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
提到英國以及英國的交通,您腦海里蹦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相信無論是否去過英國,,下面這張照片中的兩位主角您都不會陌生。
● 黑色出租車(Black Cab)
很多人都喜歡將英國,,尤其是倫敦的出租車統(tǒng)稱為TX4,,其實這是錯誤的�,!昂谏鲎廛嚒钡臍v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是由英國老牌上市公司MBH的LTI公司專門按照英國倫敦交通運輸署的要求而設計制作的。而LTI公司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專業(yè)制造出租車的汽車廠商,,我們今天常見的“黑色出租車”已經歷經4代,,而LTI出租車廠最新的心血結晶的名字才是TX4,于2006年10月首度問世,。
倫敦出租車的雛形據說出現(xiàn)在1625年前后,,當時的倫敦酒吧提供一種非常貼心的服務:用馬車送喝醉的顧客回家�,,F(xiàn)在的酒吧不太可能采用馬車送喝醉的顧客回家,那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見到的倫敦出租車采用這種車廂高聳,,如紳士禮帽一樣的造型呢,?這還要從20世紀40年代說起,當時的倫敦出租車設計有許多特別的規(guī)定,,比如車廂高度必須讓乘客可以不用摘掉英式高禮帽而坐直身體,,這個規(guī)定至今還保留著,但原因只是為了方便使用輪椅的乘客,,這也就是我們看到倫敦出租車這個樣子的原因之一了,。
『通過對比可以看到新老款的外形并沒有較大的改變』
“黑色出租車”能容納最多5個乘客,副駕駛沒有設置座椅所以不能載客,,但是可以擺放行李,,乘客都是由后門上車。同時”黑色出租車“開動之后門會自動上鎖,,在出租車完全停穩(wěn)之后,,車門會自動開鎖,這一設計是為了防止乘客在行車途中誤開車門造成危險而設計的,。同時黑色出租車”的駕駛員要經過3年嚴格的培訓和考試,,取得資質才能夠上崗。培訓不僅是駕駛技術,,還有英國倫敦的歷史地理人文知識,。在倫敦,有幾百個博物館,,出租車司機要能夠準確記住地址和路線,。所以,英國的出租車司機普遍得到社會的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旗下的英倫汽車已經開始生產TX4車型,造型,、內飾方面均原汁原味的保留了TX4濃濃的英倫氣息,,只是這售價實在有些過高。
相關鏈接:
20萬元的出租車,?上海英倫TX4首家實拍
//zphnet8.com/advice/200906/62709.html
● 紅色雙層巴士
常見的英國紅色雙層巴士是由英國Associated Equipment Company(AEC)車廠推出的一款雙層巴士,,它的英文名字為AEC Routemaster,中文直譯為AEC路霸,。AEC路霸由AEC公司以及倫敦運輸局合作設計,。設計工作于1947年開始,并于1954年第一次亮相,;1956年2月8日正式開始在倫敦服役,。
AEC Routemaster也有自動擋和非自動擋之分,,自動擋被涂裝成紅色,而非自動擋被涂裝成綠色,。
1958年至1968年,,倫敦運輸局總共購入2761輛AEC Routemaster。有趣的是,,在Routemaster的服役時間里,, 倫敦運輸局分別引入Daimler Fleetline以及Leyland Titan B15兩款巴士,但都不能完全取代它的位置,,甚至反過來被Routemaster淘汰出倫敦。
早期的Routemaster巴士后出入口并不附設閘門,,只有一個平臺及扶手,,而司機與車廂是完全分隔的。但是檢票員要兼顧上下兩層之乘客,,因此制造很多逃票的機會,。
1982年開始已率先有部分Routemaster退役,被賣往英國其他地方服務,。但由于車型越來越舊,,維修費用不斷增加,而巴士本身需兩人運作,,對成本開支是一大壓力,,因此Routemaster逐漸被司機兼任檢票員的新式巴士代替。踏入1990年代,,倫敦已剩下數(shù)百輛Routemaster,,皆被翻新并更換引擎,但只服役于倫敦市中心部份路線,。1999年英國政府鼓勵巴士公司轉用低地臺巴士,,而Routemaster不設巴士低臺,并不方便傷殘人士乘搭,,結果在低地臺巴士大行其道下,,退役步伐加速。2005年12月9日下午,,當最后一輛Routemaster行走159線完畢之后,,Routemaster就宣告結束于倫敦的常規(guī)巴士服務。
全文總結:
在文章進行到這里時,,按慣例會做個編輯的總結,,這期我不想再說那些官方的調調,不想千篇一律的對英國汽車工業(yè)衰落表示惋惜,。我們可以看到今日碩果僅存的英國汽車品牌,,雖已成為其他品牌的“嫁衣”,,卻仍舊像英國人推崇的紳士一樣挺立在浪潮中,它們的性格鮮明,,意志堅定,,保持自己品牌特有的風格,銷量的萎靡也無法動搖它們的信心,。在英國人眼里,,堅持自己的理念和信仰才是他們造車的原則,即便面對著身邊同行們一個又一個倒下,,英國人似乎也從未想過要低下他們高昂的頭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英國汽車品牌的未來只能交給時間來檢驗,,而這些經典的設計將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中。(文/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 汽車技術很難懂,?汽車設計太遙遠,?誰說的?這些內容也可以很有趣,!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