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技術設計] 在那些步入而立之年的車友們記憶中,在那個中國人看慣了北京212,、上海的1980年代,,有一部分共產主義國家汽車進入到大家的視線,這其中就有一款身形小巧、外觀方正的越野車型,,它說不上精致,,但卻有著強悍的越野能力和獨到的俄式設計,這就是拉達·尼瓦(LADA NIVA),,一款誕生于1970年代,,至今依然不失風采的傳奇越野小車。
● 尼瓦車型背景簡介
拉達汽車聯(lián)合工廠從1966年開始組建,,在建立之初,,拉達便決定以菲亞特的家用車型作為復刻版本,首個被選中的是菲亞特124,,1970年4月,,拉達開始生產自己的第一臺新車,到1984年時,拉達的制造總數量已達到1300萬輛,,成為國民車,。
『基于菲亞特124的拉達1200』
盡管尼瓦(工程代號2121)的很多配件還是來自拉達先前的轎車車型,但它已經是拉達第一款并非基于菲亞特車型的新車,,它從1977年開始生產,,時至今日,除開動力,、傳動,、內飾等環(huán)節(jié)不斷演化之外,它依然保持了最初的車身,、懸掛,、四驅系統(tǒng)等設計,可以說在這一點上,,它和另一款傳奇越野車奔馳G級非常類似,。
最初的尼瓦裝備了一臺1.6排量的4缸汽油機,最大功率54kw,,最大扭矩126N·m,,這在1980年前后是個相當不錯的參數,搭配4速或者5速手動變速器,,它能達到130公里/小時的最高車速(這對于同期的北京212是不可以想象的),,而以90公里的時速巡航時,它的百公里油耗為8.25升,,這在當時也是很經濟的。
『尼瓦早期使用的1.6排量化油器汽油機』
此后,,拉達也對發(fā)動機進行了不斷的的改進,,最大的變化就是引入了一臺來自通用的1.7排量單點電噴汽油機,這臺發(fā)動機也在拉達身上服役了相當長時間,,此外,,尼瓦的后備箱開口也有所降低,,有助于搬運大件行李。直到2004年,,由博世提供的多點電噴系統(tǒng)才出現(xiàn)在了尼瓦的上面(依然為1.7升排量),,不過其功率也只有區(qū)區(qū)60kw。另外,,在部分地區(qū),,尼瓦也采用標致的1.9升柴油機。
『尼瓦后期車型采用的1.7排量多點電噴發(fā)汽油機』
『采用1.6(上)和1.7多點電噴(下)汽油機的尼瓦內飾』
除開俄羅斯之外,,尼瓦由于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和靈活的車身在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是軍用、警用和很多特種行業(yè),,都選用了這款小而強悍的越野車,。即便是有著不錯汽車工業(yè)基礎的德國、捷克等歐洲國家,,尼瓦也獲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用于特種用車,更成為越野迷的座駕,。
『曾經作為警車使用的尼瓦』
『改裝為鏟雪車的尼瓦』
『捷克的準皮卡版本尼瓦』
雖然尼瓦在中國內地已經式微,,但是在臺灣地區(qū),尼瓦依然有著不少擁躉,,它依舊在山地和溪水之間飛馳,,展現(xiàn)著自己的越野能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