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系歷史] 紅橙黃綠……各種“維生素色”,。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時尚靚麗的甲殼蟲游弋于城市的公路上,,不是她太普遍了,相反,是她太稀缺而顯得很是惹眼,。個性十足的外表,偏高的售價,,不太實用的空間,,使這款大眾車在國內成為一些小眾人群的代步玩具。雖然國內銷量并不理想,,然而實際上在世界范圍,,甲殼蟲已經大賣特賣幾十年,總銷量超過2000萬輛,。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甲殼蟲的歷史,。
甲殼蟲的由來
保時捷•希特勒•大眾•甲殼蟲
任何事物的誕生都有著獨特的源動力,,甲殼蟲的誕生,,就因為希特勒的一句話:“我們要生產出一種老百姓都買得起的國民車!(根據漢語習慣意譯)”于是,,委以重任的費迪南德•波爾舍(Ferdinard Porsche 1875.9.3 – 1951.1.30波爾舍為Porsche譯名,,而“保時捷”則是Porsche車系在中國大陸的譯名及商標)將之實現,這就是風靡全球的甲殼蟲車型,。誰能想到,,可愛的外表下,淡淡的隱現一絲十字徽章的水印,。
甲殼蟲原型車(1931-1937)
從草圖到樣車,,從量產計劃到小批量產,波爾舍的愿望得以實現
甲殼蟲的原始草圖始于1931年,,波爾舍在奔馳等公司因才華橫溢而受到排擠后,,自立門戶,成立保時捷汽車公司(當時以設計為主),,并設計出一款車型草圖,,目標是收入一般的廣泛群眾,當時他并沒有實力生產汽車,,于是將此項設計向各大汽車廠商推薦,,但未被重視。
1934年,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是真正意義上的甲殼蟲元年,,或者說是“受孕日”。剛剛上臺不久的希特勒希望制造出一款簡單耐用的國民車(即使上文那段話),。這與波爾舍博士想法不謀而合,,所以該項目也交由波爾舍來完成。希特勒又另外將此車具體量化:1000馬克以下,,可以乘坐2個成年人和3個兒童,,風冷發(fā)動機,時速可以達到100公里,。表面上看,,希特勒的想法與波爾舍的“國民車”想法英雄所見略同(如果希總可以算是英雄的話),,其實這種設計擁有著很強勁的戰(zhàn)略眼光,。
當時的車型因為暫時無法解決冷卻問題,故背部為如此造型
1935年,,樣車誕生,,搭配0.7L排量4缸22馬力發(fā)動機,甲殼蟲初具雛形,。
1936年,,3款VW3樣車在德國巡演,并于年底的兩個月,,在無需任何偽裝的前提下玩兒命的跑了50000公里來測試,。試到最后,波爾舍和民眾都覺得“OK,,沒問題,!”于是進一步測試。和上市前的準備,。
1937年,,VW3馬不停蹄的測試,最終得到官方的認可,,準許批量生產及發(fā)售,。
德文“Versuchswagen”,翻譯成中文即為:測試車
第一代甲殼蟲(1938年)
剛剛量產但風云大變,,年輕的孩童未成壯丁便應征入伍
1938年,,甲殼蟲降生。大眾汽車制造工廠于狼堡建設,。但當時并無甲殼蟲之稱號,,只有大眾“Volkswagen”之名,和另外一個別名“KDF wagen(力量貫穿快樂的汽車)”。此時發(fā)動機略有提升,,排量0.986L,,4缸,24馬力,,車重750公斤,。在《紐約時報雜志》上,美國人認為這輛車像“一只可愛的小甲殼蟲”,,于是有了“甲殼蟲”的外號,。然而“KDF”正準備大批量生產并投放市場之際,遭遇不順,。
1939年,,二戰(zhàn)爆發(fā)了。現有車輛以及欲將生產車輛全部轉為軍用車輛,,可愛的造型,,也即將接受炮火的洗禮。波爾舍博士,,也由民用汽車設計大師,,轉為戰(zhàn)爭機器——坦克的設計師。只可惜Jeep威利斯的美式豪放,,戰(zhàn)勝了德系的謹慎婉約,,正如幾十年后的今天,兩系車型成為了雌雄風格的代表,。
基于甲殼蟲開發(fā)的軍用車型——VW82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