗H5與陸風X8的表現(xiàn)基本相同,同樣是使用低速四驅(qū),,伊頓差速鎖面對交叉軸時毫不猶豫的鎖止,,結(jié)果自然是順利通過。
看到其他人的表現(xiàn),,我自然也滿心期待看到他們?yōu)槲覛g呼的樣子,,因為北京40在各項數(shù)據(jù)上其實都更占上風,比如更大的接近角和離去角,,更短的軸距和更大的扭矩放大,。但按照相同的路線進行測試時,卻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后橋的限滑差速器能力不行,,對于打滑車輪的抑制效果不佳,根本無法推動車輛通過交叉軸,。相同線路嘗試多次也不行,,不禁令人失望,最被看好的車竟然在第一個項目中就這么不順利,,最終更換路線通過。
項目一小結(jié):
U型溝的項目難度實際不大,,陸風X8,、哈弗H5以及馭勝依靠自身的限滑都能非常順利的通過測試,之前最被看好的北京40卻并不順利,,原本以為后橋限滑差速器能在越野中提供非常大幫助,,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限滑效果不理想,,對于脫困的幫助甚微,。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