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在奔馳的家譜中,,S級一直都是奔馳車系頂級豪華的代表。顧名思義,EQS代表的是奔馳在EQ純電動車陣容的頂級產品,。在大型四門純電動轎車市場中,已有類似保時捷Taycan,、特斯拉Model S這樣的車型存在,,它們一個講究極致運動,另一個則善于搞科技,,與偏重豪華的EQS并不在一個維度上,。也就是說,,在下一代純電動寶馬7系出現(xiàn)之前,以奢適豪華自居的大型電動轎車就只有奔馳EQS(參數|詢價)一個了,。
繼身披數字豪華的全新S級在去年8月重磅登場,,EQS的出現(xiàn)也再度成為了奔馳今年的重頭戲,昭示著奔馳正式在純電動豪華車領域火力全開,。EQS在2021年秋季開始歐洲地區(qū)銷售,,而進口到中國則得等到年底至明年初。在此之前,,我們作為獨家受邀的中文媒體前往瑞士,,為大家搶先帶來這款奔馳電動旗艦車型的第一手試駕體驗。
外觀:動感典雅風
很多人第一眼從圖片上看到EQS的時候,,或許都有點不解,,怎么奔馳S級變成了這個模樣了?是的,,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但作為奔馳EVA純電平臺的第一款車型,又是旗艦車型,,必須得引入新的設計思路——要將電動車非�,?粗氐目諝鈩恿W與奔馳的設計理念互相結合。進入電動時代,,動力總成的布置發(fā)生了本質的變化,,誰又說一定要拘泥于傳統(tǒng)的設計思路?
其實這個設計風格我們在2019發(fā)布的EQS概念車上領略過了,。如今再看這臺EQS車型,,其整體線條上基本保留了之前概念車設計。特別是車側部分看過去,,大幅度前伸的A柱和后拉的C柱配合的短促的前懸車輛上半部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Greenhouse部分形成了一個帶有張力的弓形設計。這種設計除了賦予EQS轎跑版車型的風格,,最重要的還是能給車內帶來優(yōu)異的空間表現(xiàn)以及出色的風阻系數,。
EQS的車長為5216毫米,比起長軸的S級要短了差不多70毫米,,但更短的前后懸使得四個車輪更靠外,,換來了和長軸S級相近的軸距。EQS Edition One首發(fā)版上的銀/黑雙色車身也讓它自帶了邁巴赫式的貴氣,,兩種色彩的分界線也很好的勾勒出它的側面特征,。
是的,這一次EQS已經將整體風阻系數Cd已經低至0.2,成為了目前世界上風阻系數最低的量產汽車,,這對續(xù)航里程敏感的電動車有著重大的意義,。除了整車造型以外,前臉的布局也對風阻有舉重輕重的影響,。和之前的油車需要格柵不同,,EQS的整個前臉幾乎都是封閉式的,哪怕是左右兩側下方傳統(tǒng)的霧燈區(qū)域都沒有開口,,僅僅在牌照框下方留有散熱器入風口,,而且這個入風口還附帶有主動式格柵,可按需自動開閉,,以降低行駛風阻,。
前臉的一整塊大黑色的滿天星護板看上去貌似只是一塊裝飾,但其實它背后隱藏了一系列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環(huán)視攝像頭,、長波雷達以及激光雷達。相對于其他車的“add-on”那種把傳感器掛在外面的方案,,這種從設計初始就融入其中的設計一體化顯然更好。六邊形封閉式格柵飾板搭配倒三角型的大燈燈具,,這樣的前臉也將成為未來EQ家族車型的獨有特征,。
和之前我們試駕的寶馬iX一樣,奔馳EQS也并沒有在車前蓋下設置一個“前備廂”,,一來車頭下方并沒有多余的空間,,二來老是要動手打開車前蓋也不怎么優(yōu)雅。于是,,車前蓋也被設計成不可自行開啟的形式,,在車頭唯一需要進行的養(yǎng)護工作便只有加注玻璃清洗液了。加注口被設計在了駕駛員側的翼子板上,,按下蓋板便可彈出,,是個挺有意思的設計。
輪胎方面,,我們的試駕車選裝的是EQS專屬的21英寸AMG輪圈,,經過空氣動力學優(yōu)化,前后規(guī)格均為265/40 R21,,碩大的車輪配合上低矮的車身,,整個外觀顯得相當穩(wěn)重,搭配的固特異Eagle F1 Asymmetric 5非對稱花紋輪胎綜合性能屬于上乘水準,。
就像開頭所說的,,整個EQS外觀設計理念就離不開空氣動力學,車尾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由于車行進的時候會“推開”車頭前方的空氣,,進而會在車尾處形成一個低壓區(qū),,低壓區(qū)域越大,則空氣阻力越大,。而這個低壓區(qū)的大小又和車尾的造型息息相關,。而能看到EQS車尾是向內縮的形態(tài)來減小低壓區(qū)的。與此同時C柱和車尾線條融合的這種做法也可以讓空氣盡量貼車表面流過,,最大程度減小湍流的發(fā)生,。
但過于“流線型”往往也容易造成高速行駛不穩(wěn)的情況,例如以前的第一代TT就曾經因為此事而召回,。為了同時兼顧空氣阻力和高速穩(wěn)定性,,奔馳在EQS的車尾加了一個小鴨翼以及車底擴散器。得益于電動車全封閉底盤,,這個車底的擴散器并不僅僅是好看,,而是真正能發(fā)揮用途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