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駕駛裝備:駕駛模式有豐富的選擇性
除了動力系統(tǒng)之外,其它與駕駛相關的裝備跟燃油版也有一定的差別,,其中最明顯的是駕駛模式選擇更加豐富,。此外,由于采用的是“插混”系統(tǒng),,因此它的底盤也做了重新的調校,,整車的重心下降了10mm,駕駛感受值得期待,。
● 加速測試
測試之前,,我將駕駛模式切換到“HEV+SPORT”,并關閉車身穩(wěn)定控制以減少電子系統(tǒng)對它的束縛,。在電量充足(70%以上)的前提下將加速踏板一腳踩到底,此時它的起步動作比較粗暴,,前輪也有明顯的打滑,,實測出來的0-100km/h加速時間是7.96秒,與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非常接近,。
顯然,,這還不是它的最快“破百”時間,須知道驅動輪打滑比較嚴重意味著部分動力被白白浪費掉了,,加速時間也隨之而變長,。于是,接下來的測試我沒有關閉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希望通過電子系統(tǒng)來抑制或減少前輪打滑的問題,。經(jīng)過多次嘗試,雖然前輪仍有輕微的打滑,,但結果不出所料,,最終實測它的0-100km/h加速最快時間是7.72秒。更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連續(xù)多次做全力加速測試,,它的“破百”時間均能保持在7.72-7.8秒之間,加速成績十分穩(wěn)定,。
7.72秒的0-100km/h加速時間意味著它的動力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已經(jīng)算是充沛的水平,。由于目前該級別與之價位接近且類型相同的競爭對手并不多,因此在未來一段較長的時間里它的競爭對手跟宋PLUS燃油版基本相同,,而跟這些競爭對手們相比,,它在加速性能方面的優(yōu)勢則是顯而易見的,最起碼高了一個級別,。
與剛才提到的競爭對手們相比,,它的中途加速能力也有更出色的表現(xiàn),,40-80km/h加速只需要3.8秒,而80-120km/h加速則需要5.3秒,,這兩組加速數(shù)據(jù)甚至不遜色于同級別部分搭載2.0T汽油發(fā)動機的競爭對手,。更重要的是,得益于驅動電機的動力輔助,,在中途加速時,,它的動力響應迅速,動力輸出直接有力,,而駕駛者的主觀加速感受則是既暢快又舒適,,相同或相似的動力感受恐怕是沒幾個搭載純?nèi)加桶l(fā)動機的同級別競爭對手能夠給予的。
它的動力表現(xiàn)與選擇的駕駛模式相關,,同時與電量多少也是密切關聯(lián)的,。當電量在25%-70%區(qū)間時,采用跟之前相同的方式繼續(xù)測試,,它的0-100km/h加速最快時間是7.93秒,,相對電量充足時(70%以上)慢了0.21秒,差距并不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加速中后段電動機的動力輔助減弱了。但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因為我在連續(xù)地做測試,,并且有測試數(shù)據(jù)作為輔助,這點差距確實很難發(fā)現(xiàn),。
當電量在15%-25%區(qū)間時,,全力加速可以明顯感覺到它的起步不如之前那樣有點兒粗暴,前輪也沒有任何的打滑,,但車身反應還是比較迅速的,,起步動作也比較輕快。經(jīng)過多次嘗試,,此時它的0-100km/h加速最快時間是8.10秒,,與電量充足時實測的最快成績7.72秒相比僅是慢了0.38秒,差距真的不算大,,動力輸出的穩(wěn)定性值得稱贊,。
話雖如此,但也沒必要為此而過于擔憂,,因為它的“補電”速度足夠快,,稍等片刻讓發(fā)動機充電或者讓它多滑行一點點距離,電量很快就可以回到15%或以上,。若此時需要超車怎么辦,?實際上,,此時它的電動機還是會介入輔助動力的,只不過時間比較短暫,、動力也相對弱一點,,應對城市路況的偶爾超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