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田皓影
詮釋均衡和平庸的差異 它征服大眾的方式看似簡單
本田皓影盡管是渦輪化的動力,,但是輸出很平順,。它更是5臺渦輪車中把平順性和爆發(fā)力權衡的最出色的一臺。日常駕駛幾乎感覺不到渦輪介入前后的差別,,油門響應算是幾臺渦輪車中最出色的,。不過,在急加速,,轉速來到中高轉速時,,動力的儲備有些不夠,哪怕對比排量只多了0.1L的標致4008,,皓影的爆發(fā)力有些欠缺,。
底盤的調校非常中性,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在所有車中處于非常平均的位置,。這也算本田車型的魅力之處。它不會因為運動性而丟失掉舒適性,,反之它也不會過分追求舒適性,,而完全摒棄掉路感、底盤支撐等方面。
轉向特性同樣如此,,比傳統(tǒng)日系調校,,如三菱歐藍德、日產奇駿都要更具有阻尼感,,但又不會像福特銳際那樣“神經質”,。它沒有因為家用車的身份而“自我放棄”,不管是指向性和力反饋的增益都恰到好處,,不打擾你的同時又能提供一絲駕駛的溝通感,。
哪怕僅從動態(tài)角度來說,本田皓影也是最“大眾”的一臺車,,它做到了面面俱到又不失性格,。渦輪的爆發(fā)轉速區(qū)間和介入時的力度都讓它在一般工況下的表現(xiàn)像一臺富有力道的自然吸氣車型,。底盤的質感也非一味的追求豪華質感而喪失掉與地面“接觸”的能力,。
◆ 標致4008
有喜也有驚 魅力猶存但缺點難掩
動力輸出平順性欠佳,在渦輪進入正壓之前,,動力顯得有些疲軟,,并且響應性一般。渦輪介入后有明顯改善,,但是介入時有些突兀,,不過對比大眾途岳要好一些,兩臺車都屬于9臺車中渦輪介入時有明顯感覺的車型,。
底盤濾振時很有質感,,也有豪華的感覺,但是并沒有隔絕所有的路面信息,,尤其是作為“全場”唯一非獨立后懸架的車型,,標致4008的底盤調校依舊值得稱贊。不過減振器在快速的重心轉移時,,對車身的支撐性有些不夠,,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例如緊急制動時,,車身有明顯的點頭現(xiàn)象,,無法提供給駕駛員很好的信心。
轉向手感出色,,阻尼感,、回正力度、隨速隨角度的阻尼增益都比較細膩,,加上口徑很小的方向盤,,操作起來非常順手。小幅度方向輸入時,車頭的響應性不錯,,但是稍微激烈駕駛時,,車身的循跡性有些滯后。
4008總體上,,沿襲了法系車的駕駛特點,,但是動力的平順性和細膩程度欠佳,底盤的支撐性在大幅重心轉移時不夠,。如果不追求運動性,,標致4008日常駕駛還是一臺開起來有質感并且不乏味的車型。
◆ 大眾途岳
復制者在復制中 并非似曾相識而是大堂熟客
9臺車中,,途岳和奇駿是屬于哪怕不去實際駕駛,,也能猜出駕駛感受的車型。動力總成還是熟悉的“配方”,,輸出特點也是“老樣子”,。駕駛大眾車型,需要你的右腳足夠“老練”,。用對路況的預判,,來彌補它變速箱邏輯與渦輪遲滯的缺陷。絕對的動力儲備和爆發(fā)力沒問題,,只是不太擅長梳理,。像一只沒有中場傳導能力、只會長傳沖吊的英式球隊,。
不愧是大家一直追求的德系(歐系)風格的底盤調校,,大眾途岳在高速時的穩(wěn)定性在幾臺車中表現(xiàn)優(yōu)秀。減振器對路面細小的顛簸可以輕松化解,,但是在激烈駕駛時的支撐性和響應速度都表明,,它更追求日常駕駛時的穩(wěn)定性,而非運動性,。不過日常并線時的車身姿態(tài)還是穩(wěn)健的,。
沒有什么驚喜也沒有什么過失,途岳開起來依舊是熟悉的味道,。當大眾這幾年走下神壇之后,,我們終于可以更客觀的評價它了。那就是,,高速的穩(wěn)定性,,行駛的質感在同級別中都屬上乘,可是動力的平順性與底盤的可控性來說,,一直不是它的優(yōu)勢所在,。
◆ 豐田RAV4榮放
新架構新體驗 擺脫老形象更上一層樓
盡管坐擁2.5L自吸加電動機的混合動力,,但全新RAV4還是選擇在平順性方面深耕,而非“出圈”似的,,向運動化邁出哪怕一小步,。哪怕你選擇運動模式,毫不耐煩地把油門踩到底,,動力系統(tǒng)還是選擇有條不紊地輸出動力,。對比類似動力水平的馬自達CX-5和三菱歐藍德,RAV4顯得就穩(wěn)重了許多,。油門初段的調校也沒有日產那么的“過于敏感”,。它的動力更有“城府”,讓你挑不出毛病,,故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底盤是5臺日系車中最歐系的一臺,也是幾乎所有車中最豪華的一臺,。全新架構確實在底盤方面給RAV4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面對各種顛簸都能化解的恰到好處,同時也附有韌性,,而非一味追求“松軟”,。高速的穩(wěn)定性也屬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陣營,。與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皓影對比的話,,它更有“親和力”一些,,也更偏家用,。
轉向手感的阻尼感調校的非常重手,幾乎是幾臺車中最“沉”的一臺,。不過隨之而來的出色路感卻“遲到”了,。仿佛,工程師只想增加它的穩(wěn)定性而非運動性,。這種感覺比那些底盤運動,、轉向舒適的車型還要“難受”一些。畢竟手腳不合總比左右手打架要“和諧”一點,。
RAV4的變化很大,,但是它沒有走“小弟”C-HR的個性路線,所以它開起來還是少了一點性格,。它更多的變化是在質感上的提升,,這么做當然是“政治正確”的。畢竟,,消費者希望日系車型開起來更歐系一點,,但是并不需要它更運動一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