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意大利素有生產(chǎn)跑車的光榮傳統(tǒng),,法拉利,、蘭博基尼的各款超跑我也無須再贅述,大家都是如數(shù)家珍,。不過前面提到的基本都是超跑領域,,而在入門跑車市場,,日本車依然是最靠譜的選擇。于是意大利人找到日本人,,一次合作就這么愉快的開始了,。
以下為“超哥”文字。
超哥簡介:在美國生活10余年,,曾經(jīng)在石油和投資管理行業(yè)工作,。擅長結(jié)合技術和消費心理評車。目前創(chuàng)辦了汽車媒體YouWheel.com,,任CEO,。(為人比較低調(diào),圖片就不放了,。)
超哥文章推薦:
野馬2.3T,、謳歌TLX、林肯領航員,、蘭德酷路澤,、A6 3.0T、新科邁羅,、新思域
揭秘寶馬3.0T發(fā)動機,、Panamera動力解析、跑車碰撞測試解讀,、美國買車那些事
意大利跑車——這讓您想到什么呢,?棱角分明“螳螂綠”的蘭博基尼,還是熱情四射“賽車紅”的法拉利,?我們這次試駕了一款同樣也是意大利品牌,,但價格卻極其親民的跑車——全新2017款菲亞特124 Spider。這款車在美國的官方建議零售價不到兩萬五千美元,。
對汽車有點研究的讀者或許已經(jīng)知道:這車跟馬自達最新的第四代(ND)MX-5(Miata)關系十分密切,,甚至有人給它起了個昵稱叫做“Fiata”。124 Spider跟MX-5師出同門,,有說不盡的話題,。意大利和日本兩大車廠合作的產(chǎn)品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我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背景分析:意大利+跑車
對于124 Spider這款車型來講,,我的注意力落在這兩點要素上:1. 意大利的設計;2. 跑車,。
124 Spider的“意大利設計”主要在于外觀,,而不是機械這個層面。具體來講,雖然它的發(fā)動機是菲亞特自己的設計,,但整個車架,、包括懸架的幾何結(jié)構卻跟馬自達MX-5是100%相同的。形象地說,,124 Spider是拿MX-5的骨架,,外面套上菲亞特設計的外殼而成。
有趣的是,,124 Spider的外形設計在意大利完成,;懸架調(diào)校由菲亞特美國分部的工程團隊負責;而制造卻是在馬自達的日本廣島工廠里面,,跟MX-5一起共線生產(chǎn)組裝,。所以說它是意大利車,這還真不一定準確,。
對于“跑車”這個屬性,,124 Spider從機械上來講幾乎等價于MX-5,它是最典型純正不過的跑車設計,。我在下面的章節(jié)里會詳細分析,。
由于124 Spider跟MX-5相比晚推出一年,由此會讓人不自主地產(chǎn)生“主”與“次”排位的印象,。盡管大部分技術研發(fā)確實是由馬自達來負責,,但您還真別小看菲亞特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
具體的緣由是:MX-5是馬自達目前產(chǎn)品線里唯一的后驅(qū)車,,因此它的設計無法用在別的車型上,;另外,由于美國和歐洲越來越嚴格的排放限制,,還有碰撞安全性上的要求,,這讓車廠研發(fā)一款新車型的成本越來越高。
雖然馬自達MX-5的名聲響,、根基牢靠,,但它的用途注定了只能是一款小眾車,銷量很有限(在美國市場,,這幾年都是每年賣幾千輛這種樣子),,利潤率也自然不甚理想。按照馬自達北美運營副總裁Rober Davis的說法,,馬自達高層當時還真不一定會批準研發(fā)新一代的MX-5,。
但天無絕人之路,機會來了,。正當馬自達在第四代MX-5研發(fā)上猶豫的時候,,菲亞特集團剛好也同時在尋找重新進入美國市場的切入點,。菲亞特想打造運動性的形象,但對相關產(chǎn)品的經(jīng)驗又不是太充足,。于是菲亞特和馬自達兩家一拍即合,,共同承擔研發(fā)生產(chǎn)費用。大家都得到想要的東西,,皆大歡喜。
剛開始的時候,,菲亞特打算用Alfa Romeo品牌來推出這款基于MX-5平臺的跑車,。但研發(fā)接近尾聲的時候FCA(菲亞特后來跟克萊斯勒合并了)CEO Sergio Marchionne卻突然說:咱們要保留Alfa Romeo的傳統(tǒng),這個品牌的車子只能在意大利本土里面造,,不許拿到日本生產(chǎn),。馬自達當然不同意了,拿出合同說:上面說好在日本制造,,簽了字說話就要算數(shù),。所以最后兩家協(xié)商的結(jié)果是改用菲亞特這個品牌來推出——反正很多打菲亞特商標的車型早就不在意大利生產(chǎn),所以Marchionne也不在乎了,。菲亞特在60-80年代的時候也有過叫做“124 Sport Spider”的跑車,,所以這回新車的命名就借用此名號,2017款菲亞124 Spider就這樣誕生了,。
124 Spider跟MX-5一樣,,都是瞄準了一個十分小眾的市場。在這個市場里面,,這兩款車目前可以說是沒有直接的競爭者,。它們之前曾經(jīng)有過競爭對手,比如說豐田的MR2,,龐蒂亞克的Solstice等等,。不過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它們紛紛敗下退出。時至今日,,124 Spider/MX-5雖無同類對手,,但這個市場仍然難做;主要是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不少價位類似且性能更好的運動車型,,對于某些只在乎客觀性能數(shù)據(jù)的消費者,,他們可能就被挖走了。
無論如何,,對于124 Spider的同門弟兄MX-5來講,,它之所以能多年以來屹立不倒,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在接下來的各個篇章里我會詳細介紹,,讓您清楚了解124 Spider(連同MX-5一起)有什么極其獨特的,、別人所沒有的拿手好戲;為什么它們會成功,?同時我也會向大家分析一下它們兩者又有什么顯著區(qū)別,。
關于124 Spider的技術詳情,菲亞特只提供了很有限的資料,,但幸虧馬自達公布了很多關于MX-5的信息,。由于兩車的關系十分緊密,很多關于MX-5架構和技術方案的細節(jié)同樣100%適用于124 Spider,,因此文章接下來有一部分示意圖采用馬自達的版本,。另外出于對研發(fā)人員勞動成果的尊重,這篇測評里面討論到的一些技術細節(jié)時,,假如是源自馬自達方的設計,,我會以“馬自達工程師如何如何設計”這種方式來敘述。
外觀:主打意大利設計
124 Spider從外觀上來看,,它在架構層面的基本幾何尺寸是跟MX-5一模一樣的:比如說軸距,、前輪軸跟駕駛艙防火墻之間的距離、擋風玻璃傾斜的角度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共同的尺寸之外,,124 Spider的外觀跟MX-5差異相當明顯。比如說它車頭的前懸和車尾后懸都比MX-5有所拓展,,因此124 Spider整車長度比MX-5要多了13.9厘米,,這可是相當可觀的增長。
由于車頭前懸變長,,跟MX-5相比,,124 Spider的發(fā)動機艙蓋輪廓從前輪拱頂端開始,向下彎垂的曲率變小,。這意味著跟MX-5相比,,124 Spider司機視野會有明顯差異。 坐在MX-5里面你會看到前面發(fā)動機蓋兩側(cè)拱起來,,而中間部分則稍顯弧型,,給人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而124 Spider則不同,,視線下方發(fā)動機蓋是“一馬平川”的效果,,“休閑放松”的意味更濃。
124 Spider更長的后懸直接帶來的好處便是容積更大的行李廂,,對于日常使用來講更實用,。
從這些外觀上的變動我們就已經(jīng)能感覺出,雖然機械上是基于同一架構,,但124 Spider的定位卻跟MX-5是不一樣的,。
我們拿到的測試車屬于低配車型,,前大燈采用的是鹵素燈泡;近光燈采用投影式透鏡,,而遠光燈則采用反光碗的形式,。當然,124 Spider也可以選裝LED大燈,。
對于標配的樣式,,近光燈透鏡周圍環(huán)繞著一圈透明塑料環(huán)。這個塑料環(huán)里面沒有裝燈泡所以本身不會發(fā)光,;但是假如示寬燈或者前大燈點亮的時候,,它可以反射出一定的光芒,略微給人一種類似BMW的天使眼的效果,。
雖然這款124 Spider是菲亞特突然“橫空出世”的全新車型,但是它的兄弟MX-5卻已發(fā)展到第四代,。由此第四代MX-5(下文稱為“ND MX-5”)的特征,,也自然在124 Spider身上留下烙印。跟上一代(NC)MX-5相比,,ND MX-5縮短了軸距,,車頭更加低矮,同時駕駛艙整體(包括擋風玻璃)相對前輪軸有更進一步的后移,,座椅也離后輪軸更加近,。這些變化也同樣出現(xiàn)在124 Spider上。
顯然,,ND MX-5作出的更新,,目的是使得車子更加純粹、更有操控的樂趣,;而至于舒適度/實用性這些方面,,優(yōu)先級是次要的。這是124 Spider和ND MX-5這兩款車共同的特征,,也是它們的核心價值所在,。在后面車體結(jié)構的那一節(jié)里,我會從本質(zhì)的層面上揭示124 Spider和ND MX-5的設計思想,。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