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空間聊勝于無
M運動座椅為選配件,,帶有多向電動調節(jié)以及記憶功能,腿托則仍為手動調節(jié),。這套運動座椅與M440i和M4等為同款,,座椅的側向支撐力和舒適度都很棒,側向支撐的夾緊程度也支持自行調節(jié),,而M3及M4上更加激進的“硌蛋”桶椅在i4 M50上并不提供選裝,。
和大多數(shù)電動車一樣,,由于底盤布置有電池包,i4的坐姿比起3系和4系都要更高一些,,以往能調得只露出半截腦袋的“寶馬坐姿”就無法實現(xiàn)了(當然這并非正確坐姿),。在座椅調到最低的情況下,頭頂還有約一拳二指的富余空間,,如果選上天窗后頭頂?shù)目臻g將會更寬敞,,前排的舒適度完全沒有問題。
即便i4有著看起來十分正常的后排,,但后面乘客的乘坐感受可不怎么好,。首先受限于短小的后門,上下車有些費勁,。后排座椅座墊也偏短,,偏高的地板令大腿懸空,且前排硬邦邦的M運動座椅背殼經常會頂?shù)较ドw,,舒適度僅能滿足短途的臨時應急,。
盡管i4是輛電動車,但后排中間位置依舊出現(xiàn)了“熟悉”的中央通道鼓包,,擠占了后排中央乘客的乘坐空間。受限于和燃油車共用的車身架構,,i4并沒有取消這個凸起的中央通道,,而是在里面多布置了兩組電池以及塞進去了電池的線纜組件,以此來最大化續(xù)航能力,。
常規(guī)的儲物空間也基本上和3系及4系看齊,,前排帶有無線充電板,并且提供USB-A以及USB-C兩種接口,,兼容多種數(shù)據(jù)線接口,。
由于沒有了發(fā)動機,很多電動車都會額外在車頭下方多開辟出來一個“前備廂”,,而我在得知i4的機蓋可以掀起來后,,也嘗試著把我的相機包塞進車頭。拉兩下機蓋開關解鎖后,,面前是用蓋板封得嚴嚴實實的“發(fā)動機艙”,,上面還有一個M的徽標,所謂的“前備廂”在i4身上是不存在的,。蓋板左右兩側可以掀起,,左側為冷卻液平衡壺,而右方則為空調冷媒加注口,。玻璃水加注口依舊老老實實地待在原來該在的位置,,并沒有藏在藍天白云標后或者是翼子板內,。
掀開蓋板后可以看見,車頭原本放發(fā)動機的位置也被塞得滿滿當當,。緊湊的前軸電驅單元位于機艙的底部,,上方是來自松下的交直流一體變壓器,碩大的熱泵則被降噪外套包裹著,,以降低工作時產生的動靜,。此外,寶馬M車型標志性的鋁制梯形前端加強框架也十分搶眼,。
Gran Coupe車身的一大特點便是與后擋風玻璃一同掀起的掀背式尾門,,i4可以在不放倒后排座椅的情況下實現(xiàn)470升的后備廂空間,后排按比例放倒后則更加“能裝”,,儲物水平和4系Gran Coupe在同一水平線上,。后備廂地板下方還有一個儲物格,里面已經塞進去了哈曼卡頓的低音炮以及一卷交流充電線,,能利用的額外空間也并不算多,。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