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觀總裝車間
我參觀的第一個地方是BRABUS外飾裝配車間,,在這里主要進行車身套件的修整和升級更換,另外有時也對內飾總成進行最后的安裝工序,。在這里能看到比展廳更多的細節(jié),,尤其是安裝半途中的零件和漂亮面板內部究竟是何種設計。相比把車輛外部設計得精致,,將內部結構也做細致了可能會更加困難,,如果能做到的話也是工廠實力的一種展現(xiàn)。
這輛施工中的奔馳G級SUV已經安裝了部分定制化內飾,,施工中的內飾按說應該會給人凌亂的感覺,,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切都很整齊,。由于一些零件的安裝尚未完成,,更加凸顯了已安裝部分的精美之處。
指引我參觀的向導特別提醒我注意觀察門邊的特殊縫線,,這是根據客戶要求特別定制的線型,。據說BRABUS目前可以提供幾十種不同的縫線線型供客戶選擇,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的細節(jié),。這也是在努力讓每一輛客戶的車都能與眾不同,,在高銷量的同時也能實現(xiàn)個性化定制。
這輛車的后包圍套件還沒有完成,,可是看到運動排氣尾嘴的固定方式,。整個尾嘴由一整塊金屬整體切削而成,量感十足,。
BRABUS員工向我展示了一個還未裝車的碳纖維后下擾流板,,拿到手里的一剎那我驚呆了,出乎意料的輕,。我之前接觸過一些不同廠商制作的碳纖維外觀或擾流組件,,一般都沒有如此驚人的輕量化,只有個別賽用級別的才會有如此的輕量化水平,。對于一輛動輒將近2噸的車上單單安裝一個輕量化后下擾流對于偷輕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甚至讓人覺得有些過分,這種偏執(zhí)精神真讓人有點無所適從,。
翻轉到背面可以看到,,整塊碳纖維擾流板是一體成型的,。在碳纖維制品的制造過程中,一般形狀比較復雜的出于成本和工藝水平限制,,會用多個不同平面進行二次組合,。使用一體成型技術無疑有更優(yōu)秀的輕量化和表面強度,但這不是誰都能在有限的成本下做到的,。就連對車身外觀套件不感興趣的我都想買(tou)一塊回去當擺件,。
在參觀的時候我問了向導一個問題:多數BRABUS顧客是選擇將自己的原廠車進行改裝,還是購買一輛BRABUS整車產品呢,?得到的答案是“已經幾乎各占一半了”,。在早期可能會有更多客戶選擇在原廠車基礎上進行改裝,但總會有人會在一段時間以后回來進行其它方面的第二次升級,。于是隨著越來越多顧客對BRABUS產品的了解,,許多人已經開始直接購買BRABUS的整車產品了。
每輛等待施工的車都會附帶一套詳細的方案配置單,。除了對套件所包含內容的詳細描述之外,,更多的是顧客對改裝的個性化需求。銷售顧問大都會向顧客推薦合適的組合,,比較熟悉產品的顧客有時還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業(yè)務員向我介紹說,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顧客來了以后直接指著色卡和展示樣本要求“我要這個,、這個和這個,,用這個顏色”。
這輛S級Coupe的主人就是BRABUS老顧客之一,,他從梅賽德斯提車后就直接送來BRABUS進行改裝,,計劃換裝從外觀內飾到動力系統(tǒng)全套的850系列套件。同時車輛的后期保修和保養(yǎng)工作自然也會繼續(xù)由BRABUS來完成,。
這是工作臺的一角,。兩個帶有磁鐵的收納盤掛在工具車側面,將車上拆下的螺絲很好地歸置到一起,。磁吸式收納盤其實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但并不是每個改裝廠都會用。你把螺絲收納在小鐵盤或是擺放在桌面上也未必就一定會弄丟,,但相比起來我所看到的這兩個小磁鐵盤是一種一絲不茍的精神,。
設計外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設計師一般是從傳統(tǒng)的手繪草稿開始,,經過多次推敲才真正具有產品的雛形,。這個過程幾乎等于在重新設計一輛汽車的外觀。
最終車身的完成品還要經過風洞測試這一關,。對于普遍極速高于300km/h的BRABUS車系來說,,車身套件真正需要起到良好的空氣動力學輔助才行,,另外同時還要滿足優(yōu)秀的低風阻系數和散熱風道導風才可以。所以下次如果誰再告訴你通用擾流板或類似的東西,,很容易就能提高操控性,、穩(wěn)定性或是降低風阻什么的,掄圓了抽醒他,。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